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五年补齐农村教育“短板”

点赞:5984 浏览:2084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日,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对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了全面介绍.下一步,三部委将从贫困地区学校教学条件、生活设施、教学点、大班额、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素质等问题入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让老百姓不出村也能享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六项任务让农村教育“改头换面”

教学条件是教育质量最基本的保障;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的生活设施必须改善;依然存在的大班额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教师队伍建设则决定着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

如今,这些困扰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棘手问题,已经被列入《意见》的六项重要任务,具体包括: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意见》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教室、桌椅、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寄宿学校中的生活设施,如床位、洗浴设施、食堂或伙房、厕位、取暖设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教学点的保留和改善,刘利民表示:“有一些教学点的学生只有几名.我们对这样的教学点提出了一项政策,就是不足100人的按照100人来核拨经费,确保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

下一步,三部委将紧扣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改头换面”.“这个文件就是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就是从细处入手,从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板凳,从食堂、教室入手,逐渐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刘利民说.

重点是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贫困地区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现在是1100个县.这1100个县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占全国的40%,学生占全国的33%.”在新闻发布会上,刘利民说,“所以,对这些区域如何提升办学条件标准、提升办学质量,这是促进教育公平最大的一项举措.”

三至五年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义务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办学成本较高,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等,都是我国贫困地区,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义务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短板”.“三部委《意见》的出台,就是要解决这个‘短板’的问题.”刘利民说,“怎样提升农村的基本办学条件,使农村的孩子特别是薄弱地区的孩子们,能够享受优良的教育,这是我们这一次制定文件的初衷――就是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点上.”

《意见》明确提出贫困地区的范围,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为主,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兼顾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等贫困地区.

“城市的孩子现在都有游泳池、塑胶跑道了,连片困难地区的孩子连操场都没有.这样的反差不得不使我们的政府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迅速提升薄弱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困难地区农村的教育.”刘利民说,“只有改善了教育,才能出人才,才能更好地建设家乡.”


找准“突破口”让好钢用在刀刃上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刘利民说:“对我们来讲,刀刃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

对于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三部委找准了“突破口”,更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然而,经费是执行计划的核心问题.

如何解决经费?“要盘活存量,把包括薄弱学校改造、校安工程、初中建设工程等项目整合起来,采取和地方分项目、共同分担的办法,推动这项工作的进展.”刘利民表示,“仅去年,财政就投入200亿元,今年经费的投入要有大幅度提升.”

与地方共分担,三部委齐出力.接下来的三到五年,将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飞跃期”.

“首先,办学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刘利民说,对于农村的学校来说,不解决办学条件问题、不解决生活条件设施问题,就无法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无法让贫困地区的儿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所以,第一个就是进一步提升办学的基本条件.

通过《意见》的实施,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寄宿条件将得到基本满足,实现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椅,吃饭要食堂,睡觉要有一张床;图书、音体美器材设施也将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必需品.

“超大班额的现象将进一步遏制.”刘利民说,“我们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吸引更多教师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