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师的主导作用

点赞:12939 浏览:566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除了他的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导师、导演、导游、导播、导航、导行.然而,课堂上却出现了完全以学生活动代替教师的讲解的现象,似乎教师只起组织作用.结合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作为担负历史教学重任的历史教师,应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使历史课有滋有味,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发挥好历史课教师主导作用呢?这需要历史课教师扮演好“六导”角色.

初中历史教师的主导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课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做历史课教学的“导师”

从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到课程的结构、内容以及课程具体实施与评价都以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个性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学生亲自参与,生动的思维活动,实践与创新过程,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教材为媒体,从关注人的发展角度去充分和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本土化、社区化、校本化的课程,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自觉接受历史教育,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栋梁之才.

2.做历史课教学的“导演”

历史课看似枯燥乏味,其实只要教师合理地把握与引导,就能使其趣味横生,学生乐于接受,教师应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开放,强调教学内容回归生活,密切与学生生活联系.要学生学习“生活化的知识”“有生命力的知识”.要学生懂得学以致用,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思想情操、文化知识的熏陶.


3.做历史课教学的“导游”

提高历史课的教学实效,离不开教师的“导游”,因此,历史教师在历史课上开展教与学的活动中要及时地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们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启发学生们积极地思考,采取多种活动方式,掌握好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意加强学生们意志锻炼,培养他们注意习惯,这样就能发挥各种注意的积极作用,同时以幽默生动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灵活多变的教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促使学生求知.

4.做历史课教学的“导播”

在历史课叙述中强调系统性,因为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有自己的前后相承的关系,以及与同时期的其他事件的内在联系.如“西安事变”一方面是要严格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讲,另一方面又谈到了当时与这事件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张学良、杨虎城及他们所率领的东北军十七路军.

在历史教学中,之所以强调它的情节性,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过去的历史形象生动地在脑中再现出来,也只有如此,才能一环扣一环地紧扣学生心弦,诱导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来学历史.例如:“西安事变”先讲到西安1500多青年集会游行时,的军警开打死一名少年,激起了游行者的无比义愤,而决定游行到潼关去,向,再谈到张学良为了不让游行队伍受到无谓的牺牲而劝住学生们并向学生们提出保证,进而讲张杨对的兵谏等这一个情节,把事情的发展推向,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教师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不能脱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认识实际,教师应向电视台的“导播”那样,既要使学生的言论入情入理,又要使他们感到新颖独特,一旦发现偏差“导播”就要善于加以引导纠正.

5.做历史教学的“导航”

学生在历史课上和社会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认知障碍,教师如不加以疏导就有可能导致其走向误区,教师应热心诱导、点拨、疏通,使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渡过暗流险滩.教师不仅有备教材、备学生还要考虑如何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中国历史》第三册中讲完《辛丑条约》的签订之后,就要讲这个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和影响,其总的结论是从此以后中国就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了,“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了,这个结论如果让学生硬背,教学效果就很差,教师可向学生提问题“为什么说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就完全变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了呢?”学生要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那拉氏为首的清政府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态度来说明这一问题了.

6.做历史教学的“导行”

晓之以理后应导致以行,教师应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联系少数学生言行不一的实际,引导他们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争取学生们把自己所教的学科看作最感兴趣的学科,如给他们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他们写一些有关历史问题的短片文章,吸收他们参加课外小组等,对学生成绩差的同学,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偶尔的火花也要鼓励,诱导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好历史的信心.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虽然是主体,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应由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及时告诉学生各种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统一过程,没有好的教师固然不能顺利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生主动积极活动,也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这里不只是要求学生积极地、努力的学习,而且还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有创建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