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观”种种

点赞:4419 浏览:170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天命之年刚过,我想到了死.这源于一次患病.孩提时患一次病,长一层智力;现在患一次病,增加一层对死的解读.

虽然人生下来就注定要死,但国人自古忌讳死字.不但忌讳死字,而且和死有联系的东西全忌讳,连发音最好也不发“si”.怕死、忌讳死,也免不了要死.所以,不如坦坦荡荡地说出来.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人物源于对死的深刻理解,能够坦然面对死,甚至“视死如归”.更有极端的如明代文学家康海居然筑亭于坟丘对面,天天面对,作为“以死亡怵之”,劝人行乐之“养生法”.

死,毕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大问题,天命之年前很少想到死,岁数越大死关逼近,自然会开始想到这个大问题.死之苦经常折磨着人,令人寝食难安.为了解开这个扣儿,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们绞尽了脑汁,想了许多“普渡众生”的方法.

其中最自然豁达的要算“过程说”.有生就有死,如同大自然中万物一样,有生就有灭,死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庄子所说,上天“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生死存亡本是一体的不同阶段.“过程说”淡化了死,自然减轻了人们对死的恐惧.

“人死观”种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博士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还有一种“永恒说”,曾经统治了几千年.肉身是不能永恒的,因为我们肉眼看着它会腐烂,肉眼看不见的只有灵魂,灵魂可以永存.这样,人的认识进入二元论,必须把肉体和灵魂分开处理.让灵魂不死,就分散了人们对死的恐惧,臭皮囊死就死去吧.


“平等论”对于下层民众也颇有吸引力.人生在人世间,而人世间不管如何进化,至今还不能完全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产生不平,有不平就不利于养生.人生路上总是充满坎坷和荆棘,不平是绝对的.但只有在死的面前,不管是贵为天子,还是贱如平民,大家都是平等的.这叫终极平等,也是心理平衡的终极归宿.既然人人都会死,我也不例外,还有何求?这样一想,死得也平衡.

最科技化的“人死观”要数“快乐说”.美国哲学兼医学博士雷蒙德穆迪曾在上世纪70年代出版了一本著名的书,叫《濒死体验》.他从医学科学的角度指出:人在死亡的瞬间,由于大脑缺氧,那感觉其实是非常畅快的,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既然濒死时并不痛苦,死又何惧?

最复杂的要属“解脱说”了.绕了很大弯子,费了许多笔墨,终于说明白了“死”与“不死”这对矛盾,解脱了人们对死的苦的恐惧.据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草垫子上一直想到后半夜三更天,才恍然大悟:既然生也苦,死也苦,那么只有不生不死才不苦.所以佛强调要超越死亡,让有限的生命进入到无限的精神世界,获得永恒,即“涅”.这是佛对人的终极关怀.但由于这套程式太繁杂,所以凡夫俗子很难坚持做到.

“价值说”比“解脱说”要简单可行得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就是“价值说”的生动体现.自古以来,无数人物为了理想而献身.他们不主张肉身的长久,只追求功业、精神的永存.他们对死的藐视,基于对为之付出的价值的认识.他们认为,生命要有意义、有价值,无意义、无价值毋宁死.所以他们在面前毫不畏惧.死,虽然是瞬间的事,但这需要一生去修养.

人类创造了许多关于死的学说,从养生角度说,无非是让人们解脱人生最大的难题,即对死的恐惧.只有解脱了对死的恐惧,人才能活得潇洒,有滋有味,而没有后顾之忧.明末医学家赵献可的《医贯》对后世影响颇大,书中说:“尊生之士,不须服食,不须导引,不须吐纳,能大明生死,几于道矣.”他认为养生者能解读生死,就接近养生真谛了.古人就明白养生首先要解决好“人死观”.

五十而知天命.活到这个分儿上,对自己的“天命”应该有正确的把握.《道德经》说:“无以生为者,是贞于贵生.”五十岁,不管你信奉何种“人死观”,都应该为解脱对死的恐惧做好准备.总的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要比过份重视自己生命的人高明.不怕死,珍惜生命,正确认识死,才能放松自己,活得轻松.否则,随着生命将尽,整日生活于死的恐惧之中,事事患得患失,怎么能健康长寿呢?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