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点赞:17512 浏览:809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情境教学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组织教学.

关 键 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兴趣

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内容

情境与情景同义,《现代汉语词典》称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从中看出,无论什么情形、景象或境地,都必须是具体的,具体可感性是情境的特质.心理学认为情景是对人体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某中情感方面有有特定的作用.例如,在山野里闻虎啸与在动物园闻虎啸,人们所引起的感情是有区别的.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情境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情境教学的效果

(1)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持续地激发,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自我发展的需要.情境教学针对儿童既蕴藏着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可能消失的心理特点,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

(2)优化情境:学生在体验审美的乐趣中感知了教材,变单一的“听分析”为多侧向的感受,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从“美”入手,较从字词入手更整体;较从思想内容入手更形象;较从篇章入手更贴近儿童的生活.

(3)凭借情境:在创造的乐趣中,自然地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变复式的记忆为灵活运用知识.

情境教学由于本身具有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平衡、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


(4)拓宽情境: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乐趣中,平衡了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变封闭式的读书为开放式地广泛储存.

情境教学掌握了儿童认识世界、学习语言的规律,注重了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渐次地认识周围世界.

三、根据教材重、难点来设计情境

1.情境导入.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者如能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通常的导入方法有: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实物导入、音乐导入、对比导入等.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本地春节的热闹景象、自己的心情等等,然后用多媒体春节的情境,让学生这是什么地方的春节,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什么?最后告诉学生这是北京的春节,这样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文的学习.试想,如果一开始就在黑板上写出这篇课文有哪几个生字,应该怎么读、怎么写,然后就让他们练习朗读课文,这样肯定不会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设疑情境.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老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只要“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会不由而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在这一思维流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3.游戏情境.

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有效开展.游戏学习能让学生忘记自己在学习,而恰恰在这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忘我投入状态中,学生记忆、领会或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如教学《手指》这课时,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从而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此外,还可开展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说与课文的作者或人物有关的小故事;可以辩论课堂上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唱一些文学作品相通的经典歌曲;更可以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共同探讨一下戏剧表演,感受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联系实际,激发语感.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应该得到很好的执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许多缺陷,“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为师生的口头禅,为能“活读书,读活书,活读书”,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与兴趣!只有在教学中有感情的碰撞,师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