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边防工作中的应用

点赞:3217 浏览:84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生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利益调整、观念碰撞、竞争加剧、军地反差等,引发青年官兵思想困惑和心理疾病的因素不断增多,加之部队肩负任务特殊、人际交往受限等影响,更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引入部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边防官兵思想活动的新动向和新情况,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做好新时期边防部队工作,提升边防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心理学边防

中图分类号:D612.15文献标识码:A

1当前边防官兵中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

1.1失落悲观,对所处境况不满,对未来失去憧憬和希望

部分新兵入伍和大学生分配到边防后,发现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最初设想落差比较大.对边防工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加上过于理想化的设想,使他们面对现实时,产生巨大的心理失落感,最初对边防部队美好的憧憬,对部队艰苦磨炼和火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部队的大熔炉里百炼成钢的希望消磨殆尽,进而工作消极悲观、精神萎靡不振,走向极端,形成心理疾患.

1.2心理失衡,心理预期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

有些新兵抱着来部队是为了考进院校的思想,面对艰苦的部队生活和繁重的训练任务现实无所适从.还有的入警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和从事工作不对口,一方面为丢掉自己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的专业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对其他同学找到了专业对口、待遇优厚的工作而感到心理失衡,总觉得边防部队埋没了自己,满腹怨气与牢骚,怨天尤人.

1.3部队提拔无望,容易引起自暴自弃心理

有些同志在部队工作了很多年,自认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由于边防部队的提拔任用是选拔制度,多次参加各类选拔和培训,但在工作中却没有得到提升,灰心、失望思想严重.认为领导不赏识我、不中用我,从而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思想倾向,不安心现实工作.

1.4忧心重重,过早考虑“二次就业”问题

一些官兵认为,边防部队不能呆一辈子,由于边防专业性强,与地方共同性较少,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可避免地要遗忘或老化,所以他们比较担心转业后的再就业问题.有的从刚进入边防部队之初就在设想转业后的出路,缺乏扎根边防、献身边防的精神,惶惶不能终日.

心理学在边防工作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心理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边防部队引入心理学的必要性

以上官兵的心理状态说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心理学作为探究人们心理规律的学科,必然将发挥自身强大的作用.

2.1有利于全面提高官兵素质,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官兵素质是军队建设水平的基本标志,是我军履行职能、完成各项任务的决定性因素.军人的全面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在军人素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身体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其他素质就难以真正提高.学习研究心理学,可以更好地认识军人的心理状况,摸清给军人带来的迷惘、失落、孤独、焦虑、抑郁、烦恼等情绪困扰的症结,提供培养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消除军人认识上的误区,从而为边防部队培养“四有”新人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怎么写作.

2.2有利于掌握新形势下带兵规律,增强部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人的行为不单纯受思想、立场、观念的支配,还要受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当前,部队官兵尤其是青年官兵正处于特殊的发展时期,生理、心理的活动变化较大,加之兵员成份中独生子女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的娇生惯养使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心理应急水平比较低,心理适应能力也相对脆弱,在工作、训练和生活中暴露出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如果只从政治思想和道德上找原因,笼统地认为都是思想落后、道德不良,不注意从心理上进行疏导,不但解决不了思想问题,还容易使不正常的心理长期郁结,影响身心健康,有的还容易激化矛盾,以至酿成事故案件,所以应用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是新时期掌握带兵规律的有效方法.

2.3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当前边防工作要求

边防部队作为担负出入境边防检查、边境管理、打击偷渡、、贩毒贩等暴力犯罪的特殊武装力量,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与社会其他成员相比,官兵受到的压力更大,压力源更为广泛.所以,在官兵中间开展心理教育、进行心理咨询、组织心理舒缓等相关活动,已经成为边防部队官兵的现实要求和需要.

3解决边防部队心理问题的方法

3.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青年官兵的身心发育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中,认知、鉴别、自控和调适能力相对较弱,极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属于典型的心理障碍多发群体.重视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加强边防部队建设、圆满完成各项边防任务的客观要求,是落实从优待警、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做好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有益补充.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符合部队实际、适应官兵特点的心理工作方法和途径,确保广大官兵始终保持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3.2加强教育,注重引导,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新理念

新时期,一方面,部队官兵尤其是青年官兵在利益调整、竞争加剧、环境封闭、训练艰苦等现实条件下,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很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少官兵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还存在着“四不”现象,即有了心理问题不知道,知道了又不在乎,即使产生了痛苦感也不敢说,别人发现了还不承认.这些官兵之所以存在此类心理问题,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观念滞后.因此,要使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必须在帮助官兵树立心理健康新观念上下功夫.3.3加强合作,多管齐下,建立健全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机制

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要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深入下去,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使这项工作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从边防部队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当前应建立支队、大队、中队官兵心理问题预警体系,预警体系的主要功能就是及时而准确地发现官兵中己出现或潜在的心理问题.预警体系主要由依法组成的工作小组构成,即中队有骨干信息小组,大队有心理咨询小组,支队有心理医生参加的心理教育和疏导领导小组.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心、情况分析等方法,摸清官兵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由卫生部门或在专家指导下做一些必要的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善于发现和认真分析个别官兵行为上的异常表现,找准心理症结及其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加以缓解和调控,避免心理矛盾加剧;对有心理疾患的,应积极治疗,不适合服役的,要按有关规定处理;重要岗位和关键部位的人员,发现明显心理不适的要及时调换,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4健全政工干部、专职心理工作者和心理卫生专家三层次的心理辅导体系

第一,基层政工干部应成为部队心理辅导工作的主力军.主要负责组织本单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对官兵具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第二,专职心理工作者,即支队配备的心理医生和政治机关负责心理教育和疏导的干部,主要负责部队心理辅导计划的制定,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以及对个别官兵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第三,心理卫生专家,即支队配备的有心理卫生专业资格的工作者,以及聘请的军队、地方心理卫生医师、教授及研究员等,主要负责政工干部和专职心理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以及对处于心理危机的重点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3.5创新形式,增强效果,提高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实效性

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要在讲求实效上下功夫,防止形式主义.开展心理疏导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军地心理专家进行专题辅导,采取问答式、辩解式等方法,让官兵亲身感悟到,健康心理既是部队战斗力和安全稳定的基石,也是每名官兵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增强搞好自我心理调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我筑牢心理防线.另外,依托卫生队建立心理咨询室,在政工信息网上设置“心语信箱”“心理门诊”“倾诉箱”等栏目,安排心理医生接受咨询;借助“三互”小组平台,在官兵中开展“换位思考、信任倾诉”活动,让官兵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互吐真言、互交真心、互换真情,使抑郁心理得到及时有效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