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现状前景

点赞:28148 浏览:130501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从国内外现有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MP(良好操作规范)、QC/SQS(产品感官质量控制体系)入手,结合我国食品行业现状,分析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参考建议.

【关 键 词】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1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行业透明度的提高,食品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的被.农、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安全.

食品质量控制体系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一个完善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能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分析国内外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现状,可以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更好的怎么写作我国食品行业.

一、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了HACCP、GMP、ISO9000、ISO22000和QC/SQS等应用于食品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体系或标准.主要从食品安全控制和食品品质控制两大方面对食品质量安全实施管控,其中GMP、SSOP着重于食品卫生危害控制,HACCP着重于食品安全显著性危害控制,而QC/SQS则关注于被消费者认知的关键食品品质特征控制.这些体系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应用.

(一)HACCP体系

HACCP是一种用来确保食品安全的现代科学体系,是一个确认、分析、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危害的体系方法[1].因此,HACCP体系出现后很快成为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首选.HACCP的七项基本原则: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识别、确定关键限值、建立监控体系、建立校正措施、建立有效的档案体系、建立验证体系,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认可HACCP为安全食品生产、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最有效方法.90年代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发布了《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使HACCP成为国际性的食品生产管理体系和标准.欧盟的93/43EEC和94/356/EC指令也明确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基于HACCP原理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积极推广使用HACCP体系[2-3].与此同时,HACCP通用软件与HACCP员工培训软件、HACCP计划制定软件、HACCP生产过程控制软件、HACCP全程追溯软件、HACCP记录软件、HACCP审核软件等专用软件的研发也应运而生,通过信息化推动HACCP的实施[4].

我国卫生部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HACCP体系进行了必要的宣传和培训,中国的罐头食品行业已参照美国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但大部分都没有将HACCP的管理理念制度化并建立相应的体系.从1991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对食品行业应用HACCP体系进行了研究,在引进的基础上,制定了冻猪肉、蜂蜜、冻对虾等出口食品的HACCP模式[5].

食品各主管食品企业的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倡导食品企业建立HACCP体系:(1)国家认监委根据相关规定明确了6大类出口食品必须强制建立HACCP体系;(2)国家质检局鼓励企业建立相应的HACCP体系,在QS审查过程中,对已建立HACCP体系的企业予以制度性放宽;(3)农业部要求在农业生产示范园内积极推行HACCP体系[6].

总体来说,我国对HACCP的应用并不像国外发达国家那样普及,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大多数尚未建立.大企业和出口型企业因为国际贸易的需要是目前我国通过HACCP认证的主体[7].

(二)ISO9000和ISO22000体系标准

20世纪80年代,美、英等均实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并制定了不同的国家标准,但由于要求的程度不同,不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国际社会普遍要求建立世界统一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于是ISO9000和ISO22000应运而生.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ISO9000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它的特点是规范化、程序化,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人,并有严格的文字记录[8].

ISO9000认证在大多数国家得到认可和推广,但获得该证书的企业并不能避免质量事故发生.因此,美国FDA认为企业获得ISO9000认证并不能代替HACCP计划,欧盟也要求把水产品运往欧盟的加工商必须实施HACCP.鉴于形成统一的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支撑HACCP体系认证的需要,ISO于2005年颁布了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其文本构架与ISO9001:2000标准一致,而且覆盖了CAC关于HACCP体系的全部要求,并更关注对体系有效性的验证,以保证体系不断改进.

ISO22000的出台提供了一个关于HACCP观念的国际交流平台,并进一步确定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适合于所有食品加工企业的共性要求.自该标准颁布以来,其在全球的国际化影响力和反响是巨大的,据统计,全世界已有60个国家的700个组织建立了ISO22000[9].

对ISO9000系列标准,我国一直及时追踪并等效采用,形成了我国的GB/T19000族标准.同时,ISO22000在我国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截止2012年5月30日,我国目前已认可了29家机构可进行ISO22000认证,总共有5186家食品企业通过了认证,占我国近20万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总数的约4%.

