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无河北省之诗考

点赞:12693 浏览:557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经过考证,《诗经》风、雅、颂产生的地域均不包括河北省.其原因为燕赵之诗多慷慨悲歌之气,不合《诗经》中正平和之要求,《诗经》不可能收录河北省之诗歌.

关 键 词《诗经》;地域;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I222.2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以十五‘国风’而言,就占有今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不经过有意识、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像《诗经》这样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诗歌总集的出现恐怕是不可能的.”[1]31游国恩等之论非常模糊――《诗经》产生的地域或包括河北省的全部或包括河北省的一部分.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诗经》)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2]64袁行霈将湖北北部单列出来,则河北全省都包括在《诗经》产生的地域之中.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作为大学教材,影响非常深远,如果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有表述错误的地方,不仅误人子弟,而且贻害深远.既然如此,则《诗经》产生的地域是否包括河北省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了.

《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周颂》出于镐京,“二雅”乃王畿之乐(西周都镐京,东周都洛邑及其周围地区),至于“十五国风”,其名称大都标明了产生的地域;唯《豳风》和“二南”(《周南》《召南》)尚难确指.总之,《诗经》产生的地域甚广,大抵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江汉流域,延及当时的中国大部.

周南、召南之地望:郑玄《诗谱》:“周、召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今属右扶风美阳县,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等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岐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职之国.武王伐纣,定天下,巡守述职,陈诵诸国之诗,以观民风俗.六州者得二公之教尤纯,故独录之,属之大师,分而国之.其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言二公之德自岐而行于南国也.”[3]10周南、召南之地望与河北省之地望完全不相干.

邶、、卫之地望:郑玄《诗谱》:“邶、、卫者,商纣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孔颖达《正义》:“以漳水自上党而过邺城之北,南距纣都百馀里耳,故知逾之.”[3]108由孔颖达《正义》所言漳水南距纣都百馀里可知,此漳水未入今河北省境,邺城在此漳水之南,则此漳水当为清漳水.《尚书禹贡》:“至于衡漳.”孔颖达《正义》引郑玄亦云:“衡漳,漳水横流.”[4]135《汉书地理志》:“长子,周史辛甲所封.鹿谷山,浊漳水所出,东至邺入清漳.”[5]1553此处引文标点有误,东至邺后应句读,即“东至邺,入清漳.”浊漳水源于上党郡长子县鹿谷山东流或横流至邺地,即与邺地擦边,此邺非为邺城,古代漳水之地理位置之所以争论不休即在于古今学者皆误以此邺为邺城.浊漳水东流或横流至邺地,即与邺地擦边,于此处清漳水流入浊漳水而非浊漳水流入清漳水,这也是古代漳水之地理位置之所以争论不休的一个主要原因,邺城在浊漳水之北.


夏传才《邶卫辨》:“从朝歌而北谓之邶,指从故邶城向北逾衡、漳二水这一区域,这一点,自来无疑问.”[6]162首先,这一点,自来就有疑问,《尚书禹贡》:“至于衡漳”孔安国传:“漳水横流入河.”孔颖达《正义》引郑玄亦云:“衡漳,漳水横流.”[4]135夏传才是无知还是睁眼说瞎话不得而知.其次,夏传才以衡漳之衡为衡水没有训诂学上之依据.再次,若衡漳之衡为衡水,衡水在漳水之北,则北逾衡漳之漳成了多余的废话,言北逾衡水即可,何须言北逾衡漳?可见,夏传才之高论根本不能成立.

夏传才《燕赵――〈诗经〉流传和研究的故乡》:

两千五百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选集《诗经》中的一些优美的乐曲,动人的诗篇,就产生和飘荡在燕赵大地之上,成为我们民族的艺术宝藏,并且一代又一代激起不息的回响.从这些地方乐歌所反映的生活和文化内涵来看,燕赵确实也是周代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先进区域.多少琅琅书声,多少铁马金戈,多少慷慨悲歌![6]147

首先,现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燕赵确实也是周代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先进区域.其次,周代没有铁,何来铁马?夏传才如此信口开河,其治学不能算严谨.

