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理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

点赞:5466 浏览:172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依据,分析科技期刊在编辑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原因以及危害,并给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关 键 词:科技期刊 编辑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近20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前沿.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Akedof提出了信息不对称论,认为在日常经济活动当中,某些参与人拥有其他参与人所不拥有的信息,一方处于信息优势,一方处于信息劣势,由此造成的在不对称信息下进行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

在专业编辑出版行为中的信息主体主要包括编辑、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等,由于科技期刊出版编辑行为中社会分工不同,造成每个信息主体都拥有一定的信息量和自己独特的信息结构.同样,在科技期刊中,专业期刊、综合性期刊、不同语种期刊和不同出版载体以及不同出版周期导致期刊的信息刊载也不一致,所以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中,存在着诸多方面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是情理中的事.

一、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

(一)专业信息不对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同时,学科模式的转变,使新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无论是专业工作者还是科技期刊的编辑,从事的职业和工作都相对固定,使专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编辑的决策受到限制.因此,导致在出版业内不同的期刊所获得的信息也不一致,同类期刊的状况也不一致,业内的信息不对称在各个编辑部也非常明显.此外,大量新的信息也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学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专业知识不对称.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突出表现在二者专业知识不对称.科技期刊的作者对相关专业、相关领域研究均有相当深的认识和临床实践,相对而言,编辑则处于信息劣势.编辑在编校过程中如果对作者文章所涉及的内容认识多停留于文字和自身的理解,那么将无法辨别作者所提供信息中的真伪,无法完全把握稿件信息,在评判或加工稿件时容易出现偏差.从文稿来说,作者对研究的认知表现在某些具体点上,而编辑表现在宏观面上,注重条理性、层次性和严密性.但对于一种科技期刊来说,有其独特的办刊风格,选题、择录稿件的重点,修改稿件的标准,对稿件的要求等,有些却是不为作者所知的.编辑与作者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可造成编辑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不理解甚至误解,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对科研和出版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不仅是一种荣誉,而且表示对文章所作贡献的多少,对文章内容负责.科技论文的发表,涉及第一作者署名争议的并不罕见,常见的有研究的主要执行者和主要负责者、指导者,非主要执行者与主要执行者之间的争议等.某些作者为了提高发表的可能性,甚至将并未参加研究的专家属上名字.李文慧等进行的医学论文作者署名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华儿科杂志》上刊登论著的作者,按照ICMIE和JAMA最新标准,只有1/3左右的作者符合作者署名标准.为了保证科学的真实性,应要求作者公开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加强作者署名知识的教育.

3.一稿两投.某些作者为了提高稿件录用几率,加快发表速度,无视著作权法,没有遵守双方的约定,一稿两投、多投造成一稿两登或几登,引起版权纠纷,使刊物造成经济损失,这是信息不对称所涉及的道德问题的表现.科技期刊一稿两投现象也很普遍,王菊香等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期刊编辑要求作者尽可能引用一次文献,因为经过加工的二、三次文献往往带有加工者的主观倾向,可靠性大大降低.而受查找资料权限的影响,某些文章可能无法直接获取,作者往往采取引用二次、三次文献的方式进行,信息不全面,可能导致观点错误误导作者,而编辑同样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另一方,监察非常困难.

6.统计学处理信息.科技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该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而其科学性与统计学在研究设计和成果表达上的正确应用密切相关.编辑处理稿件过程中,发现统计学问题往往普遍存在,包括研究设计缺陷,方法选择不当、图表错误、表述不清楚、严谨性差.作者常不清楚需要表达的内容,而编辑又往往无法确认作者的数据的真实性及统计学处理结果的真实性和正确与否.

(三)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信息膨胀,使科技期刊的种类和传播媒介的手段迅速增多,读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的同时,分散了搜集期刊信息的努力,读者的需求相对于编辑所能了解到的需求存在着明显不对称.而读者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重要的作用,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倾向是期刊编辑努力的方向.

信息化社会带来怎么写作新浪潮,新媒体的出现对纸质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编辑不仅要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要紧跟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往进图书馆查阅书籍期刊已逐渐被检索数据库所替代,期刊必须随着社会发展、读者需求的变化而作相应的变更,以便时时明确其读者定位、风格定位和市场定位.

