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理视角下中国近海海域的利弊态势

点赞:26701 浏览:1205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本文着眼于国家战略安全,从军事地理角度分析中国近海海域的七大利弊特点.

整体相连,南北长东西窄,被岛弧包围

从地理上看,中国近海是指从北部的渤海起,经渤海海峡向南,依次为黄海、东海、南海,各海域贯通,形成自然条件上的整体海域,也被称为中国海.其南北向轴长约3000海里;东西向则较窄,最窄处的台湾海峡宽70-110海里.相对中国大陆来说,只有南海伸展较远.海区被第一岛链包围,所谓第一岛链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我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全长约5300余公里.美国军事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把第一岛链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它的核心是台湾岛.在此之外还有以关岛为中心的第二岛链,由日本群岛、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组成.再是以美国夏威夷为中心,北起阿留申群岛,南到大洋洲一些群岛的第三岛链.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这三大岛链从海上层层包围了我国大陆和近海.

从海区的基本形态看,中国近海是个封闭与半封闭性的海域,具有“岛弧――海沟――边缘海”空间结构特征,对一些军事行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台湾岛位于第一岛链中部,东面就是广阔的西太平洋,是集攻防于一体的战略要地,历来有“七省之藩篱”、“东南之锁钥”之称,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从军事上看,中国近海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中国大陆的屏障,是我海上力量卫护濒海地区安全,捍卫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战场.这就需要中国必须建立足够的海洋战略纵深和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所以,中国只有将海军战略防御范围扩至远海,具备在第一岛链内的综合作战能力和第二岛链内的远海防御能力,才能摆脱自然环境条件对中国海军兵力使用的制约,并可使他国的海上交通置于我国监控之下,又可有效地掩护中国经济发达的“黄金地带”和确保海上贸易运输的安全可靠,真正做到趋利避害.

以浅海为主,大陆架宽广而平缓

中国近海属亚洲大陆架地壳构造与太平洋地壳构造的过渡地带,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地势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倾斜.大陆架十分宽广,总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近海面积的72%,占世界大陆架总面积的10%.除渤海、黄海位于大陆架之上外,东海的2/3和南海的1/2以上也均为浅海大陆架.

这种近海宽广而平缓的大陆架,战时宜于布设各种水雷武器和水中障碍,打击和限制舰艇的行动.既利于我军防守,也利于敌人使用攻势水雷,封锁重要港湾、锚地、水道、大江大河口等重要航道.因此,为保障海上航行舰船的安全及海军作战行动的顺利实施,中国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布雷和扫雷兵力.

潜艇战术特点是水下活动的隐蔽性,最重要的条件是水深.目前,各国常规动力潜艇的作战水深一般要求大于50米,最理想水深为50―200米;核潜艇因吨位大、航速高及任务性质特殊,通常要求作战水深大于80米,适宜在大于200米水深的区域活动.中国海的平均水深分别为:渤海18米、黄海44米、东海370米、南海1212米.所以,东海和南海除部分沿岸地区外,都有利于潜艇活动,是中国近海进行潜艇战的重要海域.

军事地理视角下中国近海海域的利弊态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理环境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海岸线漫长,沿海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岛屿星罗棋布

中国大陆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降落,沿海地区多为平原和连绵的丘陵地,从而构成了类型多样、蜿蜒漫长的1.8万公里海岸线,形成了众多的港湾、星罗棋布的岛屿以及资源丰富的海滩和通航便利的海峡.这些优越的地理形势,为中国沿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卫国家安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地理环境来看,我国受威胁的主要方向基本都有岛屿屏障,形成众多的港湾和锚地,对海上作战行动有重要意义.它能提供巨大的战场容量,便于海军舰艇的驻泊、集结、疏散、隐蔽、布势、待机和出击.这为我掌握近海控制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便于我登陆作战部队利用现有港湾多点隐蔽装载,迅速及时地完成登陆作战的准备.

但是中国近海地理环境也对中国海上行动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中国南海十分宽广,大部分海域在我军岸基航空兵作战半径之外,除西沙永兴岛建有机场,其它岛礁没有机场.2013年5月10日,中国正式组建舰载航空兵部队,但是能为在南海海域作战的海上编队提供空中支援和掩护尚有待多年.这将严重影响中国对南海南部诸岛实施控制以及进行登陆和封锁作战.另外,中国近海海域的部位突出暴露,纵深短浅,使海军兵力在这一海区活动受较大的限制,尤其是战时受敌威胁大,南北作战的联系极易被敌割裂.并且随着导弹射程的提高,舰载航空兵的活动半径加大,强敌对中国大陆形成威胁的纵深越来越大.因此,战时加强和争夺中部海域的控制权,是中国在整个中国近海保持战略主动的关键.

