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观层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

点赞:31911 浏览:1451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结合我院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在微观层面的角度针对《管理学》课程教学在教材编写、知识重构、教学方法扩展、课程考核方式整合、师资储备、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改革与创新,以期对我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 键 词】管理学;课程;改革;创新

《管理学》课程是高校管理类、工程类、经济类等专业(方向)学生必修与选修的课程,尤其近几年受益学生数较多.但是,不可姑且乐观地审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在我当前,《管理学》课程在教师教学实践与学生培养实际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

(一)部分《管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滞后,教材选用模式化.

目前,我院的《管理学》教材完全依赖引入教材进行教学,与我院学生实际的知识素养基础与培养目标不同步.

(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视理论模块,实践模块的教学学时安排不完善,且部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新意与创新.

(三)部分《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机制单调,依旧保持在一张试卷、一份作业的笔试答题考核的模式阶段,出现学生应付上课、应付考试,教师任务型组织教学、任务型考核学生的模式化考核范式.

(四)《管理学》课程教学依旧属于任务型的课程教学阶段,教师教学基本上还是处于完成课时目标的制度化模式中,无法对从专业角度对《管理学》课程作出新思维、新趋势的研究与探讨,全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既没有精品课程与核心师资,也缺少对教学资源整合与师资后续培训的跟进.

基于微观层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管理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五)部分《管理学》课程教学缺乏相关的学生实训机制,管理活动的实践环节不足,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鉴于以上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再结合我院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发展趋势等,我们务必针对《管理学》课程教学做出改革与创新.《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需要综合层面的指导与微观层面的操作.以下从微观层面的六大可操作性的构思出发,实施《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科学、实用之处.

一、创新《管理学》教材的新知识体系,编写我院实用的《管理学》教材,全面进行学生教材与教学案例参考书的改革与实践

目前,我院部分《管理学》教材选用脱节.各系(部)选用的诸多《管理学》教材,在知识框架与理论体系上大体上沿用国内本科院校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教程,存在着理论体系前后脱节、知识层次构造单一、案例借鉴较为空泛、教材内容难易不定等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缺陷.

因而,我们需要从我院归属于高职高专类的职业技术型高校层面出发,在学生层次、专业设置、师资储备、教学资源等层面作出调整,建构我院最贴切的《管理学》教材体系.在管理学大类核心师资的主导下,我们需要从《管理学》教材编写入手,打破传统的教材框架尘封固定的模式,专注编写一本我校各专业必修与选修最实用、最客观的《管理学》教材,坚持在新教材中以创新性的结构体系、多元化的适应模式、实证性为特色,适合于不同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教学需要.

二、创新教学内容,全面重构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的知识体系与范畴

现有部分《管理学》教材的内容主体覆盖面广、知识层面较为空洞,与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脱节.尤其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编排上延续一程:管理的相关概念――管理学思想――管理环境与道德――管理的基本职能细说――管理学新发展学说与趋势等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

首先,我们需要从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开设的教学宗旨出发,从教学学时、理论体系、实务框架、案例探讨等方面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这些建构将会呈现在第一步改革中新编写的《管理学》教程中.在动态、静态、整体、局部等涉及到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的知识面立足,运用知识框架的总述――分述――总论等知识建构模式,对我院的《管理学》课程内容作出改革.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学》专业知识讲授时,我们必须保证传授专业知识要精,增加相关知识要泛的目标实现.必须要使专业知识的严密性、科学性、规范性,保证所传授专业理论的正确、清晰.必须将专业化的知识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语言,深入浅出,必须开阔专业视野,增加相关知识的实践讲解,随机增加相关现实案例分析.比如增加相关诸如企业文化、战略管理、MBO、企业战略、HRM等相关实务管理的案例教学,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丰富有趣,从而保证知识层面的深化与丰富,不能把课堂教学理解为简单的专业知识传授.

