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证教育”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定位

点赞:5500 浏览:157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通过“双证教育”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定位分析,提出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双证教育”的要求,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培养符合工作岗位需求的专门会计人才.

【关 键 词】双证教育会计人才定位

一、将“双证教育”纳入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双证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以职业教育为导向、以大学教育为支持、以培养市场紧缺人才为核心、以培养企业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工程.其中“双证”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将双证教育纳入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原因有:

(一)迎合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与“双证教育”的以职业教育为导向不谋而合.都强调了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能够达到就业的目的.因此必须将“双证教育”纳入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中,学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高职教育成果的具体体现之一.

(二)会计行业的“就业准入”为双证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会计人员在维护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上,我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意味着我国对从事会计职业实行“就业准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人员的“入门门槛”.因此,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必须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内.


(三)“双证教育”是体现高职院校教育特色的重要方面.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要想在高等教育中立足,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就要在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因此高职会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为特色,要培养学生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掌握职业操作基本技能,成为具备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四)“双证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职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相关组织机构颁发的,考试的大纲编写、命题、阅卷、发证都是有这些国家机构完成的,因此考试的公正性、试卷的保密性以及考试难度都相对于校内考试更公正、更保密、更难.学生要想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获得,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也会更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于“双证教育”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一)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定位中存在的问题.会计人才培养定位是会计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最高层次和起点,直接影响到了会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效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定位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照搬普通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导致培养定位过高.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定位显然不能与普通本科相同,而应当在职业教育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二是把培养目标定得过低,与中等职业会计培养目标类似.很多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起来的,可仅是学校层次发生变化,而培养定位还停留在中等教育阶段.三是把培养目标定得过宽,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使教学内容过于宽泛庞杂,学生的精力被分散,缺乏核心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本不能实现就业.

基于“双证教育”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定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职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职业资格证书分析.“双证教育”的核心是双证书,只要修够相应学分就可以获取书.职业资格证书则相对复杂一些,高职会计在校生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理财规划师、外贸会计证、珠算证、会计电算化证、注册会计师证.面对种类繁多职业资格证书,必须选择含金量高、社会认可度高、难易程度适中的证书作为与书匹配的、可以作为教学导向的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是由财政部颁发的,是《会计法》中所要求的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入门门槛”.会计从业资科目中既包含了《会计基础》这一专业基础课程,也包含了会计电算化和珠算这两大会计人员基本技能,因此我们认为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可以涵盖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从事会计工作的综合性基本证书.助理理财规划师证和外贸会计证分别都是属于某一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从事理财规划和外贸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也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因此倘若以他们作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定位方向,则有些目标过窄.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全国性考试.虽然允许在校生报考,但这一考试难度较大.如果用这一考试来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考试通过率太低,将会“拔苗助长”.

三、“双证教育”对高职会计教学的要求

(一)教学环节中体现“双证”.将“双证教育”纳入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定位中,具体来说要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出“双证”的特色.首先,应当将职业资科目纳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也要围绕1-2个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其次,职业资格考试科目的教学中要按照考试大纲授课.再次,学生期末学业成绩中要体现出学生考证的成绩.在这方面可以进行教学改革,甚至可以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代替期末考试或者折算成一定学分.最后,学生的毕业学分中要体现出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状况,甚至可以尝试将职业资格证书与书“挂钩”.

(二)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当先于学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仅仅掌握会计相关理论知识,还应当具备相应的技能,成为“双师”.其次,教师应当及时掌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各项要求,如报名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大纲等.

四、“双证教育”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中不能一味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不能用职业资格证书代表了学生学业的全部,不能用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教学全部的“指挥棒”.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更要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中不仅要体现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保持一定前瞻性.一些含金量较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规定了工作年限的要求,比如目前会计职称考试初级需要毕业之后1年报考,中级则要求专科毕业工作满4年,本科满5年.因此在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定位中不仅仅着眼于学生毕业的“当下”,还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中要为他们毕业后的进一步提升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打下一定基础.

作者简介:

邓海燕(1980-),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环境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