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点赞:15103 浏览:685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这样一个处于社会和校园边界的群体,感受到的人情世故和压力是极其特殊的.学校教育往往只注重教授学生学科知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远远不够.近来,看到许多关于大学生跳楼、上吊结束自己生命的报道,时常会感慨、会不解,是学习、工作压力太大、抑或是因为失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到底如何?这是我们这个调查想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此课题旨在通过调查研究,为大学生提供可行的人际交往的策略,促进大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关 键 词: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社交关系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的概念: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

1.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特点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我中心型.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有优越的家庭环境,在与别人交往时,习惯于“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

从我们调查的数据看出,男生和女生都认为最容易引起宿舍矛盾的原因是个人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说明不为他人着想,只考虑一己私利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自我封闭型.如今,有些大学生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从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他人的评价是非常在乎的,但还是有很少一部分的学生几乎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想法,不为他人考虑,久而久之,别人就会和他们疏远,形成无法逾越的交流鸿沟,严重影响人际关系的改善.

(3)社会功利型.任何人在交往过程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过交往得到提高、进步的愿望,这都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多过重地考虑交往中的个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和达成,就很容易被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腐蚀拉拢,使个人交往带上及其浓厚的功利色彩.

(4)猜疑妒忌型.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现为,以一种检测想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封闭性思考,对别人缺乏信任.在我们大学生平时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进步不予承认甚至贬低,同时又焦虑不安,对他人过分提防.大学生都是通过高考这拥挤的羊肠小道的幸运者,优越感便自然而然的滋生.但进入大学校园后,有的学生不能够保持优秀,学业上优越的地位,很容易产生忌妒心理.轻者出现内向、躲避,重者出现精神妄想、甚至犯罪等.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出现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胀,这种思想意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方式.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拜金主义思想逐渐侵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的大学生以求财的目的与他人结交,这种的金钱关系并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一旦这些利益关系瓦解,这种虚伪的人际关系也会立即崩溃.


(2)素质教育的匮乏.我国目前的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家长、学生、老师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却忽视了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是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和渗透性,从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严重问题,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3)家庭教育的原因.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家里父母总是怕孩子吃亏,慢慢的就养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且有些家长本身人际关系就不好,由于长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与人交往.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很多事情孩子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所以有时候,做家长的应当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亏教育,这样才会让他们真正地学会自己去了解社会、感知社会,真正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

三、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

1.从自身出发,注重人际交往技巧

(1)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学识更占主导地位.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因此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的个性培养,不断拓展自己的内涵,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

(2)培养主动真诚交往的态度.大学生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对内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却有待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觉得别人不关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却很少反省自身.这种单向性思维容易导致交往中一厢情愿的倾向,并容易对挫折做出错误的归因.大学生要从反省自我开端,从具体行动起步,学会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有人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2.从外部环境出发,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认知

(1)社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逐渐养成社会功利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力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端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大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更乐意与他人积极沟通,及时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和问题,改善自身人际关系.

(2)家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尤为重要.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家长要摒弃溺爱孩子的教育观,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再者,在如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和平年代,家长应适当创设一些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处理、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3)学校:加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素质教育在大学生间已经普及,但是并未能深入改善大学生夫人心理状态.因此,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从心理上改变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和信心.

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向大学生系统传授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知识,让学生明确影响人际交往的各种因素,明确交往中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等多种认知偏差,帮助学生消除一些非理性的交往观念,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除此之外,学校还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组织社会实践志愿者怎么写作团队、勤工俭学等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各种社团、科技活动、协会等实践活动;并且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对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或咨询,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解开交往症结.

四、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意义

此课题研究对于大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交际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寻找更加合理积极且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1.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专家丁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学生恶性报复事件,无一不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例如: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令各大学的学生感到震惊和惶恐;多年前清华铊中毒事件,那名受害的女大学生成了一名智障人士,令人惋惜遗憾;南京某大学生捅死室友事件,令人心寒.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大学生正常、舒心、充实的校园集体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的有利因素.

2.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确立自我价值感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价值感.人的自我价值感一旦得到确立,生活就会富有意义,使人充满生活的热情.一个人必须不断地通过社会比较获得充分信息,使自己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才能保持其稳定的自我价值评判.

3.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据我们调查,许多大学生都喜欢独自完成任务,并不喜欢集体合作,总是认为自己独自完成更有效率,实际上却适得其反,并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团队意识十分重要.人际交往就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最佳途径,能帮助大学生在大学氛围中逐渐提高在集体中的处事能力,为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