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点赞:20691 浏览:937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引言:计算机虽然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然而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的教学大多忽视了德育教育,只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本文论述了计算机课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些方法.

一、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以来,全球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网络也正以它惊人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当今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从中接收到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而青少年正处在发育阶段,德育基础浅薄,对信息缺乏思辨能力,更容易受一些不良的信息影响.

这样的形势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信息素养.但从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大多处于缺失状态.所以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势在必行,不容忽视.其原因主要有:

一方面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许多问题,如计算机病毒、、网络犯罪等,这就对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责任感和信息道德,才能抵制不良信息的污染.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是使中职学生养成强烈的信息责任感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现状的客观需要.目前,中职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不良现象:

1、缺乏应有的计算机使用公德意识.如学生在上机时删除或更改他人文件夹中的内容,修改桌面、设置开机,技术好一点的学生下载一些程序,还原卡保护,任意修改注册表等.

2、同学间缺少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教师布置的稍有难度的作业,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不屑与其他同学交流,不愿意为其他同学答疑解惑;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请教技术较好的同学碰钉子后,要么干脆不做作业不学,要么随便乱做一通一交了事,结果学得更差跟不上教学进度.

3、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网络对于玩心正强的中职学生有无限的吸引力,但是网络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网络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青少年心理的不成熟,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有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成为电子的吸食者;还有些学生热衷于网恋等,由此引发的网络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基于上述原因,在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摆在计算机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升其道德素质

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那么如何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呢?

1、为人师表,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行为和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有良好的习惯.比如演示保存文件的时候,要把文件放在自己建立的练习文件夹下,这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存放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细节问题,学生就会依葫芦画瓢,影响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正确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教师应采用有效、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疏导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去学习网络上的知识,比如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聊天室等引导他们健康上网.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渗透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是与非,提高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合理地识别网络垃圾,杜绝不文明的网上行为.此外,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比如在讲病毒的内容时,可以结合一些案例,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爆发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危害,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另外,开展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有助于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比如结合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组织开展学校或班级的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演示文稿、网页、Flash动画等作品.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真正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计算机课,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一项工作或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把集体的力量组织起来,通过合作、协调共同完成任务.而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同学课程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按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若干小单元,分配到各学习小组,让学生集体讨论,形成结果,逐组演示.然后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使所有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这一过程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不怕挫折、依靠集体的力量攻克难关的吃苦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小组互评,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集体荣誉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通过案例让学生端正对网络的态度,结合网络渗透德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率已经越来越高,上网冲浪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迷恋其中,游戏可以通宵,收菜、偷菜可以凌晨做.同时学生还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从众心里,而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部分学生有崇拜等一些不良的行为.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案例来说明不良网络道德的危害性,引起广大学生的注意,纠正他们对网络不正确的观点,以端正他们正确的网络观点.

对于现在相当流行的互联网,教师应首先充分肯定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并让学生通过预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发言,认识互联网的巨大作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上网,上网可以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而且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因为这是一个虚拟世界就可以肆无忌惮.我们要更好地应用互联网,就要遵守网络的道德.

5.通过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有利的教育时机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通过在和学生的交流的过程中自然的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辅导学生上机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教育他们爱护器材,保持机房的清洁;在节日期间,可以培养他们的亲情意识,让他们自制电子贺卡,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在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开阔胸怀,同时也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思想品德和知识技术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