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

点赞:20295 浏览:857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真正的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满足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以下就是针对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 键 词:计算机维护非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31-02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广泛用于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信息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80%以上的中学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加快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进程;由于家庭电脑拥有率的提高,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用人单位逐渐提高员工对计算机掌握程度要求,只开设两三门计算机基础课已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日常维护越来越重要.由于受到硬件设备的限制和教学条件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中,《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课程多是纸上谈兵,通常老师介绍主板、显卡、CPU、以及外设的型号品牌、技术指标等,在课程后期进行一些实训,这样就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要培养出合格的实用性人才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现代化教学方式.

1现状

由于越来越多人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对掌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技能的期望越来越多,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深入学习计算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通过对部分事业、中小学单位、政府机关、公司、学生群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用人单位要求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掌握计算机能力的不局限办公软件的熟练使用,而且还对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络应用与维护、简单故障处理的要求也很高,如病毒查杀与防范技能、硬件的组装技能、简单的故障处理技能、软件故障处理技能和数据备份恢复技能等.多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学生掌握了电脑的基本应用,但学生在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系统维护等技能方面还远未达社会需求.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计算机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存在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非计算机学生的计算机要求不高,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导致落后于主干课程的建设,体现在在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配置等,导致课程教学模式的呆板,内容的陈旧,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下降,课堂上缺乏多媒体的演示以及操作,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交流的机会减少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考虑到教学生本问题,减少了相应的实训环节,这就严重导致了学生自身的操作能力下降,团队合作精神缺乏.

2.2教学资源不足

教学条件落后,没有适合实训的实验室,学生不能进行操作实验,主流计算机组件实物不能提供,没有适合的课程辅助教学系统等.

2.3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课程要求很强的实践能力,教师很少从事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实践活动,这就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严重缺乏教学经验,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教学改革

3.1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习兴趣的调动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学科教学法很难调动起学习兴趣,并且理解、掌握知识、记忆效果差、创新思维能力低.采用看、听、做、思、练的有机结合教学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知识掌握程度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要把教学场地转移到实验室内进行,利用投影仪来给学生讲解每一个操作细节,让学生可以亲眼目睹每一步的过程,教师还要在操作过程中指出重点以及不规范的地方,还有错误的做法以及强调注意的问题等,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了软件维护过程中,还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3.2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要求内容新、更新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该门课程一般总学时32,占2个学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实验室计算机资源,进行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采取边讲边练或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学时安排上,我们是理论为12学时,实验为28学时,基本内容如以下所述.

(1)计算机硬件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种组件的概念和功能,包括:主板、内存、CPU、显卡、硬盘、软驱、显示器、光驱声卡、音箱、鼠标、键盘、MODEM、机箱、电源、网卡等;熟悉配件的性能参数,并根据不通用户需求给出相应的高性价比的购机方案.从感性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产生兴趣.

(2)计算机装机技能.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对主板说明书阅读并应用;掌握组装一台电脑的要领、注意事项、流程,能熟练、独立的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工作,对计算机进行加电自检;

(3)BIOS设置与维护.能根据上电自检的屏幕提示掌握PC的相关信息及配置;了解CMOS与BIOS的区别;掌握进入BIOS的方法;学会BIOS设置并能熟练设置和保存常用BIOS设置项.

(4)多操作系统的安装.学会使用FDISK命令,能独立选择硬盘分区格式并完成硬盘分区、格式化;能完成不同操作系统(如WINXP、WIN2K、WIN7、UNIX)的安装、双操作系统及多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常用外部设备的驱动(包括显卡、声卡、网卡、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

(5)计算机日常维护和工具软件.了解计算机各组件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能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维护,包括了解系统信息、系统还原、杀毒、磁盘整理等;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维护工具软件(PQMAGIC硬盘分区魔术师、GHOST硬盘镜像与恢复程序、WINDOWS优化大师、DM硬盘管理程序、虚拟光驱软件、超级兔子魔法设置软件等)的使用方法及.(6)计算机日常故障分析与排除.认识计算机常见故障的现象,掌握计算机故障的检测方法和步骤;独立分析并排除常见简单故障;了解数据恢复的常用软件.

(7)网络设置与应用.学习水晶头的制作;了解交叉线的使用;了解集线器的功能及使用;学会添加协议.

3.3考核方式改革

我们在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理论占70%,实验占30%;我们采取了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考核为辅方式,理论占30%,实验占70%.实验的考核有实验测试、综合性故障排除的考核,考查学生完成的质量、操作规范和团队的融洽度.考核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1)实验测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对学生每一次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报告进行考核;

(2)综合考核.学生进行计算机的组装、系统安装、系统优化调试、软件安装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对一系列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考核,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而理论考试则以论文形式进行.根据论文质量情况给出成绩.这种考核方法合理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将平时的学习实践过程、学习的总结和回顾融合在一起.

3.4教学观念的转变

计算机发生的故障各不相同,即使相同的故障引起的原因也各有差异,仅以理论或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解决所遇到的计算机故障,给出简单的解决方法案或答已不适用,而计算机维护工作过程就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必须注重思维模式的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依据教学的内容设计案例,先向学生介绍案例基本情况,提出案例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结合相应的技术,形成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检验,使让学生在该过程中真正掌握维护技术.着重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计算机故障产生的原因极少数是由于设备老化所引起的,大多是人为造成.因此学生必须掌握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学会主动和善于发问,例如询问上一次的正常情况,出现故障时的现象,所进行的操作等,只有采取有效沟通后才能获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再结合观察现象,加强人为的条件试验,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方可得出故障发生可能的原因,最后利用测量法、替换法、高级诊断程序检测法等,进行计算机实践维护,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问题解决.

3.5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实验室的建设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要建专门的实验室,其理由为:

(1)软件类实验室机器不可能承担经常性拆装.

(2)维护的实验项目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测风险,对计算机硬件、系统造成灾难性的损害.甚至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实验室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三点:

(1)逐步建立设备部件档案室,由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不断地搜索新旧设备及部件,用于课上向学生介绍产品的内部结构,让学生直接观察,增强感性认识.

(2)进行合理的配置计算机及其他设备,装机及设备维护用性能差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测试及应用性能高的计算机.

(3)高校淘汰的设备经过初步挑选,再以领用的方式,用于实验室开展维护教学.对本身就存在故障的设备,可以让学生实验,另一部分由教师“制造”故障考核学生或挑选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计算机应用以维护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在实验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强思维方式的锻炼,培养学生灵活应变能力,满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渴求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教学改革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考核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