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点赞:10651 浏览:447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 〕 语文教学;环保教育;渗

透;生态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4―0046―01

一、充分挖掘,精心设计,把环保教育引进语文课堂

一些教师认为,环保教育只是地理学科的“份内之事”,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此略而不谈.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环保教育不一定要独立开来,而应有机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体系之中.现行语文教材中虽然鲜有纯粹的“环保课文”,但许多篇目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为我们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充分的可能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积极挖掘环保教育因素,把环保教育引进语文课堂并且不断深化拓展.通过有意识地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生态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二、在文学鉴赏中渗透环保教育

1.融情于心,以文学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山川花木的热爱之情.文与情合,情以景显,自然造化之奇是文人墨客们无尽的灵感源泉.瑰丽多彩的美文,清新奇崛的佳句不可胜计,如古诗中既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险峰峻岭,又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浩淼汪洋;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又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鸟语花香等可是,倘若“康河的柔波”变成了飘浮着各种垃圾的“死水”,你还会觉得这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吗?倘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恶臭”,你还会醉心于清幽的荷塘月色之中吗?而事实上,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现在已是大风起兮尘飞扬;昔日“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热闹春景,现在却因人们的破坏或捕杀几近“千山鸟飞绝”等是什么让这些美丽的容颜蒙上了尘垢?又是谁让那些可爱的精灵渐趋衰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且通过多媒体进行直观的对比展现.让学生意识到,正是人类亲手“撕毁”了这些美丽的“画卷”,如果我们继续大肆破坏环境,那么,这些美好就只能变成诗文中遥远的记忆了.


2.启智明理,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生态意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发展社会经济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政治主张.而荀子、刘安等人也有与此相近的论述.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关系的深刻认识,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教师在相关文章的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补充相关论述和事例,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三、在作文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

笔者曾以“仰望星空”为话题让学生作文,一个学生就从环保的角度切入:“仰望星空,我却很难看清璀璨的群星,城市的烟尘早已遮蔽了我们的双眼等”新颖的角度、高远的立意,让他的文章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可见,作文不仅是学生展现言语表达能力的载体,也是他们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问题的舞台.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适当的话题或材料,拓展思路,引导学生从环保的角度立意为文,有时往往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好.而学生也在思考、行文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了环保意识.

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语文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保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当前,各级环保部门和团体在学校开展的环保教育活动较多.在语文教育方面,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环保主题的征文比赛或其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真知,把所学的环境知识不断内化,巩固,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特定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及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解这些节日所蕴含的深刻涵义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环保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五、教师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导师,更是学生做人的榜样.如果我们在经过草坪时选择绕道而行,那么学生就会在嬉闹时减少横穿草坪的次数;如果我们能捡起地上的每一个小粉笔头,可能学生就会在平时更自觉地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等当一个老师能以自身的环保行为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影响和感召力时,学生自然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行了.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