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县级教育督导工作的实效性

点赞:34062 浏览:15794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我国现行的、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中,县级教育督导机构直接面对学校,承担着整个教育督导系统的基础性工作.县级教育督导部门工作成效大小决定着整个教育督导系统工作质量的高低.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中,县级教育督导部门的工作同样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县级教育督导工作进行了分析,主要就如何增强教育督导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县级教育督导现状实效

一、县级教育督导工作现状分析

年度综合评估和督学责任区经常性督导是目前县级教育督导的两种主要工作方式,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年度办学水平综合评估

一般分板块分项目划分指标体系,然后按指标项目列出对应评价要点,最后评委按评价要点估摸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操作容易没有多少技术要求,多年来被各地广泛使用,但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也一直存在:(1)指标体系大而全,面面俱到,尽管有不同权重分值区分,但给学校的总体感觉是平均用力,不痛不痒.(2)一般考评日程安排是一天走一所学校,五六十项指标一天评估下来,时间紧任务重,势必以看资料为主,导致考评形式化表面化.(3)以评估人员主观判断为主的考评方式,因评估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考评结果有争议.(4)在考评的反馈意见环节,因时间所限,问题说得不深不透,对学校工作指导作用不够.(5)每年的总结会,几位先进校长作典型经验介绍时间短,交流内容不具体,引导示范作用不够.(6)考评重点不突出,引导激励功能发挥不充分,对工作的促进作用很有限#每年考评结束,校长们只关心自己的排名,没有几个能认真反思自己工作的不足,思考学校下一步努力方向.(7)对评估结果,一般地方都是按照排名先后,给校长年度绩效工资分等次或者另外发一些奖金,激励作用有限.(8)评估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会使评估人员和学校产生厌倦感,最终导致双方都采取无所谓、应付差事的态度.[1]


2.督学责任区工作

这是开展经常性督导工作的主要平台,但各地一直难以实质性开展,主要原因是:

2.1监督无抓手.一是督学没有处罚权,监督力度势必不强.二是学校日常工作按部就班运行,违法乱纪上纲上线问题很少,主要是教育教学行为的不当表现,而这种现象很多是没有明确判断标准的,多数属于讨论引导问题,不属于违规整改问题,再加上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不是个人努力就能解决的.这样,督学很可能找不到监督对象内容,感觉无从下手,无事可做.

2.2指导无目标.“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这样的要求太过空泛,会让督学感觉无所适从.依据行为动机分析,对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来说,需要一个适合本地情况的、明确具体的、分阶段可望可及的工作目标.督学不参加各种评优评先工作,没有推荐权,就会导致督学对学校教师发展指导缺少具体目标指向.加上部分督学业务水平有限,会导致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3.年度综合评估和督学责任区经常性督导两者不能有机结合

督学责任区经常性督导工作不能有效纳入年度综合评估体系,缺乏两者有机结合机制.这样,现阶段常见的状况就是,督学责任区经常性督导工作陷于零散而没有工作重点中心,随之就很容易使工作顾此失彼迷失方向目标,导致前进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年度综合评估工作得不到督学责任区经常性督导工作的过程支持,也就缺少了一步一步的细化深化力度,结果导致教育督导工作整体效能发挥不足.

二、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增强教育督导的实效性

1.中小学教育督导指导思想,需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即“针对应试倾向,强调教育教学工作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素质教育理应成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和职能,评估结果使用的灵魂.切实“发挥督导遏止极端应试倾向”的作用,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助推器”,而不是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2]

2.中小学教育督导对象的确立,需要实现从城市学校到农村学校的转变

如何增强县级教育督导工作的实效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督导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中小学教育督导对象的确立,特别要考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教育的均衡化,主要解决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如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二是学校发展的均衡化,主要解决区域内学校间资源和质量失衡的问题,如重点校与一般校之间.为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应成为确定学校教育督导对象的重要依据.

3.中小学教育督导方法要实现从监督检查向评估指导的转变,从自上而下督导检查向学校自主发展、自主评价转变

首先,督导方法要实现从监督检查向评估指导的转变.伴随“普九”目标的达成,教育督导的工作重心发生位移,教育督导由督政为主的“外延监督”转变为督学为主的“内涵监督”成为现实,“督学”的任务日益突出.这一督导任务必然要求督导职能的跟进,“怎么写作职能”和“指导职能”成为教育督导的主要职能.其次,从自上而下督导检查向学校自主发展、自主评价转变.学校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外部监督,更得益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督导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科学的督导评估方案,指导学校根据评估方案展开自主评价,查漏补缺,了解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发展潜力.据此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实现自主评价、自主发展.[3]

4.县级教育督导组织制度的健全和督导队伍的专业化是提高教育督导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首先,健全督导制度.一要明确教育督导组织与政府行政部门的隶属关系,因为学校教育督导首先是政府行政行为,需要依靠行政强制力监督学校依法办学,改善办学条件和规范办学行为.二要理顺督导组织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权责关系,避免权力交错,工作重叠.三要明确各级督导组织之间的权责关系.其次,加强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因为学校教育督导同时又是专家行为,需要依靠督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帮助指导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督导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两条渠道:一是实施督学准入制度,经过考试和选拔,确立督学资格.二是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及时培训督学人员,不断提高督学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