夏传才《燕赵――〈诗经〉流传和研究的故乡》:“现存《荀子》一书三十二章,其中论《诗》七处,征引《诗》八十一处.”[6]150现存《荀子》一书三十二篇,篇章有别.据我统计现存《荀子》征引《诗》八十三处.夏传才《燕赵――〈诗经〉流传和研究的故乡》:“康熙有《钦定诗经传说汇编》二十四卷,乾隆有《御纂诗义折中》二十卷.”[6]156永等《四库全书总目》:“《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二十卷、《序》二卷.”康熙之书名为《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共二十二卷.夏传才不仅搞错书名,连卷数也是错的.永等《四库全书总目》:“《钦定诗义折中》二十卷.”[7]130乾隆之书名为《钦定诗义折中》.夏传才治学如此不严谨,其关于《诗经》有河北省之诗的高论的严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可见,浊漳水源于上党郡长子县鹿谷山东流或横流至与邺地擦边,其流域皆在今河南省,即古代浊漳水未入今河北省境,亦即郑玄《诗谱》之“北逾衡漳”[3]108未入今河北省境.要之,《尚书禹贡》:“至于衡漳.”孔安国传:“漳水横流入河.”[4]135如果是浊漳水流入清漳水,则是由南向北流,如何能注入黄河?古漳水(包括浊漳水和清漳水)只有向南或东南流才能注入黄河.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为殷后庶殷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之.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东谓之卫.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见周公将摄政,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避之.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更于此三国建诸侯以治殷余民,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管今郑州管城,蔡今蔡州上蔡,霍今晋州霍邑.邶在今河南省淇县、汤阴县一带.在今河南省新乡市附近.卫在今河南省滑县附近,其地均不在今河北省境内.

王国维《北伯鼎跋》:

彝器中多北伯北子器,不知出于何所.光绪庚寅,直隶涞水县张家洼又出北伯器数种.余所见拓本,有鼎一、卣一.鼎文云北伯作鼎,卣文云北伯灭作宝尊彝.北盖古之邶国也.自来说邶国者,虽以为在殷之北,然皆于朝歌左右求之.今则殷之故虚得于洹水,大且、大父、大兄三戈出于易州,则邶之故地自不得不更于其北求之.余谓邶即燕,即鲁也.[8]885<.sup>

王国维《北伯鼎跋》以直隶涞水县张家洼出北伯器数种及大且、大父、大兄三戈出于易州为依据于洹水其北求邶之故地,谓邶即燕.我认为,首先,器随人动,人事纷繁,金器之出土地不能作为此地为原封地的依据.其次,从现存材料来看,邶即燕没有充分依据.再次,王国维只见直隶涞水县张家洼出北伯器两件之拓本,未经上手,直隶涞水县张家洼出北伯器数种之真伪尚难断定.由此可见,王国维之邶即燕之说根本不能成立,王国维之邶即燕之说自然也不能作为《诗经》有河北省之诗的依据.

王城地望:郑氏《诗谱》:“王者,周东都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陆德明曰:“王国者,周室东都王城畿内之地,在豫州,今之洛阳是也.”[3]249王城在今洛阳附近,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王风》非河北之诗.

郑之地望:郑氏《诗谱》曰:“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平王东迁,郑迁于溱洧之上,号为新郑.”陆德明曰:“今河南新郑是也,在荥阳宛陵县西南.”[3]273其地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郑风》非河北之诗.

齐之地望:郑氏《诗谱》曰:“周武王伐纣封太师吕望于齐,是谓齐太公.地方百里,都营丘.”陆曰:“齐者,太师吕望所封之国也.其地少昊爽鸠氏之墟,在《禹贡》青州岱岭之阴,潍淄之野,都营丘之侧.”[3]324其地在今山东省淄博一带,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齐风》非河北之诗.

魏之地望:郑氏《诗谱》曰:“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孔颖达《正义》曰:“《地理志》曰:‘魏国,姬姓也,在晋之南河曲,等.’”[3]359其地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魏风》非河北之诗.

唐之地望:郑氏《诗谱》曰:“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曰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3]375其地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唐风》非河北之诗.

秦之地望:郑氏《诗谱》曰:“秦者,陇西谷名,于《禹贡》近雍州鸟鼠之山.”孔颖达《正义》曰:“《汉书地理志》曰:‘秦,今陇西秦亭秦谷是也.’”[3]406郑氏《诗谱》曰:“秦仲之孙襄公,平王之初,兴兵讨西戎以救周.平王东迁王城,乃以岐、丰之地赐之,始列为诸侯.遂横有周西都宗周畿内八百里之地.”[3]407其地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秦风》非河北之诗.

