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

点赞:4551 浏览:164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课题组拟通过对安徽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的调查,分别从性别、专业、家庭背景、工作地区、自身价值观等方面分析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特征,从学生群体的角度查找问题的根源所在,进而探索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倾向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1背景

“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毕业在即,曾经的梦想与抱负都促使着大学生想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而现实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今,找到一份好工作难,想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随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政府对学生的教育也更为关注.2006年9月1日起,国家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足见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所做出的努力,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相关的影响.随之部分大学也纷纷响应政策对学生进行扩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考进入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大学毕业首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就业.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待就业人数也随之增加,而社会没有足够的岗位能够给予这些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调查统计

我们小组对安徽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收回答卷447份,其中,为了便于计算与校验,我们随机地选择400份有效答卷,并且针对大学生就业倾向问题,选择性地对安徽某高校的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了访谈.我们对答卷进行了数据统计以及访谈的记录,以下是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和访谈得出的结果.

2.1在校大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

随着社会经济压力的增加,大学生是如何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在调查中发现,39.50%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56.75%的认为就业形势有点严峻,毕业后就业难;而只有3.75%的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不了解,不关心.就此表面,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就业的困难,明白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对就业的目前形势不关注.其中,有29.75%的大学生对自己找到工作比较有信心,42.00%的人对自己毕业后就业的信心一般,大学生对毕业后就业还是缺乏自信心,存在认为毕业即失业的状况.

2.2不同性别的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

数据表明,男女大学生之间的就业倾向也存在很大差别.一般而言,男生比较倾向拥有技能、高薪、有挑战性且自身发展潜力大等性质的工作;而女生则较倾向于稳定性,工作环境舒适,待遇较好等都是多数女生择业时的重要标准.这与工作的性质待遇相关,也与男女生间性格与先天条件上的差别有着重要关系.

2.3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

此次调查研究的安徽某高校是一所偏文科的院校,学校的课程多偏于理论,实践相对较少,其不同专业的在校学生对毕业后择业倾向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类是对毕业就业的方向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其多为专业性较强、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毕业生,如会计、计算机专业等;一类是对就业方向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或是认为只要就业做什么都可以的学生,如英语、公共管理专业等.

2.4在校大学生对工作地区的选择

高等院校学生基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对工作地区的选择却大致相同.调查数据表明,22.25%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家乡找工作;38.75%的会选择内地的省会城市;34.00%的同学会选择沿海开发城市;只有2.25%的大学生选择了去国外或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总体而言,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选择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去发展.

3影响因素分析

3.1自身价值观因素分析

(1)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高,认为自己是本科毕业,应与较低学历的人群有所区别,不愿放低自己,总是抱有幻想,自我感觉良好.即使毕业就业形势不乐观,他们也不愿勉强自己去选择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总是把目光放在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部门、银行等这些热门而又高待遇的工作,造成好的工作极度难求,而一般的工作就到处缺人.虽然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就业的自信心一般,但他们还是希望一试,最终没有工作可选,才会退而求其次,甚至放弃找工作而选择待业、继续深造等.如44.7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就业难会选择继续深造,比39.50%的选择就业的人数还多.

(2)对就业单位的选择.调查显示,46.50%的人看重就业单位的收入及福利,对于低收入、低福利的公司或企业一般不考虑,30.50%的人看重单位对个人发展的机会,希望在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工作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位.


3.2家庭因素分析

此次调查中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广大毕业生是否就业以及就业会选择何种工作岗位都具有重大影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11.5%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多倾向于进行深造,如考研、出国留学等,而21%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或很差的毕业生则更愿意立即进入社会,选择就业以减少家庭负担.同时调查中发现毕业生的择业观与就业倾向也多受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往往对社会就业形势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在毕业生自身的认知之外,父母的观点在对其子女就业以及就业层面等方面的影响中都占有很大比重.

