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面瘫40例

点赞:29760 浏览:1412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 :电针;面瘫;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4―0045―02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笔者采用电针治疗而瘫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来至门诊,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1~74岁,平均46.5岁;左侧17例,右侧29例;病程1d~1个月.

1.2 诊断标准根据《实用中两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起病突然,病前常有受冷、受潮、吹风史.②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③患者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底向健侧牵引.④根据损害部位不同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耳道与耳廓部感觉障碍或疱疹,泪液减少等.


2 治疗方法

主穴:颊车、颧髂、四白、太阳、合谷、丝竹空、翳风、睛明地仓、水沟、迎香.配穴:足三里、外关、太冲等.每次选穴:主穴6~8穴,配穴1个,面部主穴采用透刺法,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宜迅速刺破皮肤,然后慢慢进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角,针尖指向止穴,常用患侧穴位,如阳白透鱼腰、或太阳;攒竹透鱼腰(接正极)、丝竹空透鱼腰(接负极)、四自、地仓透颊车(接正极)、翳风(接负极)、风池、合谷等.选用0.35mm×(40~50)mm长的毫针,快速刺入皮肤,施用捻转手法为主.急性期(1周内)得气后用补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然后接通G6805电针治疗仪.采用断续波,1次/d,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针后嘱患者注意面部保暖,避免风吹、受凉等.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容恢复正常,但有部分面肌功能末能完全恢复;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而容较治疗前有所恢复,面肌功能恢复不够满意;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痊愈28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

4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多山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临床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多数患者常在睡醒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故选穴取阳明经、少阳经之穴为主穴,配合谷穴,即所谓“面口合谷收”.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有益气养血之效;太冲穴是治疗口眼歪斜最有效的经验穴.诸穴相配,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共达扶正祛邪之目的.

电针治疗面瘫40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锻炼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其治则多为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病变初期,病邪初入肌肤,邪气在表,正虚邪实,宜扶正祛邪,取穴宜少,针刺应浅,手法宜轻,电针刺激强度宜小,发展期邪气盛,风寒之邪中经络,邪气人里.正邪相搏,针刺以泻法为主,引邪外出;恢复期邪气已衰,正气亦虚,正虚邪恋,多用透刺法,激发经络之气,电针输出频率宜大,以促进气血运行.经络通,筋脉得养,口眼歪斜渐可复止.

5 预防

面瘫好发于夏秋、秋冬季节交替之时,夏秋之际天气炎热,汗出当风,起居不慎最宜患病;秋冬之交气候渐寒,尤其到了夜晚寒风吹拂,气温骤降,不注意防寒保暖就有可能导致发病,所以面瘫的预防应注意身体的保暖,特别是面部的保暖.在深秋和冬季的夜晚避免受寒着凉,更应严防淋雨受潮,注意劳逸结合,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的能力.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