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议初中语文课本古今字通检测字例

点赞:5110 浏览:156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古今字和通检测字是汉字用字的一个重要现象.但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别:古今字不仅涉及语音和词义关系,还涉及造字问题;通检测字,则是单纯的用字问题.本文就中学语文课本上所注释的古今字和通检测字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 键 词:异议;古今字;通检测字

古今字、通检测字的讲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认识和解释一些字例时,容易混淆.当然,中学语文课本里也存在着一些古今字、通检测字解释有误或不适宜的现象.下面就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出现的一些字例进行分析,看这些字例在课本中分析解释是否合理可取.

一、误把通检测字、同义字作为古今字解

下面试举例子来进行说明.

首先,来看一例:《愚公移山》(九年级下第23课)课文中的“甚矣,汝之不惠.”中“惠”字被解释为“惠”同“慧”,古今字,当“聪明”讲.即“惠”字是古字,而本字当为今天的聪慧之“慧”.先看“惠”,《说文解字部》中:“惠,仁也.从心从.”从最早的金文看这个“惠”字的上面部分像一个纺锤.下面是一个心的象形,因此可以看出这是在专心纺线,本义即是“专心纺线”.

又看“慧”字,《说文解字心部》中:“慧,儇也,从心,彗声.”“儇”就是“聪慧”的意思,同义相授.从《说文解字》提供的古文字来看,“慧”字从心,从手像是在用一只敏捷的巧手纺线,并且在用心的纺,故有聪慧之义.这两个字看似都有纺线的意思,但是它们表现的却不同.“慧”表现一个人心灵手巧,引申之为聪慧;而“惠”则是表现对事的态度,用心专一,既有仁惠,又有今天的贤惠之义.所以两字的意义不同.

“惠”字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的出现的例子《左传成公二年》中:“周子有兄而无惠,不能辨菽麦.”释为“聪明,有才智”.《列子汤问》“甚也,女之不惠.”中释为:通“慧”,聪明.《辞海》中有解释①:惠,仁慈;《诗经小雅节南山》:“昊无不惠,降此大戾.”惠,也有给人以好处,如小恩小惠.解释④《后汉书孔融传》:“将不早惠乎?”通“慧”,聪明.查得两字意义上没有联系,只是“惠”通“慧”;它们不能当古今字来讲,而当是通检测字,“慧”是“惠”的检测借义.“惠”是“慧”的检测借字.

琐议初中语文课本古今字通检测字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学语文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误把古今字、同义字作通检测字解

下面也举例子来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看一个例子:在课文《三峡》(八年级上第26课)中,有这样一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课文中解释“阙”(quē)通“缺”,中断.同样在课文《出师表》(九年级第24课)中有“必能裨补阙漏.”被解释为“阙”(quē)通“缺”,过失,缺点.

查据这两个字的解释,《汉字源流字典》引《说文》释:“缺,器破也.从缶,头省声.”本义为‘残破’.从“残破”的意义引申为“缺点,不足”.当然,这是无可争议的.

又见《古汉语常用字典》第一义项释“阙”为:皇宫和前面两边的楼台中间有道路.《史记扁鹊传》:“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第三项解释为:豁口,空隙.《水经注》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两项都释为本义.第四项解释为(quē)缺,缺点,过错.《与山源绝交书》中:“有弛慢之阙.”此项当为引申义来解释.

第五项用作使役动词,读曰:jué(掘),挖掘.《左传隐公三十年》中:“若阙地及泉.”这和解释,则在改变读音的条件下,改变词的词义、词性.

而《辞海》第二义项解释①“阙”通“缺”缺点,错误.《左传成公二年》:“其晋实有阙.”②空缺,亏损,《左传昭公二十年》:“过器氏,使华寅肉袒执盖.”杜预注:“阙,空也.”《礼记礼远》:“三五而阙.”孔颖达注疏:“谓月光亏损.”以上解释都是在“残缺”的意思上引申的.

阙(quē)通“缺”,不当.“缺”是器破,有缺口;既而可以比喻为“缺点、缺失、缺口、不足”;阙是“两相对之建筑的空缺”,一样可以表示“缺点、缺失、缺口、不足”等.甚至引申用作使动动词:“若阙地及泉.”,使地“阙”,使地“空缺”.

所以两字的词义在“缺点”,“缺失”,“缺口”上是相同的.因此不能解释为:“缺”通“阙”这种说法.


三、误把字形和意义有关的字当古今字解

选自于《世说新语》中的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上第25课)有“客问元方:尊君在不?”这个“不”字在课文中同样被解析为“不”同“否”.是否、不是、不能,否定副词,用在句末,兼表疑问语气.

《说文解字》解“不”:“不,飞鸟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这个意思很明晰了.“否”《说文》解为: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本义为否定.

又《汉字源流字典》说“《说文》析形不确”.“不”的甲骨文中的字形好像一朵倒置的花萼,由花为开而引申为表示否定的“不”.同时古“不”又读fǒu(否),借作“否”又为“借”义所用.

《辞海》解释“不”(读fǒu)同“否”《汉书于定国传》:“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不?”陶潜《游斜山》:“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解释“否”第一项:不,否定.《左传襄公三十年》:“吾得见与否在此岁.”

从以上资料可看出,“不”与“否”同义,但用法有别.

第一、“不”与“否”在语法上用法不同,不表示一般的否定意义,同时“不”字的后面可以跟及物和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例如,《论语宪问》:“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战国策赵策四》:“老妇不闻也.”还有“不”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形容词或动词.如《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有谁敢怨.”

第二、“否”字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字相对,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如:《战国策齐策四》:“‘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等’”“否”字还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中或句尾,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左传宣公二年》:“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因此,“不”与“否”不能解释为古今字.

通过对古今字、通检测字的本义及其引申义的追溯,来解释和辨明古今字与通检测字的相关问题,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也对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教法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