“中国风”的《如梦之梦》

点赞:4547 浏览:147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但我更加确信,无论用哪一种解释去定论这部话剧都有“证据不足”之嫌.想必这也正是赖声川的高明之处,他摆脱西方缜密的逻辑推理性,而且把观众内心无意识建立的推理意识一一打破(例如,根据上半部线索的串联,不禁让我猜想五号病人的妻子这个中法混血的女子是香兰和伯爵的后代,可后半部香兰明明白白的说,我并无子嗣.五号病子的仇人跌下楼去的桥段与德宝的不禁让我猜想五号妻子是香兰的转世,可下半部分我见到了在医院的病床上躺着年迈的香兰.).如果为了在剧中极力想说明生命的轮回,利用严密的时间性,把五号病人的妻子设计成顾香兰的女儿或者把伯爵设计成五号病人的前世,那么这场话剧给予人们的仅仅是逻辑上的推理思考,而不是对于神秘梦境和人生的沉思感悟.西方相类似主题的文艺作品与之相比,西方人的思想大多被精准的“时间感”所禁锢,把人生轨迹设计得“分秒不差”.


而赖声川之作偏向于“中国风”,呈现的更多的是中国元素.首先是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第一个故事便是庄如梦的故事,“庄生晓梦迷蝴蝶”,这几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场梦.③也就是在伊始之初就把中国文化中的道学融入其中,并且把观众引入了那个“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周与”的哲学命题之中.其二是佛家思想,虽然佛教并不起源于中国,但在中国的宗教文化中,佛教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赖声川曾经提到,在参加佛法研习营的途中,他又一次拜读了《西藏生死书》,并且突然间被书中内容所迷住了.索甲仁波切在书中教给医生了“自他交换”的修行.作者说,如果这太难起码可以坐在濒临死亡的病人身边,听他说故事.面临死亡是人生最特殊的时刻,病人通过叙述自己的故事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智慧,为自己的声明整理出一种构架.④可以说是这本书激发了赖声川的灵感,他汲取了佛家关于轮回转世之说和《西藏生死书》中提到的“自他交换”等内容,进行加工,最终架构出了庞大的《如梦之梦》.第三,《如梦之梦》像是赖声川挥毫泼墨所做的一幅山水巨作.而山是否是山,水究竟是否是水,便是见仁见智之事.所有对作品的解读便是观众自我话语的建构,与赖声川毫无关系.他永远微笑着,再也不会给任答案.

“中国风”的《如梦之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病人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注释:

①(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00.

②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中信出版社,2006:29.

③贡方舟.梦文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

④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中信出版社,2006:34,35.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