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与和谐教育

点赞:15702 浏览:693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和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逐步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如何理解和谐教育的价值理念和意义,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本文则探索和谐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与和谐教育.

关 键 词:思想政治和谐教育

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当代形态,其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丰富了内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传播和谐文化的辐射功能,建设和谐文化的光荣使命,发展和谐文化的历史重任.

一、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

教育理念实质上就是一种对“教”与“学”关系的认知,就是一种教育观念.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由于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不同,教育理念的择取也有所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新形势下理应树立和谐教育的理念,遵循和谐教育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担负起为建设和谐社会培育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

二、和谐教育思想的内涵阐释

和谐教育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内涵愈加丰富和深邃.今天我们所说的和谐教育是指由于实现了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和谐而达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将有效地促进个人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和谐教育所育之人,应当也必须是和谐发展的人.和谐发展的人,是构建和谐文明大厦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主体,离开了和谐发展的人,和谐文明就失去了动力、源泉和目标.[1]

三、大学和谐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1.以和谐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向人们传输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以及相应的法律、道德规范等,以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以大学和谐文化为载体,为解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答案.大学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大学文化建设之中,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为师生所接受;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更好地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熏染.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与和谐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和谐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以和谐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载体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有效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既包括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影响,又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影响,两者的影响相互交融、密切联系在一起.将大学和谐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这种全面影响,即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培育宽容的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及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

3.以和谐校园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在这方面,大学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任何文化的核心都是一定的价值观,而就心理机制而言,文化可以看作是一定群体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即群体成员对一定社会刺激产生的类似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具有构成教育心理氛围和形成舆论环境的作用,对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是有利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的主要任务是要从自身构建和谐校园出发,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四、和谐教育的实践探索

1.构建和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和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致力于形成和谐的课堂社会关系.优化教学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便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以定向和谐、探究和谐、巩固和谐、整理和谐、评价和谐为分步操作程序而构成的多维整体.一方面,以教学结构、要素关系的和谐为主线,在认知结构和谐中.另一方面,以教学的分步操作程序为副线,将操作要点具体化,即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方法得当、组织合理.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包含了丰富的“互主体”及“对立统一”等哲学思想,它强调将人、时空、教学信息、情景、手段以及认知与情感等异质因素按对立统一的规律组织起来,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组织关系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共同成长,从而使其认知、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构建和谐教育的管理模式


和谐教育的管理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型管理方式.它重视组织师生共同创建和谐的班集体.使班集体的结构诸要素组合成和谐的关系状态.此模式以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理作为指导思想.以开放而有序的组织机构、协调一致的人际关系、宽松而严明的组织纪律、健康而正确的集体舆论为特征,建设由统一、规范的集体目的与多样、独特的个性目标相结合的整合体,由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向合力,由责任明确与情谊融洽相统一的集体主义关系推动,组成操作系统.和谐的管理模式渗透了以人为本、师生互为主体、平等的人文主义管理思想.其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与分享.[2]

3.构建和谐教育的课外活动模式

和谐教育的课外活动模式指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遵从参与性、丰富性、实践性、创造性等原则,建设由晨会、班会和其它课外活动组成的操作系统,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

结论

实践经验证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要切合大学生与社会的实际,积极开展和谐教育,就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