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点赞:28048 浏览:13000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涉及诸多影响因素.本文将其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并对其进行阐释,为今后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影响因素展望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述

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将“创造”定义为“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创造性思维(creativethinking)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Werthermer)于1945年明确提出,他认为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符合格式塔的“结构说”,这种结构通过顿悟获得.此后,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促使相关研究繁荣起来.


随时怎么发表展,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也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陈琦、刘儒德(2007)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1]叶奕乾(2010)等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2]

可见,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能再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且具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科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另外,随着脑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使用不同实验任务、从多个角度对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展开研究,丰富了整个理论体系.

二、影响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1.内部因素

1.1生理特点

人类大脑皮层的复杂结构对于创造性思维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主要包括顿悟的脑机制、发散性思维的脑机制、远距离联想的脑机制、言语创造性和图画创造性的对比的脑机制研究.[3]大脑的两半球结构存在不对称性,右脑在创造性思维中起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根据认知任务的不同,激活的关键脑区也会有所不同.[4]因此,创造性思维需要多个脑区共同参与,其功能协同互补才是创造性思维的生理物质基础.

另外,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总体趋势受年龄影响,年级越高,创造性思维成绩越好,但发展速度并不均衡,高二是发展的,初一和高三是发展的低潮[5],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2认知特点

元认知作为人类认知活动的监控系统,其构成成分渗透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且对创造性思维有着较好的预测能力.另外,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关于顿悟的新看法,即要重视元认知对顿悟的影响.

1.3智力与知识

许多测试手段所得出的结果支持了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呈正相关,而优秀的智力因素与特殊的非智力因素的结合更有利于催生超乎寻常的发明创造.

另外,领域知识和技能也是影响创造力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创造力与知识的质成正比关系,并且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创造力与知识的量也成正比关系.而初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处于发展低潮,很可能就是因为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储备量不足.

1.4人格因素

与智力因素相比,创造性思维受到兴趣、情绪、动机、意志等的影响可能更大,而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正是创造性个性特征中的重要成分.高创造力的学生往往信念坚定,成就动机较高,善于利用直觉,想象丰富,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感受性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且能够专注于正在发生的事情.

1.5情绪状态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具有情绪两极性,容易受周围事物影响而难以集中注意,到了高中阶段,青少年逐渐从“疾风怒涛”期走向了“相对平稳”期,情绪控制能力增强且能对某些领域的兴趣及相应的探索活动保持持久兴趣.而高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处于发展低潮可能与升学压力带来的情绪困扰有关.

2.外部因素

2.1家庭因素

2.1.1家庭环境

研究表明,尽管在各种家庭背景下都有可能产生超常儿童,但是在比较优裕的家庭中出现超常儿童的几率更大.可见,丰富而有趣且拥有良好教育资源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发展,这对其今后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很大.

2.1.2父母的榜样作用

班杜拉(AlbertBandura)认为儿童的后天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儿童模仿性很强,很容易模仿其周围人的行为,尤其是父母的一举一动.有研究表明,高创造性孩子的父母有如下特征:富于表达而没有驾驭性,不与子女隐瞒情绪;鼓励孩子自由表达可能与其年龄不太合适的天真和稚气;父母双方都有独立性,不以婚姻、家庭手段来加强自我地位.

2.1.3父母的关注和期望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们愈发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并积极为孩子创设丰富的成长环境,这有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且比较单一,长此以往,会使孩子精神负担过重或失去学习兴趣.另外,孩子的出生顺序也会影响父母的关注程度,长子或长女常引起父母格外的重视,这时就可能出现“罗森塔尔效应”――在父母暗示的影响下,孩子的成就动机得到提升,且具有更加坚定的信念.

2.1.4父母的教养方式

型父母很少表现出专制行为,尊重孩子的想法,面对孩子的非正常行为,这类父母往往会耐心引导、鼓励,使孩子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充满自信,遇事肯动脑,敢于探索;而过于教条、单调、专制的父母会严重妨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2.2学校因素

2.2.1教师素质

型教师能够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充分发挥想象,使学生萌生出巨大的创新动机和热情.另外,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创造才能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潜在影响,使学生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创新行为.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与注入式.注入式教学即通常所说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批判与探索精神的发展.

2.2.3课堂气氛

曾有学者对开放课堂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了选取200余名社会经济地位相似的儿童,他们一半来自实行传统教学的小学,一半来自实行开放教学的小学,各种创造性测验结果表明,接受开放教学的儿童成绩较好,并且,离校四年后,其发散性思维测验的成绩仍然高于平均水平.

2.2.4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青少年之间的一种相互协作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显著预测学生的创造能力.[6]然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会阻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例如,同伴压力使青少年为了与同伴保持一致而不愿表达个人见解,抑制个体独创性.

3.社会文化因素

3.1文化环境

东方人由于长期受到“顺从文化”和“权威文化”的影响,普遍缺乏批判求异精神,抑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在西方重视知识、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下人们就更为积极主动,敢于质疑权威,勇于开拓创新.

3.2教育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教育制度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了导向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Bruner)在美国掀起了一场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其“发现学习”理论对于提升学生的提升学生的知识广度、认识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方面均有影响.与美国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情况相反,现在国内特别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过分强调应试教育,造成了普遍的“死读书,读死书”现象,学生个性不够鲜明,缺乏创新意识.

3.3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有着显著性影响.例如,中国古代的八股文由于语言框架僵化、守旧,使人们思维方式封闭、保守,而近代白话文让人们用新眼光、新观念看待和理解周围事物和问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开拓性和创造性.另外,不同语言各具特点,学习过程中所激发的脑区会有所不同,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问题与展望

创造性思维对于个体、社会和民族而言具有深远影响,对于提高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有重大意义,探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教育者依据其发展规律来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水平,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使我们对其发展规律、影响因素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但是,青少年的创造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教育水平很不均衡,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而时怎么发表展又催生出了一些特殊群体,其家庭、社会环境更是与以往不同,如独生子女、留守流动儿童.并且,目前大多研究还停留在定性探讨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虽也有一些定量研究成果,但无法确定各个因素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作用大小及影响途径.因此,未来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群体,量化核心因素,根据时代特征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方法,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从而促进有效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06;北京师范大学,2007:352-356.

[2]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73-179.

[3]刘春雷,王敏,张庆林.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106-111.

[4]邱江,张庆林.创新思维中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312-317.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340.

[6]李燕芳,王莹.影响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学校环境因素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2):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