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目标下赏识教育的适度运用

点赞:16207 浏览:705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赏识教育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爱的教育,是具有人文关怀的素质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个人的自主发展.为了达到赏识教育的目标,赏识教育必须与惩罚教育相结合使用,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防止教育者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走向教育误区,导致错误地认识和运用赏识教育.所以,教育者在运用赏识教育时要把握“度”的哲学理论意义,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使赏识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正确运用.

关 键 词:新课程改革;赏识教育;适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课程改革成为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之举.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国家的教育就是通过课程来贯彻的.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是拓展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赏识教育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涌现的新星,它并不是对惩戒教育、权威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让教师学会客观地教导和评价学生,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新课程目标下,教育者是否真正了解赏识教育,是否能将其准确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一、赏识教育的本质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教育是“赏识――发展”教育的简称.《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赏识”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那么,赏识教育是不是就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呢?这样界定赏识教育,仅仅把赏识教育当做一种针对受教育者的优点运用“欣赏”和“赞扬”的方法进行肯定的教育方式,其局限性显而易见.根据教育双向互动特点,崔学鸿教授认为:“赏识教育就教育者而言,是一种爱的教育,是教育者用赏识的方法把爱具体化;就儿童(受教育者)而言,是一种‘我能行’的教育,是儿童在赏识中增强自信并得到主动发展.也就是说,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尊重学生个性人格的基础上,用爱心去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儿童树立自信心,激发儿童的主体意识,建立、平等的师生(亲子)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儿童主动积极、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1]简单来说,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认识并且赏识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

新课程目标下赏识教育的适度运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赏识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时代的必然选择,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目标由原来“社会的需要”转向“现实的人”,这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赏识教育的教育目标十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二)赏识教育的目标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与六项基础目标.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①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②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③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④既强调健康体魄,又注重健康心理.赏识教育的目标亦是围绕新课程培养目标展开的,具体目标如下:

1.鼓励受教育者勇于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个性和意志品质,就有信心面对社会、困难和可能遭受的挫折.要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律的品质.”[2]赏识教育的初级目标就是培养儿童的自信心,通过发现儿童的闪光点来帮助儿童克服自卑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期望,是得到别人的赞赏.”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暗示心理的研究、皮格马利翁效应等实验研究都向我们揭示了“赞扬”、“赏识”、“暗示”所深藏的教育价值,证实了被人欣赏和得到鼓励的巨大力量.我国儿童受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影响更易产生自卑心理,赏识教育是改变这一现状的良药.美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2.促进受教育者热于自觉学习自主发展

“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3]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自身的需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赏识教育的中级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经历从自觉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蜕变过程,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性.赏识教育的学习氛围自由,师生地位平等,关系和睦,切切实实地尊重学生的趣味和选择,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每个孩子的特长和潜力,让每个孩子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个人特色自主发展,形成专门人才.

3.引导受教育者学会赏识人生品味生活

“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的结合.”[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促使学生关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加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联系.赏识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赏识人生.这一目标的实现让赏识教育有了质的飞跃,让学生从学会学习提高到学会做人的更高层次,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完美结合.教育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活动,生命是有血有肉的,作为一个人更是有感情的,赏识教育就让教育者成为一个传递爱的人,因为爱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也最容易打动人心,以传播爱的方式让师生之间产生好感,让学生懂得感恩别人,教会学生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整个自然和社会,品尝人生百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赏识教育的常见误区

我国赏识教育研究第一人周弘在教育失聪女儿的过程中,不断探究赏识教育的真谛,并用赏识教育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将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了留美优秀人才.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中国的孩子受的是物质的溺爱,精神上的挫折教育.我们总是和别人比较,忘记了孩子的优点.”[5]赏识教育在我国素质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但在认识和操作上都存在着很多错误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赏识教育力度上的误区

当今很多家长和老师经常将赏识教育简单理解成为表扬.表扬无疑是赏识教育中主要的方法之一,但是赏识并非只是一味的夸赞,赏识也不排除批评,批评也是赏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崔华芳说:“赏识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但是把握好赏识的度十分关键,在该批评的时候及时批评孩子,适时地给孩子降降温,让孩子学会平和地对待自我.”[6]教育者夸赞孩子“真聪明!”“真棒!”一开始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长时间的没有具体目的的表扬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忽略了批评的重要性,适当的批评能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内心,增强其抗挫能力.表扬和批评是赏识教育中相辅相成的部分,割舍任何一方,教育都会走向极端.所以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准确拿捏好表扬和批评的力度,极易在教育过程中走入误区.

