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育

点赞:26548 浏览:1209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提出“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至此中国拉开了大学扩招的序幕,到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开始大批涌入社会,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始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998年全国高校共录取108万人,录取率为34%;2012年全国高校共录取685万人,录取比例75%.全国高校大学生,无论从录取总数上,还是从录取比率上,都呈现出一种高速上升的趋势.中国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式教育大步迈进了大众式教育阶段,加之社会上存在的对于民办高校的偏见和不正确认识,更加剧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环境的恶化.因此,正确帮助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社会的就业形势,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找准职业目标,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教育,探索多种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途径.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研究综述

“危机(如社会危机、家庭危机、疾病危机和成熟危机等)是突然出现的威胁和中断个体生活进程的事件.危机是造成人类社会和个体发展非连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危机教育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元,如大学生诚信危机教育;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危机等.然而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对“就业危机”及“教育”两个关 键 词的检索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1.中国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教育研究欠缺

当前中国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但学界对大学生就业危机的研究则更多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学生管理等角度出发.真正对于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培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在大学生危机教育中,对于就业危机意识培育的研究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及理论引领下的多视角的实践探索更为薄弱.

2.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教育研究更为薄弱

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无论是在经济投入、师资队伍、基础设施还是在学生素质上,都有着相当程度上的差距.其生存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发展轨迹更不能与公办高校相比.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综合心理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加之社会上对于民办高校的偏见,更凸显出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的现状

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成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怎么写作水平低”等问题和挑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河南省共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26所,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1.毕业生基数大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我国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历史的最高值,而河南省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也将突破50万.而从黄河科技学院的毕业生总数上看,学校从2009年至2012年毕业生总数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9年全校毕业生总数为5930人,2012年毕业生总数为8583人,增幅近44.74%.庞大的毕业生总数,进一步加剧了河南省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现状,同时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形势也愈演愈烈.

2.职业适应力低

和大多数公办院校相比,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是三本和专二阶段录取的学生.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特别是职业适应力上看,民办高校大学生大多存在底子薄、学习动力不足、有自卑情绪、等弱势.从黄河科技学院2012年针对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报告上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在对专业问题的阐释和知识面上较为欠缺,分别占据调研用人单位总数的32.99%;对学校外语水平非常满意比例最低所占的比例为仅为7.73%.

3.社会偏见依然存在

社会上对于民办教育的认识在短期内还不能达到相当程度的正确认知,民办高校的发展机制不健全,也让不少人对民办高校存在或多或少的认识偏见.如: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水平、思想素质及综合素质较差、很多就业岗位仅限公办高校、少数企业不接受毕业生民办教育学历等.社会上广泛存在的这种偏见,更加剧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4.毕业生就业观的偏差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主要体现在就业困难上,而这种就业困难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很多毕业生不能清楚的认识当前国家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对于就业地区的环境、经济水平、工作条件等的差异认识不完整.对于自身职业目标的定位不准确,自我期望值过高都导致了大学生,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途径

培育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是引导大学生顺利、充分就业的前提.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培育的任务上来看,既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关注于那些潜在的威胁和隐患;又要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组织活动,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调适技能、就业竞争力、职业适应力等.因此,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具体途径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利用好新媒体,加强政策信息怎么写作

造成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一部分源自于大学生对于各类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掌握不及时和理解偏差,因此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就是要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及时掌握并理解各类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在传统宣传途径如校报、就业信息网、校内电子屏、就业宣传栏、宣传条幅的基础之上,更要辅之以院系及学校两级咨询室、校内各团体组织微博、微信等现代科技信息手段.确保大学生了解、熟悉各类就业政策并能及时掌握各类就业信息,拓展工作方式和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找.

2.深化职业生涯教育,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当前国内就业形势复杂多变,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首先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自省式的对自我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知,了解自己是谁,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重要的是通过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对于眼前的机遇和制约点有清醒而又充分的认识,设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通过自我探索环节中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的学习全面了解自我,在职业探索的环节中进一步了解当前社会主流工作,如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地点、薪资福利、晋升空间等信息,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认清国内就业环境的大趋势和最新动态.

3.丰富团学活动,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

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举办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组织活动,不仅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增强职业适应力,更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举措.如开展简历制作大赛,求职体验征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我的青春故事”优秀毕业生访谈等活动,将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学”有效结合起来,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形式,吸引广大在校大学生积极投入其中,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让大学生在“做”中,“实践”中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其就业危机意识.


4.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怎么写作体系

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还应该坚定不移的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完善创业怎么写作体系.进一步推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更是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的有效方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国家实施扩大就业的重要发展战略,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继续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特别是河南省民办高校,结合中原经济区发展需要,深化差异化的创业教育怎么写作,通过完善创业项目资助与奖励办法,开展SIYB等创业培训,建立“1+1”创业辅导与实践平台,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一条街等措施,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创业实践,借助各类创业活动平台,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建立就业危机意识.

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教育体系是我国当下高等教育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作为河南省的民办高校,更应该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具体需要,在提升人口素质、加快人才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细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重视就业形势政策教育,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大力建设适合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就业危机意识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