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中药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深化

点赞:19102 浏览:840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结合《中药学》学科的特点,提出实践教学深化的措施和内容:坚持中药材饮片及中药基原植物的识别与考核;坚持中药药理实验的学习;坚持案例式教学;创立师承"双导师制".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 键 词:中药学;实践教学;深化;改革

中药学是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近年,在中药学实践课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经过不断实践和深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1实践教学改革与深化的背景

教育具有普遍性,但各学科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性,中药学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因此中药学课程和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内、外、妇、儿临床各科的学习.

中医专业学生的教育以培养医生为主要目标,一个好的医生必须做到"医理通,药性熟",中医源于实践,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在现今的教学中存在脱节的问题.现行的中药学教学以课堂讲授基本理论为主,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培训重视不够[1].多种实践教学法的采用可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热情和兴趣.近年各中医药院校都开始重视并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笔者就我校中医学专业中药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思考同大家一起讨论与交流,以期与同仁达成共识.

2实践教学改革与深化的具体措施

2.1坚持药材饮片的辨识和考核学生的知识一般是从感知起始的,教材的语言唤起的知觉远不及直接刺激物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知觉那样鲜明具体.

教师在每次授课前将课上所涉及的中药饮片准备好,授课时带入课堂,通过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的及时观察和辨别,同学对于饮片的色泽、性状、气味、口感等有了更详细的认识,如黄连色黄、玄参色偏黑为佳,黄芪的"菊花心"纹理;薄荷的凉、鱼腥草的腥等.课后再利用中药标本室的资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的中药饮片知识,让学员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比较鉴别等方式加强对所学习中药的感性认识.

严格合理的考核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标本辨认的有效方法[2].为了准确考察学生识别药材的基本能力,我们采取了"模拟药铺,现场认药"的方式进行考核.所认中药为100种常用中药,教师准备好试题卡,每个卡上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意选择10个数字,学生随机抽取一张试题卡,根据卡上数字编号,当场辨识药物,并写出名称、归类和功效.考试时我们收取学生的学生证,以规范考试纪律.我们曾对进行标本考试的班级和未进行标本考试的班级进行期末成绩的比较分析,分析发现,进行标本考试班级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和高分成绩的比率都较未进行标本考试班级的明显增高.

2.2带领学生参观中药基原植物注意是学习活动中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注意时,才能保证感知的形象清晰和完整、记忆效果好、思维敏捷、学习效率高.组织学生参观药用植物园的新鲜基原植物,现场教学生辨认中草药,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到中药生药生长的环境和状态,并且对中药的来源及其科属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可以让学生识别和比较名称或外型相似的药物,如茵陈和青蒿、苍术和白术等;同一植物不同入药部位的药物,如枸杞子和地骨皮,大青叶和板蓝根,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等,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区别了相似的药物,提高了学生探究中药知识的,也让学生了解到许多常用中药都是十分常见的.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还组织教师到药学院听课,学习中药鉴定学及药用植物学的知识.

2.3坚持中药药理实验的学习,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始终坚持中药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红花、苦杏仁、延胡索的作用,观察乌头的毒副作用.其中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为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按申报科研项目的方式,写出中药药理科研选题和设计方向,并指导学生进行查文献、技术路线设计和实验准备,最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准确记录,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并写出实验论文,教师对实验论文进行评分,计入课程总成绩.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改变了以往学生只是机械的做实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了中药实验活动,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中获取、迁移知识.

中医专业中药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深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药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4坚持案例式教学学习中药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灵活应用中药,如果只是讲解理论知识,未免会使得中药知识显得枯燥,且在当今西医盛行的社会环境下,也很难让学生相信中医的理论和临床疗效[3].因此在讲授中药知识的同时,我们坚持案例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中医逻辑思维方法和辨证论证思维模式[4].

案例式教学所选病例多是常见病,如感冒、咳嗽、呕吐、泄泻、水肿、便秘、胎动不安等.学期初病例教学,我们以巩固学生辩证思维,把握药物的个性特征为主.如风寒感冒表实无汗证,我们通过病因病症的审查、讨论、辨证清楚后告诉学生常选用麻黄,结合案例把握麻黄作为发散风寒药,其宣散力较强,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要药,最宜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代表方剂,麻黄汤.再如,湿热泻痢选黄连等.学期中案例教学,除了巩固学生辩证思维,把握药物立体功效以外,还可以适当的增加药物特殊配伍的讲解.学期末案例教学,可以结合案例将对症作用的药物进行比较,如举胎动不安案例时,可以将具有安胎作用的紫苏梗、黄芩、艾叶、白术等药物进行比较,由于药性不同,其治证也不同,紫苏梗理气安胎,主治气滞胎动不安、呕吐者;黄芩清热安胎,主治怀胎蕴热胎动不安、心烦脉数;艾叶温经止血安胎,主治胞宫虚寒、胎漏下血不安;白术健脾补气养胎,主治脾虚胎萎不长、胎动不安等[5].


2.5创立师承"双导师制",强化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古代医家的成长,多有"幼承庭训"、"心羡口随"的过程,十分注重跟师临床的技能培养.作为一个教授《中药学》的教师,绝对不可以脱离临床只讲授理论知识.坚持年青教师上临床,跟师学习,以保证强化临床实践,更好地体会药物的特性,更好实践案例教学.我校中医专业特设新安医学教改试验班,积极探索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创立了师承"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夯实了学生的前期基础理论,强化了学生后期临床实践能力.

3实践教学改革与深化的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实践教学方法.几点建议与思考:①加强临床用药技能的培养:让低年级的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制订临床见习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定期安排分组见习教学,使中医和中药专业的学生都能初步了解中医诊疗的基本流程,并能够完善知识结构、增强专业信心,为专业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知识丰富扎实,才能在教授中游刃有余,先哲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除了教师要博览群书,累积素材以外,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并且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