海上交通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已经融入世界体系,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严重依赖进出口,经济生存形态由“传统农耕经济”转为“外向型经济结构”,进出口总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0%,进出口货运总量的90%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另外,中国大陆沿岸各主要经济区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也非常繁忙,极大地缓解了陆上的交通压力,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对海洋交通这一纽带的依赖性空前巨大.同时,中国近海也是国际航线的密集交织区域,南海尤其是南沙海域是国际航行的重要通道.据统计,通过南沙海域的船舶总吨数相当于世界船舶总吨数的一半,占世界石油运输量的一半,其通航量为苏伊士运河两倍、巴拿马运河的三倍.所以,战时围绕海上交通线的作战复杂激烈.


从保卫我交通线作战来看,根据中国近海地理环境的不同特点,我必须采取不同的保交样式.渤海内航线较为隐蔽,保交重点应在港口.黄海航线暴露,远离海岸,外侧无岛屿屏蔽,不易被封锁而易遭攻击,保交的重点宜采用伴随护航.东海和南海海岸外倾,岛屿众多,岸基航空兵和舰艇兵力密集,近岸航线隐蔽,但海峡水道狭窄,因此保交的重点是如何扫除水雷封锁.从破坏敌交通线作战来看,中国近海南北漫长,从日韩之间的对马海峡至马六甲海峡长达3000多海里,有利于中国发挥潜艇兵力和水雷武器的作用,并且大部分航线处于中国航空兵作战半径之内,有充分的余地选择破交作战的时机和地点,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海峡水道众多

马克思说过:“谁想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谁就必须控制海洋通道.”从世界大洋格局来看,中国近海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与的日本海、菲律宾海、苏禄海、爪哇海、安达曼海相连,能够进出的海峡和水道总计有140多条,常用的出海通道只有20多条,在南北方向上均匀分布,例如朝鲜海峡、大隅海峡、宫古海峡、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民都洛海峡等.这些是中国至关重要的战略通道.

从封锁与反封锁作战的角度来看,这些海峡水道是中国抵御敌人入侵的天然门户,但又是敌人封锁中国海军、实施围堵的理想场所.对中国有利的条件为:海峡水道众多,纵深小,水深大,敌方在战时难以全面封锁,有利于中国选择突破;岛链地区风和洋流显著,有利于中国隐蔽突破.不利条件为:敌方军事设施遍布,便于组织防空反潜;部分水道狭窄,便于布雷;海水透明度较大,便于视觉器材的观察.因此,在中国近海,控制海峡是取得封锁与反封锁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对战略全局关系重大.

水文、气象条件复杂多变

中国近海南北包含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各海域气候差异较大,如季风、台风、寒潮、降水、海雾等.中国近海是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其水文状况受陆地水文气象影响较大,近海海域水文条件比外海更加复杂.其中,对海上行动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潮汐、台风、寒潮.

从军事角度来讲,中国近岸的潮差大和潮流急对海上兵力行动,尤其是登陆行动影响大.热带气旋对海上作战影响极大,迫使舰艇避泊港湾,飞机停飞,海上军事行动陷于停顿.几乎绝大部分的寒潮都能侵袭到南海北部,气温骤降,风大浪高,不利于舰载武器、舰载机发挥作战效能,也明显地限制了海上军事行动.所以,台风季节和冬季一般不宜组织大规模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海上行动.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城市化水平高

中国沿海地区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功能全、规模大、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比较突出的城市群有: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中南部、山东胶济地区等.据统计,沿海九省三市,面积仅占全国14%,但是人口占全国41%,包含了国内50%以上的大中城市,创造了70%以上的GDP,生产了出口商品总额的90%.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15个城市,面积占全国1%,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全国的20%.这是中国经济命脉和战争潜力所在,既便于支援海上各种军事行动,但遭到打击后,也会极大地削弱中国的国力.

从军事战略来看,未来沿海防御作战的战略价值将继续上升,坚守住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对战争形势的发展,国家经济潜力的发挥,民心士气的稳定,战场结构和态势的控制,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条件下,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实力对比,战时一旦沿海地区遭受打击,中国很容易陷入被动的局面,承受惨烈的后果.

综上所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必须建设一支与国家地位相称、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海军,必须在巩固掌握近海基础上,能够控制足够的战略缓冲海域,能够在利益攸关的远海产生强大的威慑力量,才能拥有和平的生存与发展空间.2013年5月8日,《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宣称:“未来20年等确立中国在大洋事务中的强国地位为战略目标,实现立足太平洋、开拓印度洋、挺进大西洋的大洋战略布局.”如此战略目光和规划,可谓壮哉!

(责任编辑王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