陈之地望:郑氏《诗谱》曰:“陈者,大戏氏之墟.”《汉书地理志》云:‘淮阳,古陈国.舜后胡公所封也.’”[3]436其地在今河南省淮阳附近,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陈风》非河北之诗.

桧之地望:郑氏《诗谱》曰:“桧国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3]457其地在今河南省密县附近,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桧风》非河北之诗.

曹之地望:郑氏《诗谱》曰:“曹者,《禹贡》兖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既定天下,封弟振铎于曹,今曰济阴定陶是也.其封域在雷夏、菏泽之野.”[3]468其地在今山东省曹县、菏泽附近,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曹风》非河北之诗.

豳之地望:郑氏《诗谱》曰:“豳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邑.”[3]482豳在今陕西省旬邑县,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豳风》非河北之诗.

郑氏《诗谱》曰:“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3]539则《小雅》、《大雅》非河北之诗.郑氏《诗谱》曰:“《周颂》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诗.”[3]1271德洽之礼行于宗庙,则《周颂》产生于周宗庙所在地,与河北完全不相干,则《周颂》非河北之诗.关于《鲁颂》,郑氏《诗谱》曰:“僖二十年,新作南门,又修姜之庙.至于复鲁旧制,未遍而薨.国人美其功,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作其颂.”[3]1381则《鲁颂》非河北之诗.关于《鲁颂》,郑氏《诗谱》曰:“商德之坏,武王伐纣,乃以陶唐氏火正阏伯之墟,封纣兄微子启为宋公,代武庚为商后.自后政衰,散亡商之礼乐.七世至戴公时,当宣王,大夫正考父者,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归以祀其先王.”则《商颂》非河北之诗.

由以上考证可知,《诗经》之中无河北省之诗,但是,由于漳水地理位置之古今变迁,现漳水与河北省擦边,郑玄《诗谱》曰:“邶、、卫者,商纣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3]108北逾衡漳,上文已证由于古漳水南流或曰东南流,其流域绝不涉及河北省.以漳水当今之流向论,则擦边河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这是否可以说《诗经》之中有产生于河北省之诗?回答是否定的,如果这种擦边的情况也算,秦人起源于甘肃天水,则《秦风》的产生地域不仅包括陕西,还包括甘肃.《陈风》产生的地域在河南睢阳一带,其地与安徽擦边,如此则《陈风》的产生地域不仅包括河南,还包括安徽.《曹风》产生的地域在山东曹县一带,其地与江苏擦边,如此则《曹风》的产生地域不仅包括山东,还包括江苏.由此可见,尽管由于漳水地理位置之古今变迁可能导致邶、、卫之地与河北省擦边,仍然不能认为《诗经》产生的地域包括河北省.另外,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诗经》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2]64袁行霈将湖北北部单列出来,则河北全省都包括在《诗经》产生的地域之中,这肯定是不正确的.退一万步讲,就算《诗经》产生的地域包括由于漳水地理位置之古今变迁而可能导致的与河北省擦边之处,那也应该与将湖北北部单列出来一样而将河北南部单列出来,不应该将河北全部列入《诗经》产生的地域之中,如此则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所谓“《诗经》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2]64就是不正确的.

《诗经》无河北省之诗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汉书地理志》:“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弦,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其土广俗杂,大率精急,高气势,轻为奸.”[5]1655燕赵之地民风大率精急、高气势、轻为奸,以至于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燕赵之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慨,故燕赵之诗多慷慨悲歌之气,不合《诗经》中正平和之要求.

韩愈《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9]1602其中的“感慨”二字即“慷慨”,韩愈之论本之于《汉书地理志》,并无新意,但世人读《汉书》者稀而读韩文者众,故世人多以为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肇始于韩愈,这是喧宾夺主之论.

春秋及以前燕赵大地之诗歌没有留存下来,但《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0]2534其悲歌慷慨之气是不合《诗经》中正平和之要求的,以荆轲的《易水歌》也可推知春秋及以前燕赵大地之诗歌也不过如此,《诗经》不可能会收录这号诗歌,故从理论上也证明《诗经》无河北省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