(三)GMP

GMP即良好操作规范,是美国首创的一种保障产品质量的管理体系[10].GMP源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需要,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次较大的药物灾难之后,人们逐步认识到以成品抽样分析检验结果为依据的质量控制方法有一定的缺陷,不能保证药品安全并符合质量要求.美国编写了第一部药品GMP,并与1963年在美国国会得到通过,第一次以法令的形式予以颁布.1969年美国FDA又将GMP的理念引进到食品的生产法规中,制定了《食品制造、加工包装及贮存的良好工艺规范》,即现行的GMP.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制定了某类食品企业的GMP,作为强制性法律条文或指导性卫生规范.

我国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88年起先后颁布了罐头厂、白酒厂、乳品厂和肉类加工厂等食品企业卫生规范共15类,并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列于技术法规中,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借以促进食品企业卫生状况的改善.在中国食品企业的整体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已有大幅度提高后,1998年我国制定出《膨化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4―1998)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1998),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首次全面体现GMP的完整内容.

(四)QC/SQS

感官分析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历史由来已久,但以感官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1900年后才基本成形.直到产品感官质量控制体系(SQS)被纳入到企业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之中,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以感官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QC/SQS),强化以为市场导向的,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偏爱为终极目标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如今多元统计方法、控制图例展示法与信息化技术的采用推动着QC/SQS在食品和其他消费品企业中的应用.

在我国,虽然不少食品企业也制定了较为完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规范,但其重点一般集中在理化分析和产品安全控制之上,感官分析虽然也用在质控和新产品开发环节,但尚未融入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与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阶段有关.只有发展到一定水平和规模,才会去注重品牌建设,有意识地去建立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偏爱为市场导向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仅仅是通过控制生产出合格产品,而更重要的是生产出消费者接受和满意的产品.

因此,在我国产业快速发展和逐渐壮大的今天,通过研究建立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偏爱为市场导向的食品感官质量控制体系,对引导行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趋势分析

企业是产业科技创新和实施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品牌知名企业往往代表着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引领和实践着技术进步.这些企业不仅对应ISO9000和ISO22000等国际标准基于通用准则并针对食品行业特点及企业自身的运营建立其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也注重应用GMP、HACCP和风险评估与预警.另一方面,强调质量管理从产品研发阶段就开始,强调品质的控制,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努力方向.此外,信息化技术在这些大型企业广泛应用,来保证数据共享和体系的有效实施.总体来看,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呈现出以下三大方面的发展趋势:

(1)质控体系更加信息化、智能化、专门化,推动了体系的有效应用;

(2)质量观念变革,面向市场保证品牌产品质量稳定性与市场接受性的质控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3)体系、制度、法规、标准更加配套完善,系统性解决方案从不同层面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三、对策措施与建议

我国食品企业规模小,分布较为分散,操作简单,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对普及质量认证较为困难.出口企业为了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理解质量体系和工作的关系.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企业规模将会不断扩大,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将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对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认证,同时,随着技术进步,新的有害物质的出现,食源性疾病的增加,使得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建立可靠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食品安全,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1)分层次全面推进企业的HACCP或ISO22000认证.根据不同行业特征,制定通用和专业食品GMP,建立适宜的SSOP,并将HACCP、GMP和SSOP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2)建立和完善多级互联互通的可追溯网络,开发推广普及多样性食品可追溯终端[11].选择重点产业链开展示范性研究与推广,对率先实现全过程追踪,产品质量可追溯的企业配套市场准入与激励措施,从而引导企业和行业建立覆盖面全、链条完整的追溯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3)加强食品标准相关研究,完善我国国家标准,鼓励国际标准突破,更好地将标准作为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凸显和保护我国食品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加强特色食品质量评价与特色质量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推动我国特色食品产业的品牌化和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