另外,我们要坚持在内容上以管理思想启蒙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各种类型组织中涉及的各种管理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引导学生使用管理理论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管理问题,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培养优秀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三、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改革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法,践行新的指导模式

目前,部分《管理学》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延续高校课程的教师主体、学生辅助的课堂教授方法,缺少新意与创新,理论体系与管理活动的实践操作脱节.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师主讲、学生细听、教师主论、学生静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本《管理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辅导、领悟《管理学》知识的全部,已经完全违背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务必在教学方法与方式范畴中进行改革,打破现状弊端,做到教、学、行一体化.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的《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教材内容为主线,案例探讨为辅线;培养学生的管理学的理论与实务素养为主导;讲授为中心,案例教学为延伸.

其次,我们需要实践以下新的教学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法;第二,分层(目标)教学法;第三、专业(方向)区分指向教学法;第四、能力导向教学法;第五、实践教学法等.四、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全面改革传统的书面习题作答的考核办法

目前,部分教师选用《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与枯燥.现有《管理学》课程在对学生的知识考核中,延续着书面纸质的闭卷考题的形式,简单的圈题、背题、答题等脱离《管理学》教学目的与意图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程教学检测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对《管理学》课程考核机制与方式作出改革,建构新的考核模式与衍生模块.


我们需要作出以下的考核方法与方式改革:

第一,课堂案例探讨考核;第二,章节实训作业考核;第三,管理实务的项目策划考核;第四,知识风暴与头脑风暴考核等.

五、整合师资与教学资源,培养《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力量

目前,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力量不足.绝大部分相关专业的教师属于理论型、学院型的教学人才,基本上延续“高校专业学习――高校教学岗位就业――高校教学科研”的人才发展路径.这样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处于基础化、理论化的阶段,不明确管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新发展,不清楚社会对于管理实操型人才需求的标准.同时,缺乏对教研活动与交流的导向性认识.

鉴于此,我们务必结合我院教学资源的现状,作出以下改革与探索.

(一)整合师资,打造实务型师资队伍.结合我院实际,重提《管理学》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与实战经验,尤其对于实际管理活动与流程务必清晰与熟悉,在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团队协作、MBO、ERP、TQM、JCM、CI、文化建构等诸多最前卫、最重要的管理实操技能方面,重新对专业教师提出实务型培养建议.

(二)培养教研综合性师资队伍,通过学术交流、教学研讨,教学方法改进、教材教案编写等方式,打造了一支科研教学双肩挑的核心管理学教学团队.

(三)制度化激励教师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扩展《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综合知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院管理学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的现状,务必要求教师依据综合知识型教师的目标要求自己,保证自身不断学习从而为课堂教学输入新的知识血液.在规范的备课环节之外,我们应该从书籍、网络、电视、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扩充知识视野,必须增加最新、最全的实践管理活动的知识,以备随机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传授给学生.

(四)联系校外一线管理实务型的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引入利于我们管理学教学活动借鉴的经验与模式,提升管理学教学与指导技能.

六、创新校企合作与学生实训机制,进行教、学、行一体化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务必要以就业为导向,这也需要在阶段性的课程教学中贯穿怎么写作社会、怎么写作市场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我院,《管理学》课程属于专业课基础课,但是在部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安排上没有紧紧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此,我们需要坚定做到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深入到人才市场、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调研,从而对《管理学》课程作出以下的改革与探索.

(一)在这一模块的改革期间,我们务必做到三个原则: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为基准的原则;督导教师参与实训为依托的原则;实现校企互赢为目的原则.

(二)依据经管类、工程类、狭义的管理类等各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差异性,由各专业结合实际的实训背景下,动态的渗透管理学实操知识的训练,不可以模式化与范式化.

(三)尽量与我院的就业导向机制联系,做到系部指导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学院毕业就业为一体化的实训机制.在项目期,我们会从管理系教学实际出发,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等方面寻求突破,从而全面践行《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宗旨,全面提升学生学习与接收管理学知识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之路在微观层面上渐趋清晰.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系部、学院在宏观层面上作出制度支持与资源调配的保障,这一系列的鼓励与支持也将是一项持久的创新工程,属于宏观层面的改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