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教学改革

点赞:10515 浏览:447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经济学方法论》在教学内容上应设计为科学哲学、经济学方法论、具体方法、应用的经济学方法论等四个方面;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应注重真正融教与学于一体,应用“大纲+笔记”的方式严格教学过程,调整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 键 词】《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一、《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性质、地位与学习的意义

1.课程性质及地位

目前,《经济学方法论》课程已经成为国内众多综合类大学以及财经类大学的专业主干课.在内蒙古财经大学,这门课程是作为经济学院本科生第四学期的必修课程,同时是商务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选修课程.在本科生课程体系中以及课程方案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本课程对学生所学前期课程的理论知识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方法论的视角――获得对既有知识的新的整合与重组,从而提升学生对所学不同课程的认识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具有非常强的引导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第四学期结束后即将写作的调查报告以及后续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工作的顺利展开.

2.学习的意义

根据埃思里奇的观点,教学计划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我们主要教授学生“知”的经济学,却极少教授他们“行”的经济学.也就是说,处于“知”、“行”相互割裂的状态,这使得学生们处于知道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却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用于指导研究实践.而经济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恰恰构建起学生对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实现“知”“行”相统一的桥梁.

此外,从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方福前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学建设必须走“三化”道路的演讲中所提:中国经济学建设必须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中国经济问题理论化”道路,根据这一提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理论发展中的这“三化”,笔者想,在这里方法论以及方法问题非常重要,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经济方法论方面的学习、借鉴与应用来更好地对“三化”的实现提供创新与发展路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主要是使学生从哲学层面、经济学方法层面以及经济学具体工具方法层面三个层面系统的学习方法论知识.

能力目标

借助于基本的经济学理论以及方法论知识,培养学生将经济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最为直接的目标就是使其具备较顺利撰写调查报告以及研究报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经济学方法论的学习,使其对经济学理论知识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视角,能够以这一全新视角将所学各门课程的经济学理论统筹整合为一个整体体系,成为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知”者,并建立起应用经济学理论知识来解释、研究中国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的学习习惯与素养.


三、教学内容设计

导言中对经济学方法论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说明,如方法、方法论和经济学方法论的含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层次性;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的问题作出说明.特别是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层次性方面,一般把经济学方法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经济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也即是哲学层面的方法论;第二个层次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即就经济学而言,将经济现象作为对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否具有特殊的性质,那么其认识的方法、方式、途径等是否存在规律;第三个层次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即对经济现象认识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学内容中各部分的划分就是按照经济学方法论的这三个层次的顺序展开的.据此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科学哲学部分,具体包括对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库恩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托卡拉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等内容进行讲解.一方面这一部分是经济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有助于学生从深层次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思维;另一方面哲学思潮的发展也始终都在极大的影响着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以及经济学说的发展,从这一角度说,我们也必须较为系统的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层面方法论的基本发展历程以及成果.

第二部分是经济学领域的方法论问题,具体是按照经济思潮以及流派发展的历史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块内容将对古典经济学阶段重要经济学家对方法论的论述进行讲解和说明,具体包括古典经济学之前的重商主义、威廉配第等的经济学方法论;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包括斯密、李嘉图等;以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开始了当今同根于古典经济学的两大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分立,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基于此,本部分第二、三部分内容将分别安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第四部分内容是从方法论论战的视角对经济学方法论在西方涉及的几次大的争论进行说明,如边际主义与新历史主义学派之战、新古典综合派与剑桥学派方法论之争等.

第三部分是具体的方法问题.由于经济学也是一门社会学科,因此,这部分内容想从两个层次来讲解,一是从社会科学一般层面的分析方法来做出讲解,具体包括社会科学研究中具体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二是从经济学这一学科本身出发,来说明其主要的方法,如成本-收益分析、边际分析、数学分析等.

《经济学方法》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第四部分是应用的经济学方法论,是学习经济学方法论的最终归宿问题,即应用的经济学方法论.也有学者把他取名为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四、教学准备

目前国内关于本门课程的教材分为国内学者出版的教材和国外翻译的教材两类.一类是国内学者自主编写的教材,如张俊山、朱成全、韩永进、高本全等.第二类是国外翻译的教材,如上海财大出版社2005年翻译的谢拉C道写的《经济学方法论》、<美>唐埃思里奇(DonEthridge)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由于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所包含的层次以及内容非常广泛,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仅仅依托于一本教材来完成课程的讲解,需要大量的辅助性图书、论文资料.对于这些辅助性材料,目前国内可供参考的图书如汪丁丁主编的经济学方法论译丛、刘永佶、程恩富等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版的专著、汉兹、门格尔、霍奇逊、罗宾斯、霍奇逊等国外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的著名学者的译著.此外,还可跟踪国外专门关于经济学方法论方面的期刊,如《经济学和哲学》、《经济学方法论》等.五、教学过程设计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设这门课程多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教的方面,授课教师备课非常累,可以说备课费时、费力、费心血,但总体感觉收效不佳;另一方面,学的方面,学生普遍反映枯燥、没意思、没兴趣进而听不懂,最主要是感觉不到学了这个课有什么用.在上述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教学过程设计应沿着重过程、重应用的思路展开.

1、将学生的学纳入到老师教的过程当中来,真正融教与学于一体,采取四个模块相统一的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增强系统性、知识性+注重知识表达通俗性+寻找案例增强趣味性;(2)课后作业及阅读思考任务:每节课结束都布置复习及预习的内容,每下一节课开始都要检查课后复习及预习的情况;(3)课堂讨论: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与应用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4)撰写读书笔记:一学期至少要交四篇读书笔记,给学生十本左右的关于方法论的经典译著,以电子版的形式打包放在课程群里.其实,后续的想法,还想根据课程特征设置专门的群聊,以群聊参与的程度以及发表的看法来给予表现突出的学生以一定的平时成绩奖励,建立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

2、应用“大纲+笔记”的方式来严格教学过程

即设计带有空白地方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在听课的同时,将重要条目下的重点内容补充到大纲当中去,最终形成既有调理又有实质内容的笔记.通过这一办法,对学生的上课过程做出硬性的规定,从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调整考核方式

在上述教学过程设计下,对考核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平时成绩比重至少改为50%,最后考试成绩不高于50%.具体来说,准备取消考勤分数,平时成绩包括3块,课堂笔记(15分)+读书笔记(20分)+提问互动(10分)+群活跃程度(5分).期末考试采取开放式试题,开卷考试,注重对所学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虽然增加了授课老师的工作量,但是感觉能一定程度上将学生控制在课堂以及课堂之外的这一课程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美>唐埃思里奇(DonEthridge).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高本全.经济学方法论与经济学研究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陈玉和(1980-)女,蒙古族,河北平泉人,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教学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