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与姐妹俩的姻缘

点赞:5473 浏览:205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早期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恽代英,毕生以推翻封建社会、传播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但鲜为人知的是,恽代英同时也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男子,在其短暂的36岁生涯中,曾经历过一段长达10年的刻骨铭心的丧妻之痛.

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

1895年8月12日,恽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恽爵三为清朝知府下属的八品小官,断断续续在湖北一些州县衙门充当幕僚.

1913年春,父亲因失业举家迁回武昌.当年夏天,仅上过高小的恽代英以优异成绩考进了私立武昌中华大学预科一班.在这所新建的大学里,恽代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不仅阅读了大量社会科学方面的中外书籍,还涉猎许多植物学、生理学、物理学等自然学科的书籍,同时自学英、日、德文,被师生们称为“百宝箱”.

就在恽代英沉浸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时,家里开始操办他的婚姻大事了.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姻缘:不仅男女双方的籍贯均为江苏南部,而且女方的父亲沈云驹为武昌钱粮局的职员,曾与恽代英的父亲恽爵三同为武昌府的幕僚,两人年龄相仿,职位相当.更巧的是,恽代英为恽家的二公子,而沈葆秀则为沈家的二小姐.由于两家过从甚密,恽代英与沈葆秀即便谈不上青梅竹马,却也是自幼便相识相知了.

1915年的下半年,在双方家长的操持下,恽代英与沈葆秀喜结连理.这对新人的婚后生活幸福美满,情投意合.他们“以口对口,以心印心”,互相体贴,互相帮助.沈葆秀虽然“婉柔似室女”,但“豪爽似男儿”,“好读书、通情理、志道德”,积极支持丈夫学习上进,支持他创办爱国主义进步团体互助社,结交林育南、黄负生等一批热血青年,以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夫妻俩憧憬着:待恽代英毕业后,将“用全力造福社会,造福家庭”.

此情绵绵无绝期

然而,幸福是短暂的.1918年2月25日,沈葆秀因难产去世,年仅22岁.让人倍觉凄惨的是,沈葆秀还留下了一个嗷嗷待哺的男婴.

爱妻的突然离世,对于风华正茂的恽代英不啻晴天霹雳,整个人一下子惊呆了,他精神恍惚,茶饭不思,陷入无休止的悲痛之中.26日,为了永远纪念亡妻,悲痛欲绝的恽代英给儿子取名为“秀生”,并跪在闻讯赶来的岳父面前发誓:葆秀走了,代英今生不再娶妻!他还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吾此弦已断,决不复续.向如我死彼存,彼岂能复嫁?则我岂能复娶乎?且吾昔日已与葆秀不啻要约数百回矣等”

2月27日,日夜守护在灵床前的恽代英作了一副长达140多字的挽联悼念亡妻,又写下一封长信《致亡妻沈葆秀书》:

“吾万不料卿之舍予如是之速,而前日与卿所要约之事,一切尽成虚空也.”

有道是祸不单行,就在恽代英深陷对爱妻的思念不能自拔时,他和沈葆秀的爱情结晶――来到人世间仅仅四天的儿子秀生又夭折了.他眼含热泪地在给妻子的长信中继续写道:

“今续书此时,汝儿又夭.他人言,汝挈彼而去,彼诚在汝侧,慰汝寂寥等”

为了让沈葆秀长久地活在自己和家人的心中,长久地活在世人心中,恽代英在给亡妻的长信中表示,毕业工作后,将收入的十分之二以亡妻的名义存下来.今后这笔钱再加上沈葆秀遗物变卖的所得,或用作公益事业,或用来开办一家“葆秀大工厂”,专门招收贫穷妇女学习手艺.

3月6日,恽代英的父亲从安陆赶回.他在与父亲的言谈中再次表示了“不愿续娶”的意志.考虑到儿子一向做事认真的秉性,恽爵三建议儿子变通一下:你既然发誓不再娶妻,但并不妨碍纳妾或者弄个贴身丫头,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这一建议仍然被恽代英拒绝了.

