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立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点赞:6115 浏览:2160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升中学生素质的全面途径.实验表明,构建课内与课外,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主体与环境,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配合与协作的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适合中学生的心里展开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模式.

【关 键 词】立体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共识,世界各国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1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及时摆脱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担负着培养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担,要想实现这个任务,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各个年级的共性问题和各个年级学生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设计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通过对学生进行测验,发现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法,通过谈话、心理咨询等方法来解除各种心理障碍,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及时为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互爱互助,关系融洽,师生关系也进一步改善,相互能够信任与理解,班级气氛和谐.学生对学习较过去感兴趣,较认真,自觉,不懂的问题也敢于向老师求教,敢于抓住机会表现自己,学生能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承受能力增强.

2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协作构筑学生心理健康的防护墙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工作的直接负责人,通过班主任创造性的劳动,建立起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和道德规范,而且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面临应激源增多,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如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他们解开心中的郁结,抚平心理创伤,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人格完善,潜能的发展与自我提高,培养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要当好班主任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还要当好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班级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心理的巨大变化,学生的优劣变化使他们对外界对自己都有探索的愿望,所以,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及时进行心理医疗.特别应注意的是要因材施教,对差生投资感情,创设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竞争意识和自信心.班主任可通过班级活动为载体,举办各种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除此之外,科任教师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缺少科任教师的配合,班主任的教育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只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联手,才能为学生筑起一道心理健康的防护墙.

关于构建立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创设学生主体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良性心理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各个地方和学校都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心理问题,各年龄段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低年龄段较多表现为行为问题,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焦虑、自我中心等;而高年级的同学出现人格问题居多,如胆怯,敏感,交往障碍等.我们平时对外显的行为问题关注较多,而人格问题由于相对内隐,常常不为人注意,但人格问题往往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更大,行为问题则通常较易矫治,如多动症等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症状得以减轻,甚至消失.

过去,我们往往把心理问题归因为学生主体的内心问题,现在,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心理发展上的“生态”问题.他们认为,要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不能只着眼于个人,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不可能仅来自于主体内心,事实上,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心理生态系统失衡的反映.目前,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但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心理问题与不良心理生态环境有关,据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心理问题与家长有关,可以说是家长的心理问题在孩子身上的折射.如家长自己生活没有规律,孩子也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的焦虑,家长对别人缺乏宽容,孩子也变得心胸狭窄,家长动不动打骂孩子,孩子也经常对别人挥舞拳头,脾气暴躁,甚至,有些教师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问题,所以教师也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运用心理学原理优化教育教学心理环境,从优化学生心理生态环境出发,我们强调主体应与环境和谐发展.

4面向全体,以预防为主,着力于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主张以正常人研究对象,研究真正属于人格各种层面的问题,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只是为了了解人性,而是更进一步的通过改善环境,促进人性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在这一理论影响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不只是局限于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治疗矫正,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已逐步认识到心理咨询要以预防问题的发生作为目的,而不等到产生心理问题再去进行矫正,基于“预防甚于治疗”的理念,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把发展性放在首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了解的方式有个别谈话,家访等,并据其特点帮助他们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实现目标,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加大心理健康普及力度,使教师学生家长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以达到学生心理疾患的目的.

5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工作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任务,是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增强心理因素.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深入学生,而且要善于与学生交朋友,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人才观、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权益,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自觉的运用心理学原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