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点赞:33593 浏览:1562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是通过对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者的教育职能给与了解释,并使两种教育进行结合,更好的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分析了中国梦的现实意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更好的协助当代大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9-091-01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是理论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大学生中展开“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同样需要理论教育,而“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的理解当的方针、路线、政策,从而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二、中国梦

“中国梦’是总书记习近在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提出的,其内容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时还提出三个必须,“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在各大高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才的质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J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科学发展观.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执政基本理念,也应该是我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的基本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要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就是要把顺民心、合民意、维护广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支点,确保思想政治教育都能符合客观规律性,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群体能力,正确处理协调组织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利益关系,建设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群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构建和谐群体能力,就是要加强科学理论武装,重视调查研究,切实搞清真实情况,科学把握客观规律,用于更新思想观念,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第动力定位于人,解决创新发展动力源外化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聚焦政治教育力量,提高政治教育效力.

四、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首先要重视榜样的激励作用,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社会建设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生力军.而榜样,是标杆,是楷模,能弘扬美德,彰显精神,能给大家带来内心的激励和行动的效仿.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沿着这些青年榜样的足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同时代的人更能感同身受,所以运用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借鉴优秀校友的实现梦想的感悟和成就,增加大学生的自豪感,促使力争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榜样的激励也是中国梦的一种体现,让大学生认同感,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在解决学生的实际切实问题,引导学生的爱国之心,增加自豪感,

“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其次,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文化活动,把“中国梦”主题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充实其精神生活,升华其道德情操.例如可以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增加历史感,自觉的接收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也可以“我的中国梦”为题开展演讲比赛,“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唱歌、朗诵比赛,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着力推动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学生、凝聚学生、激励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彼此间的凝聚力,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最后可以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微信、、微博等平台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怎么写作性与一体的校园梦想,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思想积极又活力四射的网络文化活动,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也可以利用手机这一重要载体,在倡导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机短信用语的同时传播“中国梦”的内涵实质等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作者也应该熟悉新手段,利用新媒介,加强有效引导,发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为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看清本质,明确未来的方向,为早曰实现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