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科技教育

点赞:26262 浏览:1204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语文教学有着要养成学生基本的现代语文能力与习惯的要求,尤其是小学阶段有着具体的、分级的听、说、读、写要求.然而将科技内容渗透到听、说、读写的训练中,不仅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积累大量素材,提高应用写作能力做了铺垫和准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科技教育进行探讨.

关 键 词:科技阅读写作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43-01

1开辟了渗透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

根据现行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特征与体系,如果充分利用现有课程的实施途径,开辟多条渗透科技教育的途径,突出“实、趣、广”的特点,为有效地进行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1)以“实”为本――阅读课中积极挖掘,合理渗透科技教育因素.挖掘课文中的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动手等科学实践能力,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精神,寓教育于学习活动之中.特别是介绍科学家的课文,对其科学发明过程进行模拟展示,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这里突出一个“实”字.

如在第五册《草原上的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课前让学生做小实验,启发学生观察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课上再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了解鹰的飞翔与气流的关系,进而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的道理.

(2)以“趣”导入――说话、写作训练中渗透、挖掘科教因素.低年级结合说话训练,中高年级结合写作训练,积极地、有步骤地挖掘科技教育因素,在记观察日记、写科学童话、科学小论文,进行科学演讲等教学活动中合理渗透科技教育因素.这里突出一个“趣”字.

如,低年级《吸纸屑》一课,引导学生在做做玩玩、看看说说中学科学、用科学.中年级作文指导课《一个实验》,在老师演示一个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做多个不同的实验,既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来还原实验,指导学生写实验报告,又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动手、动脑,激发他们探求真知的兴趣.

(3)以“广”促高――课内引申到课外,提高科技读物的阅读水平.由兴趣激发起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已不再满足课内短短的几篇课文,于是,在老师的推荐、指导下,启发学生大量阅读科学普及读物.这样,知识背景越丰富,其认识自然的能力就越高.这里突出一个“广”字.

2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策略.它是指教师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探究的兴趣.其具体的操作程序为:设疑→探究→深思→尝试→解决问题.

在《吸纸屑》这节说话课上,老师在揭示课题时就设置了一些兴趣小问题,然后,学生模仿教师做了“玻璃棒摩擦丝绸后吸纸屑”的实验.有了一定的动手做、动嘴说、动脑思的基础,学生又对这个实验的原理展开了讨论,并引向对“橡胶棒还能吸什么?什么东西才能被吸住?为什么我的玻璃棒吸不住东西?”等高一层面问题的深思.在实验原理被逐步揭示以后,教师又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它们来分析身边的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难题.情境的成功创设,不断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渗透了自我探索的意识.

(2)开放延伸策略.即教师通过对科学情知内容的拓宽延伸,并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相联系,使学生认知发展,知识拓宽,情操养成,以乐促志.具体操作要点为:由此及彼,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在《蛇与庄稼》一课,当学生在课堂上细读了课文,观看了相关的教学录像,也初步了解了事物之间有着或简单或复杂的联系之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大胆求异,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述方法来阐述那些隐而难见的联系,期间再辅以读文填表,读文排序,设计示意图,因果句式操练等多种教与学的手段,学习说明文特有的语言文字,理解文章阐述的科学知识与道理.这堂课,对“开放延伸策略”的真正运用,还表现在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去探究社会上大力宣传“不随地吐痰,植树造林,治理‘三废’等”的原因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3)游戏模拟策略.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渗透的需要,组织相应的活动,并让学生担任某一角色,模拟文中的情景,以强化学生的体验.其基本方法有: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游戏活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活动中认识.

在第五册的《草原上的鹰》这一课,就揭示了不少鹰的飞行与天气变化之间的联系,其中“气流的上升与下降”更是课文的一个难点.于是教师采取了“实验演示,情景模拟”的策略,即通过小实验了解气流分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晴朗的日子上升气流远远大于下降气流.观看录像,知道鹰的盘旋,是在利用上升气流作环绕飞行.于是在接下来的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中,他们可充分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揭示出鹰的出现与否,直接关系到当日的天气状况.由于这些教学活动,解放了孩子们的脑子、眼睛、嘴巴,让他们能想、能看、并能说.于是,这种在活动中加深的认识被愉快地接受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也得到了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科技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技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拓展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科技教育表现出的科学方法,科学实践能力及科学情意的培养,也反映出对语文学科教学在功能上的拓展,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也为在人文学科中开展科技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实施方式.努力拓展小语学科的教学功能.首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短时间内,既出示学习目标,又撩拨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诺贝尔》一课以观看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录像为开始,因为平时很少有机会看到,因而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课堂中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敢说,大胆争辩,甚至无所顾忌.如,《壁虎》一文,对于“为什么把壁虎比作像粘在墙上的一块水泥.”教师引入对上文中壁虎外形特点的学习,一位学生说:“我认为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壁虎静得纹丝不动.”教师当即引导学生体会,表扬了指正教师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让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合作中得到发展.

4促进了学生科技素养的提高

好奇心和探究意识是每个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诱发学生不断观察、分析、综合、发现和创造的动因.由于我们在语文学科中重视对科技因素的挖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新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