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在幼教中的重要性

点赞:15679 浏览:698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电视的公益广告《洗脚》,年轻妈妈提一桶热水给婆婆洗脚,幼小的孩子看在了眼里,也踉踉跄跄地端了一盆水来,说:“妈妈,我给你洗脚”.这是一个让无数人感动的画面,孩子是看着成人的背影长大的,模仿力极强;并且幼儿期的精力是旺盛的,是道德学习的关键期.幼儿在道德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和指导,那么邪恶就自然会侵害幼儿的心灵.“犹如撂荒的土地会生出杂草”就很容易养成难以克服的坏习惯.夸美纽斯认为“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长成以后就不易改变”②正如蜡在柔软时易定形,硬了就易碎.一颗幼小的树苗可以种植,移植修剪,可任意转向,当它长成一株树木后,就不可这样办了.儿童也如此,早期的教育会影响一个人日后的成长道路,会影响他的人生观、兴趣、爱好、思想品性、人格修养等等.


关 键 词:道德启蒙正确教养个性品质

进入学前期的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生活的愿望,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学前儿童还存在能力有限、经验缺乏、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或使自己的行为服从比较远大的目标等一些缺点,此时,作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如果能够密切关注孩子的需求,抓住关键期,给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则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个性品质,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幼儿的个性从一开始就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及至终身受益.而幼儿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道德教育,则极易滋生不良习性乃至走上犯罪歧途.面对众多失足少年,幼儿德育显得更为必要.

而现实中的幼儿德育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许多家庭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忽视.如今的家长对儿童营养、卫生等方面关注较多,却往往忽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及行为习惯养成问题.不少家庭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而陷入误区,认为只要孩子尽早尽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将来就能有出息.东北师大王逢春教授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当今社会有人肯花钱写智育,有人花钱写美育,有人花钱写体育,可是有谁愿意去拿钱写德育?而一些支离破碎的家庭,不仅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而且其言行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也会产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二、社会不良现象对儿童早期道德教育带来负面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先前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倾斜,出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从而把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置于脑后.以模仿为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幼儿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许多社区儿童活动设施、游乐资源的缺乏,不少儿童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玩游戏.使得孩子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及与同伴、成人交往机会大大减少等,造成了孩子自闭症,交往困难等.同时网上有许多暴力、恐怖、等毒害孩子的内容,电视、电脑不会告诉孩子什么可以看,什么不可以看,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十分不利.加之社会公众场合中一些不文明行为对幼儿的耳濡目染,必将影响他们以后的道德行为.

第三、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方法、形式不当.儿童发展的科学理论提示,早期儿童的品质培养应体现幼儿主体意识觉醒,但目前幼儿园还存在这样的误区:将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外在的要求,刻意对幼儿进行训练或说教,不从幼儿的内在动机出发,没有让幼儿体验到内在需要的满足.与此同时,应试教育低龄化日趋严重,部分家长盲目攀比和期望值过高,导致儿童知识教育提前,却忽视了道德养成教育.此外,教育资源不充分,优质的学前教育机构分布不均衡,也是学前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一部分以营利为目的和所谓有社会声誉的学前教育机构,则过分迎合家长的不正确要求,只注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道德养成教育;或因班级人数严重超标,而无法顾及幼儿个性的发展等都会给学前儿童道德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

道德教育在幼教中的重要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道德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改善幼儿道德教育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研究的课题.首先我们的幼儿德育工作者应从脑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出发,将满足并引导儿童生理、心理需要发展作为早期道德教育的切入口,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孩子的发展特点;重点研究如何关注、发现、保护和引导天性中固有的品质,建立幼儿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将德育要求转化为幼儿的活动需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进一步放大教育资源,使优质的教育资源进入社区,发挥机构教育主体优势,将早期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学前儿童道德教育思想通过社区管理网络示范、辐射、指导家庭,为幼儿创设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体验生活的环境与条件.此外,教师作为幼儿道德教育的实施者和创新者,对幼儿教育的质量与实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每一位家长、幼儿教师及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德育方向,遵循正确的德育原则,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养,通过多种途径将每一个儿童都能成为优秀儿童和未来社会成员的教育信念落实在儿童道德教育过程中.

参考资料

①刘振天.昆体良论儿童道德教育[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84

②[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0

③参见邹英.幼儿德育-直面与超越[J].贵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