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疗效观察

点赞:23503 浏览:1075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目的:探讨小针刀疗法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成2组,小针刀(治疗组)45例,封闭组(对照组)32例,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100%,复发率4.4%,对照组有效率100%,复发率15.6%,差并具有显著性.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跟骨骨刺疗效显著,是治疗跟骨骨刺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关 键 词  跟骨骨刺 小针刀治疗

足跟骨骨刺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治疗学上的疑难病,过去一直认为是由于长途行走和长时间站立而引起骨刺,保守治疗就是劝患者少走路,少站立.用软海绵垫于足跟下,疼痛剧烈者,打封闭,收效甚微,中医有用拳击、锤击等疗法,时或有效,但均不持久,近年有用骨刺片长期内服的,不能解决,过去西医有用手术疗法,将骨刺切除,结果仍不能根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7例病人均从门诊采集,随机分为2组,小针刀(治疗组)45例,封闭组(对照组)32例.

1.2诊断标准

(1)足跟底部疼痛,跟骨结节处压痛明显.

(2)患足足弓加深,跖长韧带和跖腱膜(让患足伸平时)像弓弦一样在足弓处可清楚摸到.

(3)X线片示:思足跟骨结节处有鸡咀样骨刺生成.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小针刀疗法:患者俯卧位,踝关节前缘垫一小枕头,足跟朝上,将足垫稳,仔细找出压痛最明显处亦即骨刺的尖部(结合x线片),并用龙胆紫作标记,常规消毒后,刀口线和足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底的后平面呈60度角进针刀,进针刀深度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三、四下即可出针.将针孔覆盖好后,医者一手使患足过度背屈,同时另一手拇指向足背方向推顶弓部像弓弦一样的跖长韧带和跖腱膜,这样做2~3次即可.

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疗效观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骨刺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3.2对照组封闭疗法:患者俯卧位,踝关节前缘垫一小枕头,足跟朝上,将足垫稳,仔细找出压痛最明显处亦即骨刺的尖部(结合x线片),并用龙胆紫作标记,常规消毒后,取2%利多卡因加曲安奈德80mg,于压痛点局部注射行封闭疗法.

1.4疗效标准治愈:足跟底部疼痛消失,行走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体力劳动;好转:疼痛有所减轻,可行走;无效:症状无减轻.

2 结果

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治疗组治愈41例,治愈率91.1%,有效率95.6%.对照组治愈25例,治愈率78.1%,有效率87.5%.

3 讨论

患跟骨骨刺的足弓均奔及载较健侧加深,且骨刺的生长部位均在跖长韧带和跖腱膜的跟骨结节附着点处.跖长韧带和跖腱膜后端均附着在跟骨结节的上下缘,且跟骨结节处长的骨刺一律是尖部指向足前方.由此可见产生骨刺的原因是跖长韧带和跖腱挛缩.跖长韧带和跖腱膜挛缩引起跟骨附着点处持续的牵拉损伤,韧带和腱膜的纤维也就不断地被撕裂,人体为了加强此处的强度,防止被拉断,就使附着点不断钙化和骨化,形成骨刺,局部充血、水肿、渗出,从而发生炎症反应.韧带的附着点生长骨刺的原理是:由于持续性的牵拉损伤所引起.小针刀可将紧张和挛缩的韧带松解,解除粘连,加速炎症吸收.使用小针刀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对进针部位解剖结构要做到了如指掌,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在体表要严格按4步规程入路方法实施,以避开体表的血管、神经;在深层组织要边探索边进针,如针刀碰到神经时则患者诉有麻木、触电感,如碰到血管则诉疼痛,此时应轻提转刀锋,稍移动刀锋1~2mm,再继续进针刀.切开剥离的位置一定要在骨刺尖部,并将尖锐的顶部磨平,但不必将骨刺过多削掉.治疗该病,并不要求骨刺铲掉,骨刺留在里面,并不产生症状,也不影响功能.另外,要严格掌握无菌操作原则,以免造成医源性感染.根据临床观察,小针刀疗法治疗跟骨骨刺,疗效明显优于封闭疗法,具有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组织损伤小等特点,是治疗跟骨骨刺的一种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