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点赞:5687 浏览:2002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但是道德世风日落,这引起社会的关注.作为教育者如何才能有成效去提高德育教育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条有成效的途径.

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章战略主题强调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完成本身教学任务外,还要担负着德育教育的任务.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德育渗透于课文题目中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能使读者洞悉文章的精髓,也是作者向读者透露出思想教育信息的窗口.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这个窗口,捕捉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并从感悟中受到德育教育.如学生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人民怎么写作》这些气势磅礴的标题中,从小受到老一辈无产革命家“立志”教育,树立起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学生从《穷人》这个标题来体会到最新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了解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懂得社会主义好,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学生从《长城》这个标题联想到中华有五千年文化史,抒发出自己做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又如,《梅花魂》这一标题,让学生去探讨“魂”为何物?“魂”归何处?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老华侨生前为什么对梅花那样魂牵梦绕?教师通过小小的点拨,这不仅激发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讨的兴趣,还能对学生进行了一堂生动的爱家乡、爱国主义的“孝亲”教育.又如,《桂林山水》让学生感悟到祖国壮丽山河的美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受到环保教育;《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个标题引发出学生对“保钓”和保卫南海的爱国情怀;《圆明园的毁灭》来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痛心与仇恨;《慈母情深》让学生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学生感悟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教育等诸如标题,教师可以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二、德育渗透于朗读情感中

古语云:“情者文之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作者是“情动辞发”,而“批文入情”自然是读者,有“情”才能彰显出“德”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入作者所表达的情境.那么,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对课文表现出画面、音乐以及朗读中获取.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采用自读、同桌轮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恰当地处理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和速度.教师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可让一名学生高声领读,全班学生轻声伴读;在读到作者内心独白时,可安排多名学生一遍一遍地接连不断地反复诵读,造成一种深沉的反复不断的赞叹气氛,好像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在呼应作者似的,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感染.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出学生的道德感,可以用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去感染学生,以“形”诱“情”.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法创设情景,把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鲜明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置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把教材的“情景”化作一盏明灯呈现在眼前,去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学生产生与作品主人翁共鸣的情感因素.这样,语文教学渗入德育教育目的也达到.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找准作品人物与学生实际认知的契合点,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这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更深的德育教育.

三、德育渗透于赏析课文中

1.抓住字、词、句、段、标点进行赏析

作者常借助于文章的字、词、句、段、标点,传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一些关 键 词 语在文章中常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基调,挖掘其中深层内涵,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事理,受到教育.如《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要抓住“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中的“走”字进行赏析,使学生从中感悟出五壮士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抒发出今天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情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落花生》一文中“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让学生感悟到做人的道理――从小要讲究诚信,诚信是为人之本.这对物流横溢、道德世风日落的社会现实意义进一步的认识.《顶碗少年》最后自然段句末的省略号是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耐人寻味.教师让学生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标点符号去悟解,培养出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动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抓住课文内容进行赏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指出:“教科书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由此可见,教师挖掘教科书的德育教育是课堂的主要阵地.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教材,学生从课文赏析中投入大自然的环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培养出从小建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第四组教材,教师要教育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如四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教师让学生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和对六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民俗民风的了解,抒发出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热爱,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有力地抵住外来文化的不良入侵和纠正道德世风日落的文化信仰的缺失.五年级上册第七组,教师让学生学完本组教材领悟到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启发想象中进行渗透

教学时,教师应抓住文中故事发展的情节,启发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把学生引入所描写的艺术境界之中,努力使语言文字形象化,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如《桥》一文写到“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快走.’”寥寥一句,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勾勒出在这危险关头,父子俩想的先是群众生命的安全,然后才是对方的安全,把自己生命置之度外凄美的画面,让人可歌可泣,胜过千言万语、豪言壮言.只要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这对父子在这生死离别之际,肯定还有许多话平时没说完,此时此刻却没机会说了.那你根据课文意境替他们说说?你认为老汉父子俩傻不傻?开展一次小小辩论会?这一来,学生从老汉身上看到和平年代优秀共产员的形象,进而对老汉那种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

四、德育渗透于语文实践活动中

针对当前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将传统德育教育僵化封闭的模式,有机地将德育引入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创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

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提高德育教学水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编写课本剧

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喜欢趣味游戏活动,教师可利用学生这年龄特点,用“识字剧场”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形式渗透入德育教育;中年级学生通过让观看具体可感的图画、实物、录像等,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说一说,写一写,培养出学生的德育视角;高年级通过电视台著名的新闻栏目“焦点访谈”来领悟出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存在焦点、热点问题,从而在关注社会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干,提高锻炼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有了这些素材,编写课本剧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容易些,德育教育也尽在潜移默化之中.如《去年的树》来提高诚信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慈母情深》来提高亲情意识;《难忘的一课》来提高爱国意识等

2.口语交际、演讲、讲故事、征文等

口语交际中隐藏着大量的德育内容.因此,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语言文字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学习生活中的口语交际中,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口头语言进行的思想感情交流,从中来完善自己的人格、陶冶自己的情操.如《中彩那天》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学生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又如,读蕴含哲理的诗词、名言和警句,可把口语交际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从课堂的合作探讨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的熏陶.这样,就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也水到渠成地体现了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价值.所以说,口语交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小学生来讲进行德育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难于使学生接受,应抓住孩子们喜欢听故事这一好奇的心理特征,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教师对学生坚持正面德育教育,应寓德育教育于讲故事之中,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要对学生进行演讲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为纪念“学雷锋”50周年,同时为了加强班风、校风建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发挥其特长,特举办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班级演讲赛.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课文让学生去将生活、学习、社会体验中,把有益活动写成征文.如帮助妈妈做家务、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孝敬老人等,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途径之一.


3.作文教学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理性地看待生活、辩证地认识事物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进行作文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真实的道德水准和认知能力进行再现.当然,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有科学性、系统性、量力性、情感性等理念因素;同时方法也要运用得当,才能达到半功倍的效果.从教学实践中看,可施用直接讲解法、媒体手段激发法、模拟生活法,亲身实践法等.如要使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哲学思辩能力教育贯穿写作中.教师应把握好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而宽容、合作等意识较差,并且思想单纯,对人对事往往较肤浅的认识容易意气用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思其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时,形成其正确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观来分辨出其中的是与非、对与错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此,教师那就要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秉承传统的美德,辩证去思考问题,从而发掘写作素材,立意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对《成长中我的雷锋故事》《邻里情》《我站在烈士陵墓前》《家乡改革进行曲》《观看爱国主义的教育影片有感》《未来的我》《我与德育同行》等作文题进行练笔,使他们从写作中感悟出身边的真善美,培养出看待事物要用辩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哲辩思想,逐渐形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态,从而渗入德育教育.

总之,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要充分挖掘、利用、生发,因材施教.它的价值不仅体现语文素养上,而且提高了全面素养.因此,德育教育应和一切工作一样,目标统一,办法和途径可以多样.不能孤立地进行德育教育,要凭借课文固有的教育内容,恰当地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