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中药制剂剂型临床应用

点赞:5473 浏览:195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中药制剂临床应用情况及剂型结构.方法对2009年150 878张处方药物剂型、疾病类别、使用数量、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散剂、膏药、胶囊剂三个剂型使用数量及销售金额均排前列,中药制剂在骨伤、骨退行性变、骨关节炎的应用频率较多.结论何氏骨科中药制剂剂型多样,临床应用范围广,中药传统制剂依然在骨伤科治疗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关 键 词 】骨科中药制剂用药分析何氏骨科是中医骨伤科各流派中独树一帜的蒙古族骨科流派,历经数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法方药”中医特色.在骨科用药方面,既与中医传统骨伤病史一脉相承,又贯穿治骨先治肉、外治为主,内治为辅、治疗重视整体,更重视局部等何氏骨科理论,在此基础上研制的膏、散、丹、酒剂等中药制剂在骨科治疗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中药制剂的使用情况和用药特点,笔者对2009年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

骨科中药制剂剂型临床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骨伤科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1一般资料以笔者所在医院计算机数据库中2009年1~12月中药制剂用药数据为资料来源,提取150 878张处方信息,包括临床诊断、药品名称、剂型、数量、金额.

12方法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排序、分类、统计等处理.由于中药制剂多以外用药为主,药品数量以包装单位计算,难以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品使用频度(DDDs)进行统计.2结果

21中药制剂按剂型对药品进行分类,统计药品品种比例及销售数量、金额构成比,结果详见表1.从表1可见,笔者所在医院所用骨科中药制剂共有7种剂型36个品种,,各剂型中制剂所占的品种数、比例及销售量和金额均不相同,其中外敷散剂、膏药、胶囊使用率居前三位,品种比例总计61%,而销售量比例则达到912%,销售金额所占比例943%.

22中药制剂按骨科药理作用对药物进行分类,统计疾病出现频率和销售金额,结果详见表2.从表2可见,骨科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骨科患者多因骨关节自身退变、骨伤、无菌性骨关节炎就诊居多,而在治疗上并非单一用药,各剂型制剂常联合运用,尤以外敷散剂常根据骨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联用.

表1中药制剂按剂型分类临床应用情况序号药品剂型品种数数量(包装单位)占总数量百分率(%)销售金额(万元)总金额百分率1外敷散剂165786053761%680983798%2膏药34706073059%587263185%3胶囊3353840230%417322235%4搽剂274152482%587432%5熏洗剂435384230%2855229%6酒剂422614147%1473182%7丹剂43230021%357051%3讨论

31中药制剂应用概论从以上中药制剂基本用药情况统计显示,何氏骨科通过数百年大量的临床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6种外敷中药散剂,针对骨伤科各类疾病既可单用专取所长,又可辨证施治地多种散剂配伍运用,以其满意的疗效仍为常用制剂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原有传统制剂基础上又研制开发出膏药、胶囊、搽剂、酒剂等新剂型,膏药、胶囊剂以稳定的疗效、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等特点而逐步受到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而逐渐成为首选剂型之一中医骨科推拿手法治疗运用极为广泛,而搽剂作为推拿介质不仅可以加强手法作用,提高治疗作用,还可起到润滑和保护皮肤的作用,已成为医师骨科治疗的必备药品口

