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会运用地图,提高七年级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点赞:12285 浏览:477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初中地理是一门内容非常丰富的学科,它包罗万象,牵涉到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方面面.学习地理能够增长很多见识,因此,有很多学生喜欢上地理课.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却说地理很难,追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往往靠死记硬背.所以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图的认识和应用,掌握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地图

库拉佐夫认为:“只是背熟了地名和指出地图上的地名,并不是掌握地图的唯一标志.如果学生除能列举地名外,还能看懂地图,说出任何一个海的深度,大概指出任何一个地方的高度,指出任何一个他未学过的国家地表的一般特征,才算真正懂的了地图的语言”.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地图.

(1)熟练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明确地图构成的基本条件及要素.用图时,能准确地认清图中文字、符号、点、线、面所表示的地理含义.如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注记.要量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就要用到比例尺.在判断方向时,要先看是否是经纬线地图;如果不是,再找有没用指向标;在没用经纬线,也没用指向标的前提下,才能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特别是有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不是朝着正上方的时候,更要注意方向的判别.

(2)凡是在教材中出现的各类图像,我们都要认真读懂,一一理解,认识图像所反映的地理意义及地理规律,解决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提高地理读图分析与归纳能力.如在学习六大板块示意图时,首先要记住全球六大板块的名称,再分析相邻两大板块的运动方向.如果是张裂运动,就会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果是碰撞,那么就形成山脉.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分析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以及红海会形成新的大洋等的形成原因了.

二、运用地图,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首先是处在接触外界事物的感知阶段,其次才是对感知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消化,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即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才能据此产生正确概念和理论.对于中学生而言,地理所描述的现象很多学生既无法亲历,也无法直接感知.因而,运用地图形象地呈现地理情境,则能使学生对某一知识点产生强烈的印象.

如在《地形图的判读》一节中,山脊和山谷的判断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五指并拢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然后再回到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表示上,加深学生对图上地表形态的判别能力.最后用一句顺口溜来总结:高凸谷,低凸脊;缓坡稀,陡坡密,陡崖坡最陡,密成一条线;鞍部两山头,好似眼镜桥.既化解了难点,又加深了记忆.

又如,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某地气候特征,对初中生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指导学生首先观察气温曲线,根据最冷月与最热月的平均气温指标确定气候特征(温和、寒冷、炎热).再观察降水量柱的高低,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特征.

三、在学习和复习中,要经常进行画图训练,培养地理空间记忆能力

对重要的示意图、剖面图、分布图、折线图、地理简图等,同学们要动手勾画和绘制,以便加深印象和记忆.俗话说“百读不如一写,百看不如以画”.在绘图的过程中,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结合,更利于我们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让学生设立一本画图薄,要求学生将课本出现的图形和教师布置的画图收集在这本画图本上,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并将好的作品利用墙报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不但可以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和结果,还会自然养成画图的习惯.

首先,在课堂中设置画图活动.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一些画图活动,并且在实施这些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地理事物与现象,接着让学生回想刚才观察的地理现象,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图像,通过绘草图的方式来巩固观察和识记的结果.实践表明,学生对观察内容掌握了多少、准确与否,绘一幅草图就一目了然,十分有利于学生自我检测.最后通过同学之间互评和师评来评价自己所画的图.如在学习地球的公转时,教师先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让学生仔细观察地球公转;然后,学生用几分钟时间回忆刚才的演示情景,并思考如何画图;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绘草图.对于七年级学生,教师可提示学生画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的位置,标出各自的日期,地球的公转方向,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体会夏至日和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最后,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点拔和总结.养成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其次,在课外开设地图制作课外活动小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情况,布置小组成员绘制本校地理平面图;学校所在乡、镇、市的简易地图绘制;中国及世界区域地图轮廓的描绘.这些地理制作作品具有实用价值,可能是生活用品工具,也可能是教育学习用品.另外,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在作业和考试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下列地图中最能直观表现地势高低起伏的是什么地形图?很多同学都会选择等高线地形图.虽然等高线地形图也能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但是如果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认真画过书本第28页的地形剖面图,那么这道题就变得简单了.巧妙运用地图,可使繁杂的地理事物变为简单、直观的图像,化抽象为具体,降低了教材难度.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填充图册,将所学知识巩固在地图上.填充图练习要求我们在熟悉地图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默填,或者结合《地图册》和课本插图复习有关课文,熟悉填绘对象的名称、位置、范围和分布特点,然后独立完成填图作业,防止盲目乱填,或不检测思索地机械抄图,力求所填内容正确、位置准确,把填图练习真正作为学生巩固所学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

学会学会运用地图,提高七年级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理知识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运用地图,构建学生知识框架,提高学习实效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凭直接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抽象的概念,

我们也可以轻易地巩固,记在已经嵌入我们脑中的图画上.没有这幅画,抽象的概念很快就会被遗忘了.”我们要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地图良好的记忆,使学生能够借助地图与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点的记忆框架,即在记忆中产生地图.如此,才能保持记忆的长久.同时,靠对地图的强烈印象,把联系地理事物的各个要素联系起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重新一幕一幕地取出来,起了温故知新的作用.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头脑中逐步树立起地理事物直观、立体的形象,“死”图变“活”图,识图能力才能提高.

在平时的课外生活中,对一些重要的地图在头脑中重现,即不看书和图册,对地图进行默绘、默记、默填.如可在脑海中重现七大洲、四大洋的空白地图,并在脑海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记住它们的相对位置,还提高了空间思维能力,记忆很深刻,不容易忘掉.

因此,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中要善于运用地图,而且要使学生乐于理解和记忆地图.启发学生运用简图来说明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读图、析图、绘图、用图的习惯.因为地图可以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认识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这对减轻学生负担,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