(四)与审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编辑与审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编辑了解审稿人的信息有助于为稿件寻找合适的审稿专家,提高稿件的编审效率,严格把握稿件质量.审稿人信息包括其审稿专业方向、专业背景、性格特征、审稿习惯,还有隐藏的动态信息,包括其学术活动情况、身体状况、工作繁忙程度和工作变迁等状况.

2.审稿专家与期刊编辑部间的信息不对称.审稿专家对期刊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其对稿件的处理意见.期刊的类别、性质、学术水平、栏目设置、风格、定位等信息决定了其对稿件的要求,如果审稿专家对这些信息不够了解,那么可能会对编辑部稿件取舍造成困惑.

3.审稿专家与作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作者本身的信息对于审稿专家在评审稿件时有辅助作用,通过对作者科研背景的了解可以帮助判断文章信息真伪,但同时也可能因为一些“名人效应”而干扰了专家对稿件的正确判断.学术观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一些审稿意见有失偏颇.审稿专家与作者信息不对称扭曲了信息的本质,直接影响着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二、信息不对称的调控

1.完善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结构

信息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新的地理学空间,它的特征是技术和变化,科技期刊的办刊目的是在科学实践中发现新事实、提供新方法和构建新理论.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重视各学科的前沿问题、重大现象理论问题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中的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各种外部现象洞悉各种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真正价值和实质.只有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保持编辑对学科信息的敏感性、反应力和吸收能力,在编校稿件时严格把关作者信息、署名、科研和统计问题等,减少编辑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业内编辑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期刊的学术价值,办出刊物的特色.

2.加强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的沟通

办刊信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向外界传递.在期刊上刊登各种信息积极宣传刊物,对读者来说,包括办刊特色信息如文章导读、下期要目简介以及文献检索信息、会议信息等,对作者来说,包括征稿启事、稿约、对某些方法学描述的规范化说明、某种格式的规范化说明等.另外还应开辟专门栏目,及时刊登作者与读者的反馈意见以及编者的答复和反应等.国外很多著名期刊都有读者来信、对话等栏目,国内许多期刊也开辟了类似:“读者作者编者”栏目.信息反馈可获得广泛的学科发展与科研动态,了解读者、作者对信息的把握情况,促进编辑工作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同时又可协调和加强编辑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在作者投稿时,提示作者出具规范的单位介绍信,对科研的真实性、保密性和作者排名次序负责,不能出具者,第一作者负全部责任.为基金资助项目的,须提供批准件的复印件.研究生稿件需经导师推荐.涉及问题的,须得到相应级别委员会审核监督证明.同时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可联手举办、统计等知识的学习班,提高科研人员知识的整体水平.在编辑部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可以对参会人员进行短期的专业论文写作讲座,免费赠送刊物,加大期刊宣传力度,同时也增加了作者、读者对刊物的了解.

与审稿专家信息不对称对于稿件的规范、公正评审有一定的危害.编辑在编委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审稿专家队伍,要注重与审稿专家的沟通.在聘请时通过网络、对审稿专家宣传自己的刊物,尽可能消除专家对期刊信息不了解的现象.送审稿件时可对某些稿件作附带说明以及近期稿源情况说明.通过网络平台对杂志进行宣传,便于审稿专家检索.

目前,也有众多的科技期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可以及时发布信息、更新信息,还可以及时回复读者、作者的提问,形成良性互动.在通讯极为发达的今天,许多编辑部已经实现了远程投稿、远程查稿、远程提交返修稿、远程提交校样稿等,另外作者还可通过系统提供的消息处理机制向编辑部发送消息.编辑部也在杂志上公开联系,欢迎咨询查询,均极大地提高了稿件周转速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负面影响.

信息不对理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技期刊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科技期刊种类繁多,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普遍存在干扰着科学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并阻碍着编辑活动的进行.所以我们必须深入开展研究工作,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的诸环节和要素应符合某种一致的、相互认同的规范与标准,控制出版编辑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使编辑、审稿专家、作者和读者的信息服从于科技期刊出版编辑活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