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

点赞:4152 浏览:129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表现在男女个性、行为、智能和成就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后天被社会文化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虽说有利于男女各司其职,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但也会影响男女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加剧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社会无形中还会增大男性的压力;“男女都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我们要做的是实施差异平等.

【关 键 词】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影响;社会学

性别角色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1]性别角色作为社会角色中的一种,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2]性别角色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二是智能方面的差异,三是成就方面的差异.在个性方面,男性勇敢、豁达、刚毅、进取心及独立性强,但容易刚愎自用;女性温柔、细致、贤善,但是容易优柔寡断和保守.女性的依赖性和友好性高于男性,男性的攻击性与独立性强于女性.在智能方面,男女的智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感知能力优于男性,而男性的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优于女性.在成就方面,男女的学业成就并无太大差异,女性的平均学习成绩有时甚至比男性高.但是在职业成就方面男女存在巨大的差异,男性的经济收入和就业质量普遍高于女性.

关于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初,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先赋角色,即性别角色是天生的,个人后天的努力很难将其改变.但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及“女权主义”思潮的推动,性别角色概念逐渐演变为社会性别概念并不断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由三方面构成:一是社会性别差异理论,认为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的,可以被改变;二是社会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个体应成为自主选择性别角色的主体,个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适合自己的性别角色;三是社会性别制度理论,认为社会性别将女性建构为屈从于男性的群体,使男性获得优势地位.社会性别理论通常认为,父权社会对男人和女人设置了一整套文化模式、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形成了性别的定轨.该社会中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不断的培训,以适应这个定轨,直到被社会化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男人或者女人.[3]社会性别理论提出男女的特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塑造的.而个体性别角色的塑造主要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生态圈中得以完成.

家庭是塑造孩子性别角色的第一个场所,从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会依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则,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做出限制,孩子的性别不同,父母对其要求也不一样.同样是摔倒,父母会对男孩子说:“我们是男子汉,要坚强,不能轻易哭.”而对女孩子则可能是言语上安慰或者行动上安抚.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到,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则,对男孩与女孩有区别地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压力.当儿童做出与性别相符的行为时,便给予奖励,不符合时,便给予惩罚,从而使儿童形成了性别角色行为.[4]在家庭中,儿童会从父母那里习得“男性特征”或者“女性特征”观念,如男孩子要大度、勇敢,而女孩子则要乖巧、温顺.根据科尔伯格的认知社会化理论可知,儿童在4到6岁时就知道自己是男性或者女性,并且会对同性榜样产生认同.父母最有可能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儿童会通过对同性榜样或者父母行为表现和性格特征进行学习观察和模仿,从而习得性别角色行为.父母是塑造孩子性别角色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习得性别角色的最初场所.

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塑造主要体现为社会性别文化对男女的影响.社会性别文化经过历代的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男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自古以来,我国社会中就存在着“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女性受到“三从四德”的束缚,贤良淑德、体贴、顺从被认为是女性的特质,独立自主、大男子主义、自由自在则是男性的特质.进入现代社会后,女性逐渐从家庭空间内解放出来,参与不少社会活动,但“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依然存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多数人认为女性只要扮演好“贤内助”的角色就好.“女强人”不被人们看好,即便女性的能力再强,到一定年纪可能都要退居二线,为家庭做出更多的贡献.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仍然发挥着作用,“主动、创造、征服”仍然是男性的特质,“被动、接受、服从”是女性的特质.

文化人类学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对男女的不同预期,深刻地形塑了男女不同的社会性别,并使这种角色预期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化观念在社会性别的形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由于其文化观念是“男主内、女主外”,所以“皇上”、“丞相”、“将军”等众多职位都是女性担任,而男性大多在家照顾小孩.在女儿国中,女子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她们“坚强、阳刚、主动”,而男子则“阴柔、被动、服从”.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这样的民族,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就是“女主外、男主内”,男人基本上“游手好闲”,女人则挣钱养家.著名的女性人类学者玛格丽特米德在其经典论著《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中,有力地证明了角色的可塑性,以及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对性别差异的作用.根据米德的研究,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不同要求,是该社会中男女性别角色形成的根本原因.她认为男女的性别角色特征不是生来就注定的,而是在后天各种环境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不断社会化形成的,个性特征与生理特征没有必然的联系.[5]另一位人类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模式》一书中,也论述了文化对性别角色和人格的形塑作用.她认为人的性格与行动大部分是受特定文化条件制约的,她的研究说明不同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塑造作用,并使这种性别角色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校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塑造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主要通过教学资源、教学互动和学校权利结构等方面对其产生影响.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书目、书刊、报刊和各种课外书籍等,有学者提出在大多数低年级的课本和课外读物中都存在用性别刻板印象来描述男生和女生的现象,书本中的男主人公都具有冒险精神、有事业心,而女主人公则爱幻想、在乎外貌.[6]有研究表明,在低年级的课本故事中,男性是主人公的数量是女性的四倍,其中女性大多都极少出去探险或游历,让人觉得女性很被动和无能.冯媛曾对国内较具权威性的八大报刊进行研究发现在新闻中,男性在正面事件中发挥主动作用的比例是女性(17.72%)的四倍有余,言论被引述的主要新闻人物男性是女性(9%)的十倍有余.[7]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学校的教学资源所接收到的关于性别角色的信息大多是男性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处在从属地位.

