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彼岸只为海

点赞:19486 浏览:911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举“问鼎”

我和“教海探航”的结缘颇具戏剧性.

时光倒转到1994年.那年6月的一天晚上,喜欢写教学日记的我习惯性地翻看往日的“闲思杂感”,其中几篇涉及运用集合图开展教学的日记让我突生灵感.三天之后,《集合图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一文写就.无意间我看到《江苏教育》上的“教海探航”征文启事.“体裁不限”“2500字以内”“截稿日期7月10日”等在对照了几条征文要求后,我便把八页方格纸的手写稿丢进了邮筒.

金秋时节,我收到一封从省城南京来的信函.信中告知我获得了“教海探航”征文评选一等奖,并邀请我到张家港参加颁奖大会.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激动得有些失常:整天将获奖通知揣在兜里,一有空便不由自主地抽出来,仔细把每一个字看过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不为彼岸只为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故事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1月17日,当1994年的第一股寒临江海平原时,我踏上了充满魅力的张家港:宽阔整洁的水泥马路,宁静文明的无烟步行街,崭新别致的现代保税区,以及张家港人那优雅的言谈举止,“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争创一流”的精神,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晚上7点半,在沙洲宾馆召开的获奖代表预备会让我颇感意外.四十几位获奖代表济济一堂,预备会由时任《江苏教育》副主编的许元新老师主持.在许老师的介绍中,《江苏教育》的编辑们一一跟我们见面,听着他们熟悉的名字,看着陌生而又亲切的面孔,那种往日只能由邮政使者传递信息的“鸿沟”,在瞬间变为“零距离”,一种激动、自豪而美好的感觉从心头涌起.随后,与会代表“自报家门”:沈克强、许光新、李伟平、黄爱华、顾青山、杨金林、李婧娟、王竹青等一个个现在已经成为江苏省名教师、特级教师、教育家培养对象的响亮名字,第一次在我耳边响起,大家互通,友谊的种子在那一刻生下根!

随后的三天中,我们观摩了李吉林、翟裕康等特级教师和部分获奖教师的课,聆听了北师大周玉仁教授、特级教师王永建的学术报告和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的素质教育报告,参观了张家港保税区和全国最大的妙桥羊毛衫商城,一切都是那样新鲜,一切都是那样深刻.在这些活动中,获奖代表之间、代表与编辑之间都有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大家亲如一家,其乐融融.在张家港保税区,我还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合影留念,成为我珍贵的记忆.

20日晚上,是我港城之行的最后一个夜晚.刚参加完晚间联欢活动,一个内线拨到了我的房间.我一接,原来是《江苏教育》的数学编辑徐老师叫我去他房间坐坐.虽说在几天的活动中与徐正康老师有过照面,但单独的会面还没有,更何况我只是个无名小卒.我怀着既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来到徐正康老师的房间,他先是请我入坐,然后谈起看到我的征文时的感觉和评委会的意见,也让我谈谈写这篇文章的经历.接着又聊起《江苏教育》数学学科栏目的编辑意图和撰稿方向、一线数学老师有些什么阅读要求和愿望,鼓励我多写作、多向《江苏教育》投稿等不知不觉中,彼此已谈笑自如,如同故交.我第一次感受到那些所谓“高高在上”的编辑,原来竟是如此的亲切随和、平易近人.

短短三天的颁奖活动很快过去,我满载而归.时任校长的金沙先生听我汇报完颁奖大会的盛况和感受后,非常高兴地说:“给你一次在教师大会上发言的机会吧,好好跟老师们讲讲港城之行的收获,我请教育局长也来参加.”工作了7年,我还真没在全校老师面前“亮相”过,再来个教育局长,那更是马虎不得.于是,我仔细翻阅几天的活动记载,精心梳理出几个一二三,然后在家进行试讲,生怕在全校老师面前丢丑.12月11日,我在全校大会上详细介绍了“教海探航”颁奖活动“专家层次高”“代表范围广”“参会收获多”等特点.从老师们赞许的目光中,我隐约意识到,“教海探航”的侥幸获奖把我带到了一片新天地.

十年“征战”

第一次参赛就尝到了甜头,激发了我对“教海探航”的热情.在随后的几年中,我年年写次次参加.然而,幸运之星并未再次降临到我的头上,最好成绩也就是在1996年拿了个二等奖.