(二)赏识教育广度上的误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是希望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肯定中得到自信的力量.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更加愿意赏识“优等生”,导致一些“优等生”过于骄傲自满.而对待“学困生”教师往往采取批评指责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导致“学困生”的内心更加自卑.这两种情况是赏识教育中常见的错误做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缩小了赏识的范围,又降低了赏识教育的效果.这样做一方面不利于班集体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所谓的“优等生”和“学困生”都是用分数来划分的等级,缺乏科学性也不具人性化,这与新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这种无形的等级分类会埋没很多学生的自然天赋,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因此,学生要一个个一批批地赏识,由赏识一个学生带动一批学生,直至覆盖全班,从多方面扩大赏识教育的广度,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积极做到教育平衡.


(三)赏识教育深度上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只要学生回答了问题,不论回答问题质量的好坏,都会得到教师的赞赏,而且赞赏的方式几乎都是口头语“很好”、“非常好”、“很不错”等诸如此类的表扬.这些赞赏的语言已经成为教师们上课的口头语,用来赏识学生显得十分苍白无力.这样没有深度的习惯性赞赏把赏识教育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式的表演,会渐渐弱化学生对于学习的热诚.赏识教育不是矫揉造作的“哄骗”学生,而是用真心和真爱去关爱学生,了解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将赏识教育向纵深推进,优化赏识的方法,转变赏识的角度,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完善评价体系.

赏识教学是若干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而绝对不是教学方法的唯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个性各异的所有学生.因此,对赏识教学万万不可滥用.所以,根据赏识教育的误用情况,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

三、新课程目标下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赏识教育应遵循适度原则

孔子曾对其弟子说过,过犹不及.这句表达了孔子论语中的中庸观点,意思是对于事物不要过度追求,也不能过于畏缩不前,要适度,中庸的对待.对学生的赏识也是一样,吝啬赏识和过分赏识都不能很好地达到赏识教育的目的,赏识过犹而不及.

如果教育者过分严厉和显示教育者的权威,对学生的赏识不够,常常责骂训斥,那么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反之,如果教育者对学生过度赏识,将赞美变成口头的普通话语,那么就会像卡尔威特所说:“对儿子的善行,我会加以赞赏.尽管如此,我仍然提醒那些善良的父母:不要对孩子做过多的赞赏.因为一味地赞赏,赞赏也会失去作用.”[7]过度赏识会让学生产生两种不良心理:一种是学生会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使学生对教育者的赞赏产生依赖感,虚荣心膨胀,缺乏自我激励,抗挫能力较弱,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另一种学生则会对教育者的赞美产生怀疑,并为教育者的不实赞赏感到羞耻,常常因莫名的赞赏感到不安.

所以,赏识教育必定要遵循适度原则,教育者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能急于求成,要不断改善教法和学法,时刻观察每位学生的变化,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真实地表扬每一位学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受到表扬的原因,从而激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赏识教育的效果.

(二)赏识教育应创设赏识情境

赏识教育的发生需要有具体的赏识情境,不够具体和客观的赞赏无法达到赏识教育的最佳效果.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夸赞学生说:“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教师并没有明确指出该学生的过人之处在哪里,这样的赞扬较为笼统.而且很多教师会用同样话来赞扬不同的学生,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赞扬的随意性,所以赏识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表扬学生的目的不是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炫耀心理,而是要让他们懂得自己的行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努力改正的.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又可以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让其他学生也能从中深受启发.

其实,控制赏识教育的情境就是为保证赏识教育在时间上的“度”.“实验表明,及时地了解自己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通过成功的体验又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困难、征服新的目标.”[8]在显示课堂中,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但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要创设不同的赏识情境.比如,针性格活泼开朗,表现欲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对这类学生的表扬不能太过热情,更多的是在赞赏中带些理性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学会冷静思考,变得更加沉稳.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教师要不断渲染课堂气氛,创设群体赏识的情境,发挥群动力的作用,让这类学生从全班同学的认可中获得自信和勇气,增强集体意识,加强班级凝聚力.所以,赏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创设情境要握时间,做到及时有效.

(三)赏识教育应运用非语言手段

赏识教育不仅限于有声语言的形式,它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马卡连柯曾说过:“运用腔调、表情,举止适度,这一切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件琐事都有很大的意义,因此要教家长学会注意这些琐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微笑,眼神,点头,鼓掌等非语言在赏识教育中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可以不用频繁地使用有声语言,往往适当借助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非语言手段,如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等,也会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默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交叉使用有声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手段,而且他们会准确拿捏赏识的数量,质量和时间上的“度”,从未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赏识教育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成功,但与成功相伴的还有失败,所以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配合挫折教育,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项目(2013YYB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