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就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

点赞:6491 浏览:173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专业,在科学定位和课程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本文在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基础上,从总量、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课程开设与学生就业去向不匹配问题,提出课程设计模块化建设思路,就经济学课程模块建设提出具体设想,并就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提出思路.

关 键 词: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就业;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

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怎么写作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怎么写作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门,比2012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怎么写作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一是怎么写作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略就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第一,学校应该重视新专业的建设.平台对一个学科的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法学院这个平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贡献并未显现出来,对学生就业非常不利.另一种选择是设立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科实力并不弱,但却分散分布在商学院、教育学院、文旅学院和政法学院中,无法发挥规模办学优势.

第二,以怎么写作学生就业为导向,重新明确学科建设定位.就业不能仅依靠学生毕业时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关键还在学生自身素质、知识和能力.因此,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明确未来方向.要实现这一点,学科建设定位必须科学合理,并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基础上,只有全面综合分析学生就业情况,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这种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必须最终体现在学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上.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有益于学生定向培养.在当前学生课时不断被压缩背景下,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缓解课时紧张现象,避免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下降,达到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