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究

点赞:5088 浏览:163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改进农村教育现状的最重要的举措,是新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渴求优质教育愿望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发展教育,增强农村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首先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育发展不均衡

农村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而最主要的是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基础教育跟省内中心城市的差距更是相差甚远,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距、教育文化背景和内容上的差距、教育管理水平上的差距、教学手段上的差距、师资力量上的差距、教学质量上的差距等方面,而这一系列的差距最终造成教育发展的极度不平衡.

(二)农村基础教育资金严重短缺

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的难题,具体表现为:第一,政府对农村中小学拨款不足,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的问题.第二,教师收入低.农村地区的教师收入普遍存在收入偏低的状况,欠发工资问题也比较突出,待遇不高,退休费用等长期不能到位.第三,公用经费不足.公用经费包括日常办公、器材购写、教师进修和房舍的修缮等费用,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由于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学校操场十分简陋,甚至没有一个篮球场,有的农村学校甚至连操场都没有.


(三)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艰苦,很多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也不愿调入农村工作.目前扎根我国农村任教的主要人员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公办教师、代课教师、部分的中师和师专毕业生,农村教师的平均学历明显低于城市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而言也较老化.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均衡,体育、音乐、美术、幼教、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专业教师短缺.农村教师的地域分布也很不均衡:在我国经济发达、自然条件好的农村地区,教师比较充裕,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超编现象,但在我国较穷的农村地区教师相当短缺,那里的教师分身乏术,一个人往往包揽多个年级、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但教师很累,学生的个性、智能发展也受到极大影响.

(四)软硬件设施短缺

尽管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很落后.比如:很多农村学校还缺少图书室、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和场地等.比如:有些科目说不开设就不开设了,遇到雨雪天,学生无法上学,也就停课放检测了.由于软硬件条件的不足和长期积淀下来的其他种种原因,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容乐观,与城市的学校相比更有明显差距.例如:农村学校学生的平均成绩偏低,差生比例大,升学率低,素质教育也未能得到很好地体现,不少农民家长对此深感不满和焦虑,他们中的不少人甘愿多花点钱把子女送往城市读中小学.

(五)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在当今的农村基础教育中,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还未真正地导入,教育管理部门的观念未得到转变.一些农村中小学,还是从狭隘的考卷中去评判教育的效果,片面地认为分数高质量就好,分数低质量就差.殊不知要真正评判教育的质量,还需建立一整套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准确的对质量的判断.也因如此,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缓慢.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

加大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力度

第一,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按同一模式、同一发展水平发展,不是降低优质学校和优质教育标准,不是忽视城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而是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农村薄弱学校,促其加快发展,缩小学校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实现相对均衡.第二,创新教育制度,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工程.由于导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原因,所以只有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来减少差距.要想彻底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必须要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保证农村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发展.第三,明确职责,进一步强化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义务教育.因此,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也在于政府,各级政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应当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从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解决教育整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全体公民接受同样质量的教育,这既是国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真正体现.

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经费

第一,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资制度.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增加财政经费的拨款,缩小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加大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的投入,巩固和完善现有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体制.第二,运用多元化的社会助学方式.为了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困难的局面,学校可以借用捐资助学和社会捐赠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和相关的教学设备,鼓励企业、学校或个人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捐资助学.第三,确立多等级的教育费用分担比例.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确立多级多类的教育费用分担比例.农村基础教育应该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按不同比例提高财政拨款,对于那些特别贫困的农村地区,应当由政府来承担其所有的基础教育经费,而不能搞“一刀切”,一概而论.

(三)大力推进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谁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谁就拥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我们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发展.第一,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落实“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第二,充分利用好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优惠政策,招聘录用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第三,严格执行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为弥补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制定教师执教制度,每年从城区学校抽调教师到农村支教.第四,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为了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我们要严格执行教师继续教育和履职晋级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双语教师、体艺类教师、班主任等项目的培训,重视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等素质的提高,满足农村学校的基本需要,有力的推动农村学校师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四)完善教育配套设施

农村地区教育条件差,教育设备不完善,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操场、实验室、食堂、图书馆等,改善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另外,还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实现远程教育,主要采用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在线视频教学的模式,把全国教学名师、重点学校骨干教师或本学科的专家经过精心组织的教学课程浓缩后,直接送到农村学校的课堂,以及把大量的优秀课程、优秀教案、优秀专题教育节目源源不断地输入农村学校,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质量评价制度改革,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进行,监测范围要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是夯实人力资源强国基础的必然选择,通过监测,全面把握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诊断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教育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我们要有效地进行质量监控.第一,采用集中检测与日常检测相结合、全员检测和随机检测相结合、检测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和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第二,以质量为核心,狠抓课堂教学全程监控.学校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教育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建立一套切合实际,适合学科发展且能体现人才培养特点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三、小结

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使得农村基础教育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把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摆在重要的地位,切实解决好、发展好农村基础教育,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也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

40;探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71-73.

[2]孟旭等.我国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3,(4):11-13.

[3]王富平.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9):51-53.

[4]于华东.从农村师资状况城乡教育的差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4):53-56.

[5]于月萍.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