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突位置记录的护理配合

点赞:3522 浏览:102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髁突位置记录是正畸科临床工作中重要的部分,但流程较为繁琐,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医-护-患之间的良好的配合.本文的目的是介绍髁突位置记录的椅旁护理操作流程,分析和总结髁突位置记录过程中医护配合及护患沟通的要点.


【关 键 词 】髁突位置记录;医护配合;护患沟通

最理想的髁突位置位于关节窝的最上、最前位(centricrelationCR),这个位置可以对抗升颌肌群的作用,使下颌处于最放松,最稳定的位置[1-2].最大牙尖交错位(crentricocclusion,CO)是上下颌牙齿达到最大面积咬合接触时髁突的位置.在正常情况下,CR与CO位是位于同一个位置.由于错牙合畸形的存在,神经肌肉系统能够引导下颌达到CO偏离CR位,因此在正畸治疗前特别是伴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患者需要分析髁突位置[3].髁突位置记录是分析髁状突位置偏移的必要手段,髁突位置研究、髁突位置复位咬合板制作之前必须进行的基础工作.牙合架法能有效的从三维方向记录髁突的位置及偏移程度,其准确性及可重复性也得到证实和认可[4].

髁突位置记录椅旁工作繁琐,需要医-护-患的良好配合.但是国内的口腔护理对这方面的培训和教材很少,口腔护士对髁突位置记录过程中医护之间的配合以及护患之间的沟通没有系统的认识.本文将系统性的介绍髁突位置记录的护理流程,总结医护配合和护患沟通的要点.

1操作前准备

1.1物品准备齐全按照口腔门诊护理常规准备避污措施,准备口腔诊查盘、三用抢、AD2颌架、MCD面弓、组织剪、雕刻刀、常用蜡片、Delar蓝色咬合蜡、红色打样膏、50°左右热水、冰水、患者石膏模型等.

1.2协助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由于患者对整个操作过程缺乏认识,可能存在紧张惧怕心理,医护人员耐心向患者介绍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患者了解整个操作过程,积极配合,使头面部组织处于自然状态,取得更加准确的位置,顺利完成操作.

1.3选择合适的体位护理人员位于患者左后方(2-4点)位置调节牙椅使椅座与地面成45度,患者颏部放松,头部枕于头托内,患者头部与医生肘部保持同一水平.

2牙合关系记录流程

2.1记录CO位咬合协助医生将修剪成与上牙弓形态相似的红蜡片,置于热水中泡软后放入患者口腔内,加压记录上颌牙牙尖印记,然后让患者咬紧,保持此位置,用三用吹气冷却蜡片后,取出放入冰水中使其硬固.

髁突位置记录的护理配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患者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2记录CR位咬合分为前部蜡和后部蜡记录两部分.前部蜡记录:协助医生将软化后的蓝蜡折成两层放置于双侧上颌尖牙的远中至中切牙,轻压蓝蜡,在其上印出相应深约1mm印记,嘱患者放松,协助医生引导下颌至CR位,使后牙离开2-3mm,取出蜡片后将前部咬合蜡放入冰水中,待其完全硬固后将蜡重新放回上牙弓,重新诱导患者CR咬合,检测记录的准确性.后部蜡记录:另取一咬合蜡,放置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处,轻压1mm印记,再置于热水中,将硬固的前部咬合蜡与后牙咬合蜡固定于上颌,引导下颌闭合,让患者轻咬至前牙与前部咬合蜡咬合印记完全吻合时停止咬合,此时髁突的位置为CR位.将前后部咬合蜡置于冰水中硬固.

2.3面弓转移流程

2.3.1牙合叉记录咬合关系将牙椅靠背升至与地面垂直,使患者坐直,使患者的眶耳平面与地面平行,协助医生将三块红色打样膏(2*2cm)放入热水软化后,分别置于牙合叉的中切牙正中及两侧磨牙区,用手背试得牙合叉温度适合,不会烫伤患者后牙合叉放入患者口内,使牙合叉正中与面部中线一致,留下咬合印记,咬合不可过深,检查牙齿不接触到牙合叉底板,以免造成随后石膏模型会在牙合叉印模上滑动不稳;取出牙合叉放于冰水中冷却打样膏,使打样膏硬固后,用雕刻刀去除多余打样膏,留取1mm深牙齿印记.

2.3.2咬合关系转移将牙椅靠背放平至椅背与地面成30°角,协助医生将鼻垫连接杆和转移柱固定在面弓上,将耳塞插入患者的外耳道,使面弓在眶耳屏面水平上,将鼻托垂直紧贴于鼻根,将牙合叉放入患者口内再次检查中线是否对齐,并嘱患者用两侧大拇指均匀用力向上固定牙合叉前磨牙位置,直至将面弓的各个关节点拧紧.

松开面弓的螺丝,轻轻将两侧耳塞取出,嘱患者张开口,小心地从患者前下方移除面弓,将转移柱连同牙合叉从面弓上整体移除.

2.4上牙合架分析髁突位置这部分工作在实验室完成.

3讨论

准确的记录CR位,并测量CO-CR位的差异情况,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熟悉髁突位置记录流程,掌握良好的医护配合和护患沟通技巧,即节约了椅旁时间,提高了记录的准确性,又让患者享受了高质量的医疗怎么写作.

3.1护士熟悉整个操作步骤,提前准备好操作中所要的物品.提前在患者石膏模型上用组织剪将蜡片的大小剪裁好,准备温水等.使操作更为流畅,以减少椅旁操作时间.

3.2由于患者对整个操作过程缺乏认识,可能存在紧张惧怕心理,医护人员耐心向患者介绍操作过程,解除患者紧张的情绪.操作前让患者熟悉诊室环境,治疗中需要患者配合的步骤.操作过程中关注患者的配合情况,如患者不能很好的放松,则不要强行进行髁突位置记录,应让患者反复练习,直至最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准确记录咬合关系.

3.3髁突位置记录的专业知识,了解医生操作的目的,在关键步骤配合上要尽量配合医生的要求.比如在记录咬合关系中协助医生进行蜡片的固定,面弓转移过程中耳杆的固定.

3.4配合操作中要注意细节.温水的水温要合适,以50°左右为宜.如果温度过低不能软化蜡片,如温度过高会使蜡片过于软化而导致操作不便.

3.5椅旁操作后相关资料的保管.完成髁突位置记录后要妥善保管好CO和CR位咬合蜡,保管好牙合叉,以便医生及时进行上颌架分析髁突的位置.

4小结

髁突位置在正畸治疗前正确的分析牙合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是确定治疗计划的必要条件.准确的记录CR位,并测量CO-CR位的差异情况,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护士密切配合对于准确和迅速转移关系至关重要,在整个操作配合过程中,护士必须清楚操作步骤,注意医护患间的沟通与交流,娴熟的护理配合能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确保髁突位置转移准确,使患者舒适,保障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