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点赞:28475 浏览:1319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也不断提高.然而在当前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师资力量不平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不完善等,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理论,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实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关 键 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这个概念还是有了更多的重视.然而,很多教育者却更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忽略了幼儿心理教育.事实上,幼儿阶段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许多教育家都赞同“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可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直以来,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非常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重视不够.在成人的眼里,幼儿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幼儿存在心理障碍,他们的孤僻、嫉妒、胆怯等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任性、自私、霸气等行为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国目前的幼儿教师水平可以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档次较高的幼儿园,任课教师学历高,素质好,许多幼儿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或者是多年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优秀老师,他们受过专业的高等教育,对教育学、心理学比较精通,在对待幼儿的心理问题上能够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但是,也有许多幼儿园里的教师相对素质较低,她们往往是学历低、经验少,总体素质差,对幼儿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缺乏耐心、正确的引导,比如有的教师会经常用“关黑房子”、“不许回家”等语言吓唬孩子,以达到使幼儿“听话”的目的,有的幼儿园教师甚至会对幼儿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措施进行管教.还有一些幼儿园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找到合格的幼儿教师,或者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而使幼儿教育受到影响.因而,很有必要加强对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使幼儿教育的总体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具体来说,可以经常给幼儿教师开设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课程,或者聘请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开设一些心理学的讲座,或者选派一些幼儿教师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学习与提升.还要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只有整体师资队伍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才能够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

2.创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学习环境如何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联系.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活动环境,使其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这样不但能学习到有益的知识、获取到有用的经验,还能有效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所谓的物质环境应体现出舒适、安全、实用、卫生等特点.例如:班级提供的活动材料,应该丰富多彩并能基本满足幼儿的需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此外,心理环境的创设也非常重要,即教师应采取尊重、接纳、关爱的态度教育幼儿,积极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生活环境.心理环境实质就是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平等与尊重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应及时地和幼儿交流、沟通.通过沟通既可以增进幼儿与教师的感情、增加了解,还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关爱与尊重,从而获得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与接纳感,使其觉得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从而获得一种愉快、积极、安全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保持开朗、活泼、乐观的心态,增强对教师的信任与喜爱,以利于接受教导、帮助,减少产生自卑、自闭心理的可能性.除了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外,还要正确开展教育活动.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能接纳不同幼儿的个性及个体差异,采取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幼儿个体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3.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建立幼儿心理档案.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方式各不相同.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每个幼儿心理发展中都呈现出不同的样式,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真正达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心理档案是对幼儿个体智力、性格特征、心理状况等因素进行科学测试后建立档案,作为心理教育的参考材料,能客观真实地连续关注幼儿个体的心理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心理教育措施.要为幼儿设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幼儿进行追踪记录并邀请专家、教师分析讨论,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可以通过幼儿个人基本情况表、幼儿个性特征表、幼儿心理问卷调查等建立相关档案.


4.在家庭教育中延伸心理教育的成效.首先,要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明白孩子的心理健康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同时,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帮助分析家庭教育方式与孩子心理健康的关系,提醒家长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自己健康的言行、人格去影响孩子.其次,让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