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语法不可小觑

点赞:27343 浏览:1286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 医古文 语法 词法 句法

学习医古文,在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语法比较稳定,古今变化不大,因而也较易懂.但这并不是说语法不重要,它毕竟是语言结构的规律,必须切实掌握,特别是对古今不同的词法、句法,如果只是一知半解,遇到疑难复杂的时候,就难以确解其义,还可能导致对医理的曲解,所以不可小觑.本文拟分类列举一些医古文中常见的例子来说明.

1.词法

古今词法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实词活用和虚词用法.先看实词活用的例子.

医古文语法不可小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宾语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例:又热不得寒,是无水也;寒不得热,是无火也.(《〈素问〉注文四则》)

有的医古文参考书译作:“只热不寒,是由于阴虚的缘故;大寒不热,是由于阳虚的缘故.”可是从医理上说,伤寒阳明外证或温病邪入气分,都可能“只热不寒”,未必是“无水”的缘故.问题在哪里呢原来,“热不得寒”是“热不得寒之”,这里的“寒”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其宾语“之”省略,句意为:“热证却不能用寒药使它消退”.那确实是“无水”的缘故,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同样,“寒不得热”是“寒不得热之”,“热”也是使动词.

例: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柳宗元《宋清传》)

有的选本或参考书注为“以,通已.赊,赊欠,这里指宽缓、免除”.于是将第二句译为“已经使成千上百个病者免于死亡”.且不说“赊”释作“免除”似属望文生义,如此解说与前后句亦不相关联.这里的“以”仍是介词,“赊”是动词用作名词,义为“赊欠的药款”,这几句大意是:虽然不能立即报答宋清,而带着赊欠的药款死去的人有千百个,也不妨害宋清成为富人.

上述例子中的差错都缘于不明白实词活用的道理.古汉语虚词数量不多,但使用率高,语能强,对表达句意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它也是词法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等闲视之.

例:客有见余此方曰:“嘻,博哉!学乃至于此邪!”余答之曰:“吾所好者,寿也,岂进于学哉!等”(王焘《外台秘要序》)

“岂进于学哉”一句有五个词,虚词占了三个,而难点正在这些虚词上.一些注本认为,“岂”是表示揣度语气的副词,“于”是表示比较的介词,“哉”是表示揣度语气的助词,因而将此句译作“或许比学问更进一步吧”.诚然,“岂”作为语气副词,既可表示反问的语气,也可表示揣度的语气;“哉”作为语气助词,多表示感叹、反问和疑问的语气,偶尔也表示揣度的语气.但当“岂”和“哉”搭配的时候,则通常表示反问的语气.再者,“进”是动词,介词“于”便不表示“比较”的意义.所以“岂进于学哉”当是反问句,意为:“哪里进到学问的境地呢”客人看到《外台秘要》,赞叹其学问渊博,作者则表示自己只是爱好养生长寿而已,算不上什么学问;如果回答“或许比学问更进一步吧”,恐有狂妄之嫌.可见,这几个虚词对表达句意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例:然后合两为一,命曰《类经》.类之者,以《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通其义也.(张景岳《类经序》)

一般注本都将“类之者”解作“类的意思”,“类的含义”.表面看来,用判断句式解释《类经》的名称,似乎顺理成章.但仔细分析,倘要解释“类”的意思,应是上文所说的“尽易旧制,颠倒一番,从类分门”,并宜写作“类者”,不当在中间加“之”字.这里的“类”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分类”的意思,如同上文的“无须类”、“不容不类”;“之”是代词,代《灵》《素》二经.这是用判断句式解释原因,其大意是:“把两经分类,是要用《灵枢》揭示《素问》的隐微,用《素问》阐发《灵枢》的奥秘,互相作为表里,从而贯通它们的意义.”代词“之”的语法作用举足轻重,不可忽视.

2.句法

医古文的句法,值得注意的是语序、省略和某些特殊的句式.语序通常指的是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有时遇到复杂的句式,仍须推敲.

