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国政治的作用

点赞:17669 浏览:805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是人类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互联网的出现,为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形式,它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以网络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为平台,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网络具有虚拟性、平等性,直接性和快捷性的特点.网络对中国政治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两个方面上,关于网络的研究,对中国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 键 词]网络;政治参与;政治监督

[中图分类号]D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4―002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由于网络的直接性、虚拟性、快捷性等特点,网络吸引了大量民众的眼球,作为一种的新型的社会传播媒介,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在政治上,网络突破了传统政治的束缚,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形式――网络.网络的形成,是当前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诸多形式中的一种状态,网络的形成无疑对政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网络的研究,无疑会对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网络的含义

王浦劬教授在《政治学原理》一书中提到“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政治形式,它以特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以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为核心原则.”〔1〕根据这一定义,我们认为,网络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以网络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为平台,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网络是一种参与式,它是直接和间接的结合.但是在这里值得提到是这种网络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直接或者间接,“网络空间”只是为网民朋友提供平台参与政治生活.关于网络的性质和地位,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就当前我国政治的实现形式主要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网络是在这一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它首先立足与传统,又是对传统的创新与发展.网络的组织形式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基础是上的,参与网络的人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这样就扩大了参与的主体与范围,就这点上传统是无法与其相比拟的,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公民参与社会政治必定是传统与网络相结合的形式,其中网络很有可能突破传统成为主导的形式.

网络对中国政治的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互联网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网络的特征

网络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而发展形成的一种形式,互联网是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互动平台,打破了时空的阻碍,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传媒之一,互联网具有隐蔽、方便、快捷等特点,因此,在网络基础上形成的网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虚拟性.网络有一个平台以供网民发表意见,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社区”,正好为网络提供了这样一个公共平台,是虚拟化的,不是具体有形的固定活动空间和场所,在这个社区中,人们相互交流主要靠微博、微信、论坛等之类的“虚拟社区”,发表意见的形式主要是文字.

第二,平等性.“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网络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枷锁”,无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财富、性别、地位等如何,广大民众均可参与其中,主体的广泛性赋予了网络平等性的特点.古代传统的形式主要是国民大会等,它带着很大的等级色彩,参与的人会受到种族、性别、身份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现代社会的形式是从古代传统的中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在参与的主体方面,它多多少少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不论你是国家元首、富人或者平民,都可以平等的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评头论足,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出谋划策,真正的体现网络的平等性.

第三,直接性.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更直接、更迅速地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定中,打破了精英的优势.人们可以直接登录这些网站来获取政府信息、国家政策,与国家领导人网上交流,发表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意见.“在网络时代,人们只要在家中点一下鼠标,就能马上对各种公共事务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使公众和政府实现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平等沟通.”〔3〕

第四,互动性.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中我们只能获取各种信息而不能进行双方的互动,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看法基本都是的观点,传统的新闻媒体只是单方面向社会发布新闻信息,而民众也只能机械的被接受各种新闻信息.网络的出现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网络互动是双向的、动态的,人们在新闻网站或者公共论坛上获得相关信息,并就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新闻事件发表意见,提出批评.从而体现网络的互动性.

二、网络在中国产生的背景

网络在中国的形成发展首先得益于大量的网民,据有关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64亿,农民网民规模达1.65亿.中国网民规模不断壮大,并渗入社会各个阶层,网络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大规模的网民为网络在中国的形成提供了群众基础.

其次,网络在中国的形成是民众对要求的呼声.网络形成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民众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在社会转型期,腐败问题、民生问题等愈演愈烈,在社会中可能形成了一个与民众利益相对立的利益集团,他们为了维护改革的既得利益,可能会阻碍政治体制改革,进而妨碍发展的进程.尽管如此,发展不会停滞不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为自己寻找新的突破口,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基层――网络悄然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要求.网络在中国的形成,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要求.

三、网络对中国政治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更加注重健全制度、丰富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选举、决策、管理、监督.”〔4〕网络的形成,对于丰富我国形式,拓展渠道起到了积极作用.就目前来看,网络的实现形式并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网络平台上很有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进而可能会破坏政治生活.尽管如此我认为随着网络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的一些弊端也会被,它对中国政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政治参与,实现政治现代化

首先,网络为政治参与提供了信息支持.知情权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公民只有事先知道相关政务信息,才能有机会参与到政治中.近年来,政府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征集民意越来越普遍,政府政务公开使越来越多的公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工作状况以及财政支出状况等,使公民能够通过网络参与到政治中,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其次,网络提高了公民的参与能力.网络为公民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广大网民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相互参与讨论,相互批评,相互指责,就某种观点进行争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种交流中,网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不同意见,学会了保持理性和克制,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在现代生活中的素养,”〔5〕随着素养的提高,公民也就会积极主动的用合理的合法的方式参与到政治中,最终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推动政治参与的发展.

最后,网络满足了人们的参与愿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政治参与的要求,但是由于中国现实政治的局限性,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政治中,因此,网络的出现正好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参与的机会,满足了人们的参与愿望.另外,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征,隐藏了网民的身份和性别,消除了政治参与的疑惑,增加了政治参与的安全感,网络政治参与迅速普及.


加强政治监督,实现高效政府

首先,网络营造了一个广泛的监督力量.网络政治监督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和建议,对政治权力进行检查、督促和评价的政治参与活动”.〔6〕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网络政治监督的主体是网民,数量巨大,分布广泛,来自社会各个领域,有专家学者、平民百姓、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私营企业主等等,他们能够对政府的方方面面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充分表达民意,影响政府决策.

其次,网络深化了政治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从广度上来看,一是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由于网络自身的优点,吸引了大量网民参与到对政府和公职人员的监督中;二是监督方式的多样性,人们可以通过视频、音频来官员,也可以通过发帖子、博客、图片等方式向公众爆料,提供证据和线索.从深度上来看,网络政治监督是全方位的,克服了时空的局限,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监视之下,一旦有不当或失职行为,就会被网民所抓住,上传到网络中,成为众矢之的.

最后,网络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高监督的效力.网络政治监督开辟了监督的新形式,网民发现官员或政府部门的贪腐行为,通过视频、图像、文字等形式上传到网络中,引起网民的关注,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

四、结语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社会主义政治,丰富社会主义形式,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网络开辟了发展的新时代,拓展了的范围,深化了的广度和深度,对中国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路径上,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以网络推动党内,以党内带动人民,最终实现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

〔2〕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04.

〔3〕郭小安.网络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J〕.中南大学学报,2008,(05).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J〕.人民日报,2012,(01).

〔5〕李昕.网络技术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04).

〔6〕张海,蒋建新.网络视域中的舆论监督〔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01).

〔责任编辑: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