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法律意识

点赞:26925 浏览:1277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古代中国社会法律意识薄弱,这与人治社会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当前中国政府致力于法治社会建设,国内法治社会研究表现出着重加强法制建设,强调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依法治国等等,侧重于国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民自身的法律修养.本文认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关键.

【关 键 词】法律意识;法治社会;培养方式

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

建国伊始,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还有对当时的基本国情的分析错误,我们在法制建设与建设中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长期以来不重视法律的思维使我国的法治进程受到很大影响,进展缓慢.

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制建设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律观念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传统法律意识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并驾齐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已成为我国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在国家法制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中还占有相当的地位.

我国大多数公民对法律现象的认识大多都是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的法制案件及自己周边亲戚朋友的诉讼案件进行的,往往以自己内心确认的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评价案件的处理否公平,从而推及整个法律是否公平正义.加上他们很少进行过专门的法律知识学习,法律认识能力难免带有浓烈的个人感彩,他们对法律的评价也带有片面性.刘同君教授在《论和谐社会语境下公民的守法主体精神》中分析“因为法治的外在性强制力量并不一定带来人们心理上的认同,而只有得到人们普遍心理认同的社会秩序才能称之为和谐的社会秩序.”

一个法治社会需要有法律认同,换言之,就是公民的法律信仰.只有培养公民对法律的认同与信任,才能使法律真正地深入人心,法治社会建设才能稳步发展.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国的法律工作者队伍中有部分人缺乏专业法律修养,有些比较高层的领导人员的法律素养不高,对法律意识以及法律精神的领悟不够深刻,甚至有所偏差.

(二)各类部门法律意识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宪法意识薄弱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权威,宪法意识在整个法律意识中应该居于核心地位,并成为衡量公民法律意识水平的重要尺度.然而我国往往忽视了宪法的规定与作用,只关注了普通法的相关内容,甚至认为宪法的效力要低于普通的法律、宪法只是写在纸上并无法律效力.

2.民商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

重刑法、轻民商法是我国的历史传统,其影响在今天仍随处可见.一般公民的观念中,只要一起法律,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抓人”和“判刑”,对法律对民商事活动以至社会生活的全面调整和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全面保障作用没有充分认识.

3.程序法意识弱于实体法意识

重实体轻程序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诉讼法与实体法本来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但是由于传统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思想的影响,程序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大多人参与诉讼,关心的往往是审判结果,对审判程序是否合法并不关心,甚至连一些司法、执法人员也常常轻视诉讼程序,有些甚至公然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这样无疑更加动摇了人们对诉讼法的信念,降低了人们对诉讼程序的价值评判.

4.对现行法律总体上持肯定态度

新中国向来比较注重思想的提高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人们对社会主义法律的性质和作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涉及对现行法律进行评价时,尽管绝大多数人的评价是从感性出发,但他们从社会生活中法律基本能够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角度考虑,一般都从总体上肯定现行法律的价值,由于非主流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消极态度.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法官窝案”、法院枉法裁判、机关刑讯逼供等新闻报道,导致一些公民对某些法律规范和司法、执法机关持不信任甚至是反对态度,经常把自己置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也不愿意主动运用法律去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现代法治社会的构建需要正确的法律意识

法治社会是和专制社会或专制国家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国家权力受到有效的控制,整个社会由通过程序制定出来的法律所支配的状态.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即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

法治社会,首先是宪政.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政治,即与法治的结合,构成政权的组织形式,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政治家来管理国家,其资金来源须经过纳税人的同意,其唯一目的在于提高公共怎么写作.而宪政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宪政社会首先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的建设乃是宪政建设的基础”.

公民社会有利于培育公民对国家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意识.公民社会在公民与政治国家之间架起了对话的通道,并确立稳定的秩序.公民的各种要求、主张在公民社会里积聚、成长,并通过公民社会中特有的各种组织向国家表达.国家也通过公民社会对公民的行为进行引导.公民社会孕育了公民与国家对话的基本形式,即法律,而法律又进一步确认了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基本架构.秩序是法律的具体化.在这里“被我们看作国家与公民对话的主要语言的法律,是典型的不考虑个人状况,而不是顾及那些它们抽象地建立的与它们自身有关的东西的一般的要求”.

可以说,公民社会既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法治原则和规范产生的源泉.公民与政治国家的“冲突”、“纠缠”在公民社会被消解,公民也在这一过程中培育起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意识.一个国家公民法律意识如何,对国家的法治社会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说,法治的实现过程,主要是指宪政的实现过程,政治是法治的前提,而健全的法制体系则是法治的基本保障.健全的法制体系同样需要民众不遗余力地参与和维护,而支持民众相信国家,依靠国家,维护良好的法治秩序的力量,就是公民正确的法律意识.一个高度发达、法制体系非常完善的社会,必定也是公民的法律意识比较健全的社会.

公民的法律意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律意识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