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故事征文:海晏镇的由来

点赞:33342 浏览:1562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滨海园区有个小镇叫海晏镇,海晏镇的前身叫沈经奉小店.沈经奉就是我的祖父.

祖父原是崇明人,后来流浪到启东.因为家穷无法过日子,又携五儿四女与一帮穷乡亲逃荒到海晏镇.当时的海晏镇是一片荒茫野荡,穷乡亲们用芦苇稻草搭起了坏洞舍,在此定居下来,男耕女织,还有不少人以“跑海”为生,靠捕鱼虾、拾泥螺度日.随着岁月推移,人口渐多,颇有经济头脑的祖父,在河北的毛竹桥边搭起几间草屋,开起一爿小店.店里经营的商品有油盐酱醋、火柴水烟等乡亲们来写日用品,有时坐下聊聊天;跑海的人来去歇个脚,喝口水,有时肚子饿了,就请小店里煮点饭,鱼篓里捉点鱼虾烧烧.临走时拿些日用品,留下些海货作抵押.因此,在黄海边,沈经奉小店慢慢地有了些名气,人气.沈经奉小店也慢慢从一个店名变成了一个地名.

一天中午,小店里来了几个人,看他们的打扮和言行举止,祖父就知道不是一般的跑海之辈.其中一人招呼为首的坐下后,对祖父说:“老板,店里能否给我们弄点吃的?”

祖父说:“这里荒村僻地,没有好小菜,怕是难合你们的胃口.”

“不妨,不妨,只要能充饥便可.”

于是祖父经过一番忙碌,将跑海人抵押的海货端了出来:一盆炝虾,一大盆炒文蛤,一大盆海蜇,一大盆蟛蜞,加上自酿的老白酒,嘴里还连连打着招呼:“对勿起,对勿起,小店没有好吃的东西,都是一些拿不出手的土货,请勿见笑!”


这几只菜放在今天倒真算得上海鲜佳肴,可在当时确实是不值钱的土货.海蜇、文蛤就地取材,都是很便宜的,是附近百姓当咸菜一样吃的东西.

为首之人见我祖父心有不安,笑着安慰:“老板,你呀,也别轻看了这桌菜,你晓得,你这不是普通的宴席耶,这是地地道道的‘海宴’哪!”

事后,祖父才知道那天在店里吃饭说“海宴”的贵客就是清末状元张四先生.他是来考察小店周围数十里长满蒿草的荡田,当时叫“金陵公荡”.张謇先生考察后,认为有开发价值,后归入大有晋公司,“开河筑堤划区建屋”.其后,定居的人越来越多,生产生活渐上轨道,我祖父的小店也越办越红火.沈家的几个儿子也各自兴家立业.我的父亲沈学林开了个八鲜行,写卖海货.我三伯沈学民开了个花行,写卖棉花.我四伯沈学田办了个粮行,经营粮食.小伯沈学诗拜师学文,但未能取得功名,也开了个八鲜行为生.为了扩大经营,沈家沿河造了17间瓦屋作铺子,有三间屋还有阁楼,在这茫茫的黄海边上还颇有点气势.以后,沈经奉小店的周围又陆续开张了形形色色的店铺,形成了一个集市,再以沈经奉小店来称呼就显得名不符实,经过大家商量,就以张謇先生的话音取名“海晏镇”.

海晏镇店铺不多,原先仅是沿河一条街,后来河上架桥,路边开店,成了十字街.镇小人气足,每天早市和大汛期晚市,上街的人不少.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一把大火,将沈家17间房子和其他铺子烧为一片灰烬,于是海晏镇从此萧条冷落.

为了保家卫国,我的堂兄沈志飞走上了革命道路,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成了烈士.我的另两位兄长沈志石、沈志伯也参加了解放军,先后因病转业.我在上中学时父母双亡,成了孤儿,是同学和亲戚的关心帮助,让我读完了中学,并考上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有了工作,入了党,当了通州的文联主席和人大常委,成了作家和文学家.这是解放以后的事.

家族故事征文:海晏镇的由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祖父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海晏镇逐渐恢复了元气,成了有名的垦棉区.但也仅是解决温饱而已,吃的麦屑饭,住的茅草屋,有数的几家瓦屋,成了耀眼的光点.是改革开放展开了海晏人民新生活的画卷,我的两位兄长和十几位侄儿侄女家家都造了楼房,一排一排的农家小楼像搭积木似的站立在黄海之滨,往日的茅草房已无处可觅,简易的环洞舍成了博物院的点缀,让今日的年轻人明了历史曾以这样的形式存在过.“电灯,楼上楼下”已从梦境变成现实,电视让“农民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而移动化“天涯”为“咫尺”,使经济信息瞬间打通了时光的隧道,昔日的荒茫野荡如今是通州湾的工业园区,这里水清河晏,水泥马路宽阔笔直,沿河的路灯像展翅的海鸥,风力发电像旋转的风车.一位回乡投资的美国亲戚站在高高的海堤上,远眺奔涌而来的海涛和眼前的人文美景,喃喃自语:“这不是海晏!这哪是海晏?!”

晚上,在招待客商的宴会上,这位离家多年的游子,面对一桌子的海鲜:文蛤、炝虾、海蜇、泥螺等激动地说:“海晏、海宴!真是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