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专业建筑史课程内容改革的

点赞:11513 浏览:469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前,对于室内设计专业来说,建筑史教学面临着学时少而知识点庞杂的问题,如何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成为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重点.本文通过结合九江学院的实际情况及笔者近年来的教学,针对专业特点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路和见解,为建筑史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院为帮助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了解建筑成就的丰富性,使其在开阔眼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探索,开设了《建筑史》这门素质教育限选课程.考虑到教学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分析能力及设计能力出发,需要对《建筑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课程内容改革的调整方案

1.原有的教学内容结构

《建筑史》课程在知识体系上沿用与建筑学专业基本相同的框架,按授课内容分为“外国古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三个部分.共32学时,教学方法为32学时的课堂理论课.

2.《建筑史》改革方案的实施

(1)依据教学目标理性定位,合理分配课时

室内设计专业的主要学习对象不同于建筑学专业,即使是同样内容的建筑史课程,教学目标也有所变化,对它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地位进行理性定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建筑史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体现于教学课时的多少.在我校,建筑史仅仅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限选课,课时十分有限.其教学目标是发挥大学素质教育中艺术学科启迪形象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特点,真正把握设计创作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建筑史有着宽广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若将教材内容全部讲解,势必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消化所学知识,若过分简略,又难以反映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因此,在课时分配上,依据教学目标确定主要的学习内容,其余部分简化或要求学生自学,对一些具体建筑的细部处理点到为止,以保证必要的深入程度.

(2)删减合并不适用的内容,突出建筑发展的主体脉络

对室内设计专业来说,由于学时的限制,外建史教学必须紧紧抓住西方国家的建筑发展这条主线.既可避免授课时的面面俱到,又能紧扣主线上的各个环节,展现建筑发展的承接关系.

比如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建筑,因为相互之间以及与古代爱琴建筑、古希腊建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而成为了主线上不可忽略的一环.又因为这两部分内容离现今生活过于遥远,所以授课时进行了适当调整.其中古埃及建筑保留了柱式的应用,使学生正确认识早期柱式系统是如何通过古希腊建筑被继承下来的.两河流域建筑则删减了新巴比伦城、萨艮王宫、帕赛波利斯等知识点.最终通过两部分内容的合并,减少学时数.

再如,近代史部分,既是一个过渡部分,同时也是建筑史上的重大转折,教学中在确保历史发展完整性的基础上,适当缩减了拓展的面宽和深度.

(3)注意专业特点,加强与专业课程的相关性

教改后的课程设置适当扩充和突出了具有专业特殊性的内容,删减与本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以保证学生对该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顺利衔接.

如古埃及建筑以金字塔、石窟墓为切入点,着重展示建筑装饰中的独立雕像和鲜艳图案.又如,雅典卫城、比萨建筑群、圣马可广场、圣彼得广场等都是建筑群体组合艺术的典型实例,除分别讲授单体建筑成就和群体空间布局特色外,还引申建筑群中新旧建筑如何取得协调.而中建史部分是按建筑类型来授课,中国古建筑的特征、城市建设、坛庙和宗教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的联系并不紧密,则不再占用有限的学时,只做学生课外的兴趣之选.此外,考虑到学生在其它课程中会应用的中式、新中式风格,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旧建筑改造工程,分别增加了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和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精品实例.

综合以上三点,调整后的《建筑史》的理论课时小幅度减少,增加讲练课时数.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合并、删减、保留、增加,教改后重新设置了课程的教学内容(见下表),设置后该课程理论课时在30学时,讲练课时在2学时.

教学方法的改革

1.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

建筑史是一门隐藏了大量历史人文信息的理论课,仅仅通过语言描述和教材中有限的静态图片无法准确传达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抽象的知识也难以被学生按照理论形成过程还原出感性的东西.最终结果只能是浇灭他们学习建筑史的,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生命,所以授课借助了多媒体教学,以弥补语言不能形象化的缺陷.


教学中利用相关的权威图片和影像素材,进行赏析式体验,更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栩栩如生,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也要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节奏快、信息量大等缺陷,容易使学生思维停滞.因此,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控制多媒体教学速度和节奏,才能使多媒体在教学中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

功能.

2.运用参与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从“受体”向“主体”转变,是构建建筑史教学模式的前提.不可否认,多媒体影像引入建筑史教学,打破了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使学生角色转换的作用.然而,若要利用影像资料全方位展示一座建筑物,必然会过多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这与紧张的教学课时产生了巨大矛盾.除此以外,对影像资料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既要与授课内容相吻合,又要具有代表性.其结果只能是限制了影像资料的播放数量和内容,导致学生观察建筑历史的视角受限.

室内设计专业建筑史课程内容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室内设计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为了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进行课程参与.具体做法是在外建史授课内容即将结束之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任意一部外国电影中寻找建筑物,综合所学知识对影片中的建筑物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最后以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在讲练课上完成学习结果汇报.闲暇时光观看电影本身即是一种身心放松的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美学欣赏能力.课堂上的多媒体演练则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助于多视角地深入理解建筑的发展演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一定的激励措施下,学生积极踊跃,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结语

笔者结合本校的实际,在与建筑学专业建筑史知识框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针对室内设计专业建筑史教学的特殊性,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对原有课程内容加以调整的同时,还注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恰当的历史观、建筑解读能力和评析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

效果.

当然,笔者所做的仅是一种尝试性的研究,所叙及的内容也许还不够完善,建筑史课程内容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相信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史课程建设的水平将会得到逐步提升.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土建学院)

作者简介:王玲(1982-),女,江西人,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