为沈葆秀守灵半月后,恽代英才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社会活动.这时,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如何践行对亡妻的承诺――面向广大贫穷妇女开办一家“葆秀大工厂”.但本钱从何而来?恽代英想到在暑期办一个英文私塾,学生以13至20岁为宜,每人每月交学费5元,并拟定了详细的办学计划.

接下来恽代英又制定出开办“葆秀大工厂”的粗略规划:经营范围“缝衣、织袜,乃至织布、造物、刺绣”;工厂的性质相当于“女子职业学校”,工厂的布置“悬葆秀像于大堂(车间)上,出品即以葆秀像为商标”;不收取学费;工厂的管理“最妙得葆秀之三妹主其事”等

这个办厂规划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它无异于纸上谈兵,要付诸实施几乎是不可能的.恽代英准备开办工厂的念头,其初衷固然是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纪念已故的爱妻,但深层次里,也有着探索改良社会、实业救国的途径,以实现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心中固有的“强国梦”.

3月26日,好友黄负生夫妇请恽代英为他们的孩子取名,此事一下勾起了恽代英对亡妻的思念,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负生有意以其子教育将来托我之意等惜乎!葆秀往矣,不然吾将与之合力,谋吾自己儿女之教育等”

两天后,恽代英写下了第二封《致葆秀书》.信的最后回忆了曾与妻子相约游览苏、杭一事,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抱冰堂(清末两湖总督张之洞的生祠,位于武昌蛇山东部)花又盛开,汝魂魄亦能一往游览耶等吾自号‘永鳏痴郎’,我亦痴,汝亦痴,既痴于前矣,安容不遂终身痴乎!汝以吾言为然否?”

虽然恽代英丧妻后发誓终身不娶,然而似他这般品行端正、博学多才的知识青年,不仅引起许多喜欢牵线搭桥者的关注,而且也触动了不少怀春女子的情思.有个“媒人”辗转找到了恽代英,说是要替他介绍一桩“良缘”.恽代英当即气愤地说:“吾耳中闻此语,何面目见葆秀?一般女子甘为人继配,试思男子丧其妻,转眼即急之,而另结新欢,亦居然有甘事之者.此固葆秀之所不齿,亦我之所不齿也.使吾闻此言,罪过,罪过.”

恽代英与姐妹俩的姻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然学科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革命的爱情不期而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恽代英成为武汉地区学生领袖,数次带领武汉大、中学校的数千学生上街游行、发传单,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向反动当局公开宣战,最终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经过这次伟大运动的洗礼,恽代英的世界观、婚姻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7月6日,他在回复朋友汪强的信时,称自己坚持独身的理由是“矫正世俗”,并“主张恋爱自由,为人类(无论男女)解除一切束缚”.并在同年11月所写的《彻底的研究》一文中说:“恋爱自由,无论是素质的恋爱,感情的恋爱,乃至盲目的恋爱,都应该有他的自由.”

1923年8月,恽代英当选为团候补委员,不久增补为委员.之后,恽代英来到上海,与邓中夏一起创办了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中国青年》的影响和指引下,全国无数热血青年走上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其中包括沈葆秀的四妹沈葆英.

沈葆英从小就十分敬佩二姐夫,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恽代英带领同学们在都督府前时,年仅14岁的四妹沈葆英主动给他们送衣送饭.后来,恽代英又让她到自己创办的利群书社送报打杂,到利群毛巾厂去工作,以培养她奋发向上的精神.后来,沈葆英考进了湖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恽代英又将每期出版的《中国青年》寄给她,写信鼓励她投身于革命斗争.他们虽然分处两地,但始终保持着书信往来.

沈葆英感到自己和二姐夫之间在感情上靠得越来越近了,她反复读着他寄来的每一封信,期盼着能早一天见到阔别数年的恽代英.

1927年1月3日,恽代英从上海坐轮船抵达武汉,根据党的指示参加筹建军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科的工作.

回到武汉后,恽代英在第一时间见到了沈葆英,在双手紧握、四目对视的瞬间,两人的心思已坦露无遗.

1月16日,恽代英在位于武昌得胜桥的家中,与沈葆英举行了简单朴素的婚礼,从此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独居生活.1930年5月,恽代英不幸被捕.1931年4月29日,英勇就义,年仅36岁.


(责任编辑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