3.3学校因素分析

(1)学校对大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小型社会,为我们真正融入社会而做准备.虽然学校的主要责任是教书育人,但学校也不能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85.5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参加实践活动,得到实践锻炼,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学校就是一个为我们提供各种机会的,展示自我和自我实现的平台.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才”,不是学校对大学生培养的最终目的,也不是社会需要的.(2)学校专业的设置.77.95%的在校大学生对专业也很看重.大学生希望自已能学以致用,回报社会,但很多专业的设置只是摆设,中看不中用.因此,在就业中,学生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虽然企业也会去选择非专业的学生,但总归而言,专业对口的学生优先.这样,社会中就会存在大量闲置的人才,导致企业招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两难境地.

3.4社会因素分析

对就业而言,社会的发展程度及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等都会对就业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市场较为低迷时,就业形势往往就不容乐观,不仅应届人才输送不出去,甚至已就业人才也会因为企业的大幅度裁员而面临失业的危机.如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发达地区如江浙一带的企业倒闭率是40%,广东是60%,而这些企业的倒闭造成了超过四千万人的失业.原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估计,2008年中国的城镇失业人口将突破五千万,农村将突破两亿.工作机会因为经济的滞缓不增反减,而待业人口的增多导致就业竞争性更强,应届毕业生面临缺少工作经验这一弱点,想要就业无疑更加困难.

3.5国家因素分析

(1)国家的扩招.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从1999年开始逐年对大学生实行扩招,通过扩招以后使得更多渴望大学的学生们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也加速了大学文凭价值的下降,以及就业的压力.大学生人数也随着逐年增加,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大学生需要就业.而面对如此多的大学生,社会存在着一定的压力.

(2)国家的政策.国家虽然有相关政策对愿意去西部发展的人才进行了一定的补偿,但这并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人员从表面上提高了他们的待遇,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对去西部工作的顾虑,以及在西部的发展及保障.对于大学生而言,去西部发展条件还是相对艰苦,无法保障他们的未来(户籍,亲人,医疗,福利等).从和一些学生的谈话中了解,他们还是很有顾虑,虽然也愿意去西部,但综合各种考虑,还是会优先选择在发达地区工作.

4.措施

4.1从自身层面

(1)大学生应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多参加课外的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也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

(2)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图书馆,充实自己的知识,了解社会的需求信息,结合自身的兴趣,使自己成为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知识分子.

(3)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地选择就业岗位.

4.2从学校层面

(1)学校应根据当代学生的需求进行自我完善.完善教学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机会,提高大学生对具体工作的认知与实践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2)合理的专业设置.学校应结合社会的需要以及人才的培养,对部分冗余专业进行适当地筛选合并,对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及热门专业进行人数扩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4.3从国家层面

(1)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拉小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带来机遇.

(2)对中小企业多进行扶持和补助,以便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吸收.

(3)明确出台政策,为愿意去西部地区发展的大学生提供保障,如:提高工资待遇,国家对大学生进行补助(对在西部就业的大学生住房提供优惠政策或购房特项补助);对愿意去西部发展五年以上的大学生,如五年之后愿意回来,国家应给予一些工作上的优先政策,不愿回来的国家也应提高他们的待遇,使更多的人看到去西部的有利之处,从而吸收更多的人才;对去西部发展的大学生,国家应为其家庭提供一些保障,让大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

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4从社会层面

部分职业在社会上流传度不高,缺少普遍的认知,而热门职业被选择过多,比较冷门的职业则无人问津,从而造成毕业生择业观太过狭窄以及社会上各职业供需不平衡.社会民众对各种职业也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衡量,部分特殊职业如法医等,会因为各种传统观念而无意识的被公众忽视或回避,这就需要社会中有一个良好的宣传与普及.

5意义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毕业大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招聘两难的问题日益激化.很多企业的岗位设置与大学生的需求不一致,使得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的自身价值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毕业大学生不能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工作,缺乏主动性.通过对安徽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在校学生增强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有利于学校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有利于增加社会对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的了解,进而完善工作岗位的设置;有利于国家完善就业政策,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从根本上找到大学生就业与企业招聘两难问题的解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