表2中药制剂按骨科药理作用分类临床应用情况序号药物分类药品种数常见病种分布金额(万元)1温经止痛壮骨类6骨关节退行性变,慢性腰腿痛,骨质疏松,各种痹症507882消肿止痛接骨类8骨折,软组织伤503343祛风除湿通络类8无菌性骨炎,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肌筋膜炎等473984软坚散结松痉类10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粘连,功能障碍90435抗劳舒筋补骨类6骨软骨病,骨缺血性坏死89206清热拔毒生肌类9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55397行气活血通督类5截瘫,神经阻滞麻痹3217服酒剂以酒本身行血活络的功效,可使药物更易吸收和发散,但因适宜人群有限,因而运用范围也受到限制熏洗剂热能开通腠理,调和气血,舒松关节,尤适用于创伤性骨关节炎经炉火煅炼而成之外用丹药独取拔毒、去腐、生肌、敛口之功效,专攻骨感染疮口破溃和窦道形成者.纵观骨科使用的各剂型中,外用药物剂型比例占72%,内服药物剂型比例占28%,而在使用数量上外用药物比例为745%,内服药物比例仅占255%,可见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上外用方药在整个药物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表2可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近几十年来,各类骨科疾病的发生率和病种分布也在发生着变化,交通事故、职业习惯等因素引起的各类骨伤和慢性颈肩腰腿痛等骨科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增多,而卫生水平的提高也使骨感染、骨质病理改变等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下降.骨伤科病谱的变化也使药品剂型结构的运用也在发生改变,散剂、膏药、胶囊、搽剂等在药品使用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而酒剂、丹药所占比例则有下降趋势.

32中药制剂运用特点何氏骨科治疗骨科疾患,在遵循中医骨伤科学的整体观和辩证思想的基础上,自有其独特的医理医技特色.“治骨先治肉”之见解就是中医整体观念在骨伤科学理论中的具体体现,“骨”与“肉”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用药上若“就骨治骨”效果并非良好,治疗上常把“肉”放在重要位置上,比如骨折的治疗,并非一味地大量使用接骨药,常配伍行气活血、消肿化瘀、续筋等治“肉”的药物,以改善患部的微循环状况,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这也是基于“筋不续骨难接”的认识.在深化整体观念的同时,治疗上何氏骨科更重视局部的辩证,骨伤科疾患绝大多数表现为局部疾患,用药上主张外治为主,内治为辅,针对局部的伤损变化施治,直接用药作用于患部,力专效宏,可使疗效提高数倍,同时治疗中强调有序、灵活地调治,根据骨伤、骨病的病因和病理发展规律合理地进行多种药物、多种剂型组合运用,且各种药物和剂型又有其自身的特色,在某些疾患的治疗中有极强的针对性.如对化脓性骨髓炎,有瘘管者常以丹药捻拔毒祛腐,脓尽腐祛则新肉生同时专用外敷中药消炎解毒,既可直接控制局部软组织炎症,又能助脓成者排脓对全身症状明显者,常辨证运用消、托、补三法内服药物治之,以达到标本兼顾的作用.何氏骨科治疗骨伤科疾患,运用最多、研究最深入为外敷散剂,其用量占整个制剂的1/3.其治疗特色既遵循“外治为主,内治为辅”,又可“分部位辨证用药”,各种外敷散剂以确切恰当的配伍,对骨伤、骨病采取不同部位、不同症状外敷不同中药的方法,尤适宜于一病多症,数证相兼或症候的轻重不同,有极强的针对性,从而大幅度提高疗效.如颈椎病多因颈椎退行性变及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颈髓、椎动脉等引起不同的“证”,对颈脊椎区因椎体骨质的骨赘或椎间盘的失水萎缩、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可外敷消增健运、消炎通督散剂两侧项肌群因脊椎区的改变而致肌腱及韧带变性、无菌性炎症导致肌肉劳损痉挛可外敷温经止痛、壮筋骨散剂颈肩部多出现肌筋膜炎和上肢放射痛,可外敷通络止痛、散寒除湿散剂.以上可见外敷中药多是分部位随证化裁,使药证相符.4总结药物剂型与药物的疗效息息相关,良好的中药制剂剂型对药效的发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可见散剂、膏药、胶囊剂、搽剂等传统中药制剂在何氏骨科医学理论指导下依然以其独特的疗效在为临床怎么写作.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药物剂型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革新,坚持何氏骨科中医治疗特色,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提高制剂的技术成分,改进生产工艺,选用更适宜的给药途径和剂型,发挥其最好的治疗作用,是专科制剂今后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参 考 文 献


[1] 何天佐.何氏骨科学.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5:上卷15-96,下卷26-70.

[2] 王晓军.笔者所在医院2003-2005年中成药不同剂型应用调查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8,4(11):134.

(收稿日期:2010-10-29)

(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