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小组历史回顾

点赞:4508 浏览:157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兰姆博士在《美军人文地理小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提到,人文地理小组第一阶段始于“911”恐怖袭击之后,当时美国意识到有必要更好地理解异域文化,以便“收缩对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的搜索范围”.特别是在美军入侵伊拉克之后,对异域文化缺乏了解已经影响到美军反行动的实施.2005年,美军组建了“自制爆炸装置联合防御组织”,并斥资研发可存储特定地域人文信息的存储系统,包括制造和安放自制爆炸装置的社会网络.

人文地理小组历史回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文地理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第二阶段始于2006年6月.当时,“自制爆炸装置联合防御组织”正式组建了5个试验小组.项目上马过程可谓困难重重,旷日持久.人文地理系统的负责人不得不抓紧招募管理团队,并寻求通过部署队伍进行概念测试的新途径.同年9月,该组织决定将试验小组的数量裁减至1个,并计划于2007年初实施部署.

第三阶段是概念验证.2007年2月,代号为“AF1”的人文地理小组被派驻阿富汗霍斯特,配属于美军第82空降师第4旅.该旅起初并不知道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小组.直到2007年6月的“迈万德行动”,该旅才认识到人文地理小组的作用.旅长及其参谋人员得出结论,该小组在行动开始前与当地民众的互动,有助于减少摩擦,降低部队伤亡.

与此同时,美军司令部提出需要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区部署26个人文地理小组.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也指出,人文地理系统发展项目是应对非常规战争的必要举措.此后,该项目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26个小组的人员招募、选拔、训练和任用.不过,招募人员的素质问题成为人文地理小组面临的挑战,在管理方面也未能做到系统地收集战地的反馈信息.

2009年秋,人文地理系统的发展进入了饱受争议的一年,在战地部署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管理问题也在增多.阿富汗的人文地理系统项目在驻阿美军司令斯坦利麦克科里斯托尔的作战计划中居于中心地位,阿富汗战场也迫切需要尽快部署人文地理小组.国会在增加相关拨款的同时,要求对人文地理系统的管理和组织机构进行检查.陆军部长约翰麦克休在2010年3月31日答记者问时也承认,该项目仍处于试运行阶段.

2010年6月,人文地理系统项目管理层进行改组,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获得了更为牢固的掌控权.此后,该项目与新公司达成了新的契约,并且制定了新的政策和程序,以期提高工作业绩.2010年12月,司令部同意在2011年夏之前将人文地理小组的数量增至31个.


从人文地理小组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

*国防部对于该项目的支持态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在“持久自由行动”实施5年之后才部署了第一个人文地理小组.

*该项目能够立足,最初得益于“自制爆炸装置联合防御组织”灵活地将资源投入到具有发展前景的新理念之中,并出于开发新技术的初衷启动了一项人力密集型项目.

*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无权部署部队,难以满足战地指挥官对于人文地理小组的大量需求.

*人文地理系统一直缺乏经过战场实践验证的业绩评估理论.

*人文地理项目能够延续至今,是因为得到了战地部队指挥官的肯定.(胡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