教学互动有老师与学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互动两种模式,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与男生之间的互动要远比女生高.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情境中,男生受到纠正、批评、鼓励的次数都明显比女生高,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互动,教师都容易忽视女生而较为关注男生.[8]在教学中教师也容易受到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认为男生的数理化学习好,而女生的文科科目成绩较好,从而对男生和女生的学业成果期望不一样,期望不同则关注度也会有差异.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大多学生选择与自己同性的人成为朋友.

学校权利构成的性别差异也会影响学生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的人事结构中,女教师数量虽不少,但身居高位的不多,领导工作多数是由男性担任,[9]这种权利构成的性别差异无可避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学生在学校里通过对教师、其他同学的观察和模仿习得男女之间的差异,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并努力使自己的性别角色行为与其相符.个体通过家庭、社会、学校、同伴的影响,会形成关于男性或者女性知识的网络,即性别图式,男女的行为都会受性别图式的影响,并会产生性别特征图式,包括男女的穿着打扮、所用玩具、行为等都会符合自身的性别角色定位.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身的性别角色进行挑战,其中不乏“伪娘”、“女汉子”,但是挑战者被社会认可的极少.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存在虽说有利于男女各司其职,促使社会有序地发展,但是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也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会影响到个体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由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大多数人普遍认为男生的逻辑思维强、推理能力强,理科的学习优势比女生大;而女生通常会被认为想象力丰富、情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文科的学习优势比男生大.这就使得社会对男女的普遍期望是男生读理工科类的院校,而女生则读文科类院校.在就业方面,人们普遍认为男生“闯劲大”、“有责任心”、“理性”等,而女生则是“感性”、“生活情绪易带到工作中来”、“家务劳动者”等.对的看法不同自然期望不同,这会影响到女性的求职动力,使其职业目标和职业期望值都低于男性.其次,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会加剧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在用人单位看来不论是女性的身体素质还是能力素质都不如男性,由于这些刻板印象,大多数用人单位倾向于招聘男性,很多单位在招聘时甚至只限男生,造成“宁招武大郎,不招穆桂英”的招聘形势.据武毅英的调查研究显示男女的就业竞争力并无显著差异,[10]然而女性在应聘时比男生更难获得就业面试机会,并且在同等就业竞争力的前提下,女性的就业质量也低于男性.最后,性别角色差异会无形中增大男性的压力.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值高就会无形中对男性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勇敢”、“坚毅”、“刚强”是男性的代名词,他们不能轻易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否则会被视为“懦夫”、“不堪一击”.但男性也是人,他们不是神,他们也需要享受生活、需要发泄,在脆弱时也需要来自身边人的情感支持.如果社会一味刻板地将重担赋予男性,对男性的要求过高,那男性无可避免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不利于男性的身心健康发展.

男女的性别角色差异部分原因来自于的生理差异,从生理结构而言男性的爆发力、体力、耐力确实较女性强,但是社会不应该将男女的生理差异无限扩大到就业领域,将男女的生理差异等同于社会性别差异,进而认为“男强女弱”、“男主导女服从”.这在损害女性权益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男性的身心健康.我国传统性别角色差异观经过上千年的积淀,想要改变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男女的平等发展权做出努力.

首先应认识到男女存在的客观差异.生理差异是与生俱来的,想要改变较难,对于这一点我们需正视它,并且要承认因文化、教育等导致的可弥补的社会差异.然后,要让“男女都一样”成为真正的男女平等.“男女都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我们要做的是实施差异平等.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其有特殊的需求,而这样的需求应得到满足才能促进男女更为平等地发展.对待男女的生理差异实施差异对待,对于社会文化建构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异,则要通过差异方式来对待,这样才能促进更为和谐的发展.最后,应坚决取缔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不利于其发展的性别特征,发扬有利于女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性别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觉醒,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巾帼不让须眉”,女性在很多领域较男子而言都不遑多让,且开始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但是,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依然存在,依然有女性因传统的男女社会性别差异观被拒之于意中的职场门外.很多女性即使事业很成功,成家以后也不得不退居二线,为家庭做出“牺牲”,要完全实现男女的平等发展与和谐发展还需一定的时间.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注释】

[1][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4.185-186.

[2]靳松,黄永俊.教学中男性性别橘色差异现状的社会学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09(9).

[4]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4

[5](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程福蒙.我国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3)59-61.

[7]冯媛.女性在新闻中的存在[A].王金玲主编.女性社会学的本土研究和经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75.

[8]陈雨亭.我国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4(1)13-16.

[9]靳松,黄永俊.教学中男性性别角色差异现状的社会学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09(9).

[10]武毅英,杨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事业[J].大学教育科学,2013(1).


【作者简介】

张松群(1989-)女,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社会学研究生,从事社会性别与区域发展研究.

通讯作者:陆卫群(1960-)女,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从事人口健康,婚姻家庭和性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