例: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演,而难者仍未能明,精处仍不能发,其何裨之与有(张景岳《类经序》)

各家注本都将末句译作“那有什么帮助呢”认为“与”通“欤”,是语气助词.诚然,这是宾语前置的句式,但前置的是宾语,不能把语气助词也提到动词“有”的前面;退一步说,即使语气助词一并提前,也应紧跟在宾语“何裨”之后,而不可以移放在前置标志助词“之”的后面.从实例来看,这种宾语前置的反问句常不带语气助词,少数带上的,也仍然放在句末,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彼何荣势之云哉”(张仲景《伤寒论序》).既然如此,那么“与”是什么词呢且把前置的宾语复原:“其与有何裨”原来它是介词(这里作“对于”讲),其后省略了代词“之”(即《素问》的读者).整句意思是:那对于读者有什么帮助呢序文后来提到,该书编成,“不惟广裨乎来学,即凡志切尊生者,欲求兹妙,无不信手可拈矣”,其中的“乎”也是介词“对于”,“其何裨之与有”与“不惟广裨乎来学”,恰成鲜明的对照.


至于古今相同的语序,看似容易,也不可大意.

例:朋侪多疾之,密议一席,使妓戏狎,或引其衣,即怒骂,解衣焚之.(砚坚《东垣老人传》)

前两句,有的参考书译作:“朋辈中很多人妒忌他,在一起秘密地计谋”.这是将“一席”看成是“密议”的补语,即“密议于一席”,这种补充作用没有什么意义,却让“使妓戏狎”云云成了空穴来风,没有着落,读者不明白他们怎么有机会使“戏狎”李东垣.笔者以为,“一席”是“一桌酒席”,是“密议”的宾语,即“他们秘密商议置办一桌酒席”,而正是在酒席上“戏狎”李东垣,并“引其衣”.这样理解,前后文联系紧密,似乎较符合作者的原意.

省略句古今汉语都存在,只是古文中更加多见和复杂,主要表现为某些句子成分(主、谓、宾)或介词的省略.上面提到的“热不得寒”、“寒不得热”,就是宾语“之”的省略,兹再举一例.

例:况乎心理无异,大道不孤,是书一出,子云其人必当旦暮遇之.(汪廷珍《温病条辨叙》)

末句的主语不是“子云其人”,而是吴子(鞠通),省略了.“之”是代词,复指“子云其人”.

然而,分析省略的句法要有依据,不可主观臆测.

例:人君求贤,下应以鄙;举直,下应以枉.己不别真,受猥官之,国以侵乱,不自知为下所欺也.(王符《思贤》)

《医古文》教科书和参考书都说“猥”是“猥诸侯”的略称,这是没有根据的.官职没有这样的略称法;再说,人君求贤举直,为何偏偏授以“猥诸侯”的官职“受猥官之”与前文“己而不识真,合而服之,病以侵剧”中的“合而服之”相对,都是“动词+虚词+动宾词组”,故“猥”是副词“苟且”的意思(见杨树达《词诠》).

除此之外,句法还涉及到某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的活用,意念被动句和无关联词的复句等等.

例:此浮言之当忌也.(张介宾《病家两要说》)

一般选本均译作“这种没有事实根据的言论必须禁忌啊”,而实际上,这是判断句常见的活用法――用判断句式来解释原因,其确切意思是:“这就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言论必须禁忌的原因.”

例: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张仲景《伤寒论序》)

一般选本均译作“皮不存在了,毛将附着在哪里呢”大意是对的,但不精确.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前者用“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它变成检测设分句,翻译时要把这种内在关系表示出来,即要加上关联词语:“如果皮不存在了”.

以上例子表明,如果医古文语法弄不清楚,有时看似小问题,或者好象也说得通,其实把原文的意思搞错了,或者表达不清.这种似是而非的情况,对医学科学和语言科学来说,都是要不得的.

收稿日期 2007-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