屡“战”屡败让我陷入沉思.是我写作不够认真?不对,每次我都是使出浑身解数、挖空心思写的啊!是我和编辑的关系还不够“铁”?也不会,在张家港时已经够熟悉的了!等

茫然无绪中,有一天我突然省悟过来了:“教海探航”征文评审是不认“关系”只认“文”的——问题还是出在“文”上.

前几年,经验型的论文占据了主流.教学中好的做法,有创意的实践,科研含量高一点的研究报告等获奖率都比较高.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人们的研究话题越来越广,研究视角越来越新,研究成果越来越具思想性和个性.相比而言,我的论文还停留在一般性的经验总结上,有“是什么”无“为什么”,有“怎么做”无“为何这样做”.说白了,缺乏研究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看来,只有让自己的教学实践丰富和生动起来,才能孕育出自己的思考和思想,论文在浅层次徘徊的“瓶颈”才能最终突破.

2003年,我接管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发现校内一位老师写了几篇特有意思的教育故事,叙述了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的事件,一篇篇文章平实如话,娓娓道来,却道出了教育之美、人生之美!我立即对这样一种研究方式展开研究并在全校迅速推广,短短四个月,全校教师写出了200多篇精彩的教育故事.老师们“以讲故事让现实的我们与理想的我们对话,静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以某种教育理念的眼光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而使自己的教育行为不再简单,不再草率,不再匆匆,不再敷衍.教育故事,“并不仅是简单停留在对教育生活事实的赘述,更是因为老师们想超越生活,想在历史的基础上重建教育生活的价值和意义.”2003年11月,我的《教育故事:直抵内心的言说》获得“南长杯·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2004年,“公开教学”这一饱受争议的话题进入了我的视线.一方面有人戏谑地将之比拟成引领新潮的“时装展示”,是“公开作秀,上演教案剧”;一方面我又看到身边的教师在公开课的磨砺中快速成长.在矛盾的对抗中,我感觉到探寻公开教学的真正要义,不能不考虑公开教学的主体(执教者和上课学生)的真实感受,无视他们的感受一味地去对公开教学妄加评判都难逃一个“空”字.我采用自我反思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有过公开课执教经历的教师和参与过公开课学习的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打开公开教学最深层、最真实也是最难以触摸的世界,并从这一视角出发,提出创建最具本真意义的公开教学三重建构.2004年11月,我的《创建本真的公开教学》获得“星辰杯·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十年磨一剑.经过曲折起伏的十年“探航”,获奖我已不再看重了,我更享受在“探航”过程中捕捉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表达真见解的教育生活.这样的生活也让我的“羽翼”渐渐丰满,专业成长之路日趋广阔.

终极“回归”

2006年以来,我著书、写作笔耕不辍,成果多多,但未再参加“教海探航”.一方面觉得自己获奖多了,年龄也大了,机会当留给其他人.更重要的是,我以另外的一种姿态和“教海探航”相伴同行.

这种姿态就是指导和带动更多的老师参加“教海探航”征文比赛.每年春节过后,我们学校就开始动员教师认真准备“教海探航”征文,四月、五月、六月三轮打磨后进入精加工阶段.此刻,凡是经过我手的文章我必定字斟句酌,精批细改,努力提升质量.我深知,好文章是“做”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为此,每学期教师全员开展微型课题研究,那些开口小、视角新、立意高、易实施的微型课题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多了波澜,消除了日复一日平淡教学带来的疲乏和厌倦;让我们的教育思考增添了几分色彩,实践中思考,思考中实践,教学不断走向深入,走向开阔;让我们的教育智慧添些许活性,用智慧的研究带领着孩子们智慧地成长,成就着教师的智慧人生.微型课题研究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写作,2011年“舜湖杯·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回味过程的意义——实施“课堂公约”的案例研究》一文便来自于我们的微型课题研究.此外,近几年,我还多次应邀参加《江苏教育》编辑部组织的“教海领航”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经验讲述、论文指导等方式和全省各地的年轻教师面对面交流.

面对一批批老师在“教海探航”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看到不少老师如我一般因“教海探航”而加快了成长的步伐,改变了行走的姿态,迈上了新的高度,我感到无比欣慰和激动.

禅语说:佛不渡我我自渡,不为彼岸只为海.我知道,我其实没有离开“教海探航”,她一直就在我心底,永远不会有告别!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