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题片方面的采访心得

点赞:4229 浏览:135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电视专题片的采访过程中,广大创作人员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在前期策划好的题材,然而一面对现场实景或真人真事,却一下子摸不着头绪,常常感到很困惑,使采访变得很被动,有时甚至会采访不下去.这就需要我们创作人员不仅要策划好,而且要主动去适应采访的环境,掌握电视专题采访的初步技巧,用机智的现场采访与采访对象产生共鸣,达到通感效应.

关 键 词:专题片;采访;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一、要学会与采访对象交流

创作电视专题片的过程中,编导在经过前期选题策划、制定宣传报道后,创作人员要静下心来和采访对象细心交流.采访过程中,地市级电视台的编导往往有这样的误区,盲目地认为采访很简单,到了采访对象所处的环境就指令性地告诉被采访对象拍啥、讲啥,抓起摄像机就拍起来,或以拒人千里的态度告诉被采访对象干这干那.这样做出来的片子,或许地方电视台正常的栏目节目还可以凑合用,然而一遇上大题材或需要作出分量重的专题片时就有点力不从心了.为此,要出精品就不能粗制滥造,就需要编导静下心来与被采访对象多交流、多沟通,编导即使一时无法真正与被采访对象产生情感共鸣,起码也要把自己的采访意图告诉被采访对象,让其明白编导的意图.然后从对方感受最深或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去找采访的切入点,这样采访下来就容易多了.例如,1997年12月,驻马店电视台的编导去确山任店与南阳交界的深山沟创作民办教师赵明礼先进典型人物的采访就比较成功.作为当时的民办教师,赵明礼一辈子最远到过信阳市明港镇,一个人既是校长也是教师,教育着共有28个孩子的复式班,别说没见过啥世面,就连穿的裤子也是补丁摞补丁.老实木讷得见生人连一句话也没有.采访之前,编导在电视台策划得好好的,可一到地方全变了.原本设计的《国歌》混声孩子们连唱都不会唱,山区没有电,山里人连电视也看不上.原本策划的采访赵明礼的同期声,可他连和记者交流都困难,更别说对着电视镜头和话筒讲了,吭吭哧哧,就是讲不成,急得赵明礼和摄像记者满头大汗.没办法的情况下,编导中止采访,费半天时间反复和赵明礼交流,了解他的教学、他的苦楚、他为教学所付出的心酸经历以及他那家徒四壁的生活窘境.带进山里的几盒烟也在编导和他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吸完了,赵明礼总算打开了话匣子,编导和赵明礼成了心灵上的朋友.就这样,让赵明礼这位第一次见记者的山里人慢慢地接受了记者.同时也在编导的启发下,讲出了他28年来教书育人的酸甜苦辣,从而使采访得以顺利进行.


二、要在采访过程中善于提问

电视专题片的编导绝对不要去当法官、当,也不要去当菩萨和裁判.要想着身为记者,我们是去代表观众去问的,观众的需求是记者最大的任务,不要让我们的观众看到节目没水平,对记者失望.在电视专题片的采访提问中一般多用调查式、追踪式、循序渐进引导式的提问方法.采访提问是一门学问,要讲求艺术性.然而在采访提问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提问误区.一是提问太笼统,总是“请您谈谈体会”、“请您谈谈看法”、“请您说说感受”之类的问话,常使被采访对象无从谈起,或被采访者的回答答非所问,不是编导所需要的内容.二是提出的问题太多太长,把想提出的问题一下子全给了被采访对象,让被采访对象记不住被问的问题.三是有些提问好“钻牛角尖”,本来不该问的问题,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咄咄逼人的发问,让被采访对象不好回答.四是提问题不看对象,不考虑被采访对象的身份、特点、代表性以及个人形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比如采访农民,总问些“你对党在农村的政策有啥深层次思考”之类的话.采访大中学生,问些“请你谈谈当代青年的风采”之类的话,这些问题自然会让被采访对象回答不上来.五是有些提问过于直白简单,让人看了发笑,如“你认为是不是”、“你感觉这样好不好”、“现在的生活好吗”,这样的提问等于让被采访者作选择题,回答的话显然不是我们所要的同期采访.笔者在创作电视专题片《牵手》时,反映的是驻马店市万名党员帮扶万名困难职工的内容.在采访过程中,西平县下岗多年的搬运工人古三堂是该县一位副县长的帮扶户.老古的妻子肾衰多年,30岁的儿子古建华患小儿麻痹症终日瘫痪在床,做梦都想有一个轮椅.然而,家境贫困潦倒,梦想总不能实现,这位副县长知道后,趁到市区开会期间给古建华写个轮椅车送过去了.在古家采访时,记者问:“家里做梦都想有个轮椅,可就是写不起.有了轮椅,孩子就可以出屋晒晒太阳了.副县长送来时,您家里人当时是啥表现?”古三堂回答:“6月6号那天很热,写个轮椅送来了,我全家都痛哭流涕,我当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浑身直(颤抖),当时我真想给李县长跪下来.”同样是《牵手》中的采访,编导的提问能使下岗工人徐德成高兴得吟诗:“我现在干得很有劲啊,最起码领导是关心我的,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党的温暖.我写了一首小诗,把党比作阳光雨露,我当时是这样写的:党的阳光暖人心,干部群众一家亲,帮扶活动是雨露,滋润禾苗又回春”.在创作电视专题片的过程中,同样是提问,带着感情运用调查式的采访,往往出彩打动观众.出色的提问,会带来出其不意的神奇效果,不仅烘托整个电视专题片的主题,而且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关于专题片方面的采访心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采访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把握采访提问的初步技巧

在创作电视专题片的过程中,编导怎样采访提问,决定着作品的成败.把握采访提问的初步技巧是一线记者的基本条件.然而,怎么去把握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采访前对所要提问的问题深思熟虑,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提问要准确,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三是对比较深刻的问题,尽量让被采访对象有所准备;四是对突发性事件的采访,要尽量把采访问题集中,放宽采访面;五是追踪式的采访要注意循序渐进的连贯性;六是要放下架子去问话,不要让人感觉到我们记者盛气凌人;七是不要怕提问过程中被采访对象看镜头;八是不要让被采访对象看着稿子念,这样的采访会显示出我们记者的提问和摄像没水平.

综上所述,电视专题片中的采访是一门很强的学问,有许多经验和问题需要创作者在电视创作一线的实践中去探索、思考和解决.只有这样事无巨细的通盘考虑,才能创作出分量重、功夫深、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欢迎的电视作品,以此增辉电视荧屏,怎么写作广大电视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