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归因

点赞:11371 浏览:456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关系着我国公民素质的提升、工业化的进程、和谐社会的发展.正视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归因,促进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

【关 键 词】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归因

注:此文为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课题《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研究》论文,课题编号为201101A495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呼唤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激将直接影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工业化进程,其政治素质的养成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实现的.

一、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总体上呈现着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高等学校的育人环境日益多样和复杂,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同程度的缺失.就高职大学人而言,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内容角度来分析,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政治知识社会化:政治知识是政治素质的基本要素,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础.高职大学生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生源质量不高”,政治知识整体上相对欠缺;由于是职教类大学生,存在着“重技轻器”的现象,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关心国家大事;大部分大学生把政治理论课划为“无用”类,为了“捞学分”和“综合素质测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显现出政治冷漠.

2、政治情感社会化:政治情感是大学生在参与政治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高职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重视西方发达国家在一些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部分学生悄然漠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下降,民族、国家意识淡化,存在“技术是真理、科技无国界”片面的思想;有的高职大学生入党的目的不纯正,把入党作为自身发展的“跳板”和将来就业的“敲门砖”;受党内腐败现象的影响,对主流政治认同产生动摇.

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归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政治方向社会化:政治方向解决的是为谁学习、为谁怎么写作的问题.有的高职大学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自暴自弃,浑浑噩噩,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有的高职大学生对政治缺乏理解和分析,不能以理性的明辨是非,误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会产生政治全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必然会出现指导思想多元化,导致政治方向偏差;部分同学对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持怀疑态度,理想信念不坚定.

4、政治规范社会化:政治规范是处理政治关系和参与政治社会生活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高职大学生受就业的压力,忙于“考证”,对参与政治活动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的高职大学生习惯于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则是利己主义,对学雷锋、见义勇为认同,但不能内化为自觉行为;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持否定态度,但问及“如果为了你能理想就业,你会不会选择行贿?”很多人采取回避,政治行为存在两面性.

5、政治能力社会化:政治能力是指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是政治素质的外化表现.高职大学生政治能力较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稍低,缺乏应有的理智和政治辨别能力;政治参与的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不高,个性鲜明,团结协作意识不强;缺乏政治实践经验和实践机会,体现着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热情有余技能不足.


二、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归因分析

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产生,有着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同的共性因素,也有其个性因素.

社会方面的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相互影响、相互共存是当今乃至今后长期存在的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依靠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新闻话语权,推行其政治、经济和价值,借“世界共同利益”光环推行隐蔽性“后殖义”的合法性,[1]对我国主流政治文化造成巨大压力,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致使政治“稚嫩”的高职大学生对传统的主流政治产生怀疑和困惑,造成理想信念动摇.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现了一切向钱看,见利忘义、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使涉世不深、经验不足的高职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政治态度或逆反心理,价值取向发生混乱.

政府方面的原因

政府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施主体,可是,社区、政府、政党基层组织、各种团体等在发达国家中活动频繁的政治社会化参与者在我国处于缺失状态,[2]政府资源配置缺位,使大学生很少有参与实际政治生活的机会,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被“边缘化”,产生政治冷漠;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到目前没有可施行的方案,加上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学历社会,高职学生就业档次偏低,学生被悲观失望、进取心减弱,导致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和一些地方政府公共权力滥用,出现了一些腐败堕落现象,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冲击着高职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对主流政治的认同.

学校层面的原因

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一些学校办学理念模糊,方向不明确,且重视技能轻视人文,重视专业建设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充分体现大学的“育人”职能,并从人、财、物等校内资源配置上进行“节俭”,造成学校在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主体地位缺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教学内容枯燥、重复,教学手段单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和学生最关心的、最直接的现实问题不能对接,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教师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施化者,一方面专业教师和从企业聘任教师重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学习,忽视政治文化塑造和企业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中一些不能“为人师表”的行为和不成熟的政治言论,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造成不良的教化.

学生层面的原因

现高职大学生为90后,正处于生理发育成熟期和心理发育过渡期,不成熟、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其政治社会化障碍.高职大体政治认知基础相对不高,对政治现象理解简单化,缺乏明辨是非的政治鉴别能力.高职大学生普遍认为职业技能是第一要素,很好就业是硬道理,本身就抵触政治知识的学习和政治活动的参与.另外,高职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缺乏独立意识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被迫上高职,既不甘心又意志消沉,存在着心理障碍.

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多媒介、多途径构成的动态过程.高职院校要担当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载体的职能,统筹校内社会、企业单位等资源,提供有力保障;协调社会、家庭、网络、同辈群体等媒介,优化环境、形成合力;畅通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环境熏陶、榜样示范等各种渠道,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而唤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促进高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