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初步

点赞:17569 浏览:734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讲授“自然辩证法”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满足了政治素质教养的要求,又适应了非全日制学生的特点.任教教师在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案例选择、学生讨论和案例报告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有效把握,同时对教学实践的一些实际困难也要有应有的重视.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辩证法;案例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7-PPPP-CC[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研教改基金资助项目“结合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特点探索‘自然辩证法概论’案例教学法”.

关于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初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学技术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作者简介]吴晓云(1974―),女,江西鄱阳人,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工程硕士需要学习的一门政治公共基础课,主要讲授自然界及科技、工程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科学技术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新兴学科的不断借鉴和吸收,自然辩证法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有了巨大突破,日渐发展为一门“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具有交叉、综合性质的学科”[1].与其他政治公共课相比,“自然辩证法”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基本任务,而且承担着培养他们哲学素质和科学思维,切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等重要职责.为了更好地实现“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地探索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自然辩证法”课程案例教学通常由教师事先选择一些科学、技术、工程发展史中具有典型性案例,让学生自行组织研讨,使他们通过主动查阅教材和教参,拓宽理论视野,实现对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并应用所学的新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答案例问题.

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传统教学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证明某个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教师也会采取列举事例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该原理的理解;但是这种举例子的方式仍旧是以教师为主的观点论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材的知识和教师的讲授,缺乏独立思考过程和综合判断能力的运用.案例教学则不同,它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让学生自主分析、论证和表达,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的最大优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由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所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

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本质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介绍科学技术工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阐明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有利于研究生们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辩证法.

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是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与一般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相比,他们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特长,而且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实践工作经验.如果针对工程硕士生的“自然辩证法”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他们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室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结合工程硕士生的专业特点,多讨论科学技术工程的具体案例,使他们在实际案例中自觉授受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技观、工程观和方法论.这既符合国家对于硕士生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一般要求,又与工程硕士生成长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相一致.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理论指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积极思考的成果进一步引发了教师新的理论思考,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实施案例教学应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

(一)教师精选案例

这是有效实现案例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对于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师首先要在熟悉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在科技工程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物或事件作为案例.其次是充分考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背景,“在讨论一般科学技术问题基础上,突出关于工程问题的讨论”[2].最后,选择的案例专业性不能太强,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普及性和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的普及性.譬如,针对“辩证的自然观”这一教学主题,可以选择三峡工程作为案例,讨论人对自然的超越性和依赖性,同时讨论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二)学生自主讨论

学生自主讨论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通过自己动手查阅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资料,找出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案例、得出结论.譬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就某一主题案例分组讨论.在组内讨论充分、基本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由各组成员自行推选代表发言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并积极应答其他各组同学的提问和不同意见,最后由教师作总结点评.教师还可以提供建设性思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讨论.

(三)学生撰写分析报告

撰写报告对案例教学成果的巩固和提升.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案例分析过程的书面呈现,它以文字的形式说明和再现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论文写作的基本哲学素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对案例分析报告写作的指导,鼓励学生采用规范的格式、创新的思维完整地书写案例分析的目的、相关知识点、案例简介、分析论证各大要点及最后的结论.为了有效提高学生案例分析报告撰写的质量,教师还应当依据学生撰文水平的不同分等级打分,分数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三、案例教学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案例教学已经在“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这一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校方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探索缺乏重视.尽管案例教学已经被论证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学实践中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部分原因在于学校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认识不足、支持不够.一些学校认为,在案例教学的课堂设置上,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不符合常规的教学秩序,有违一般的教学考核制度.因此,他们并不十分支持这一教学方法的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然辩证法教师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任课教师对案例教学的不适应.第一,案例教学的课堂要求教师的角色变主讲为听者,这极大地挑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权威,尤其是对于那些资深的老教师来说,课堂主讲角色的让渡是难以接受的.第二,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强的实际问题的敏感性,这一点也让部分教师难以适从.第三,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课前精选案例、课中组织和管理学生讨论、课后批改案例分析报告,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也让他们很难适应.

最后,教学条件对案例教学的客观限制.我国高校在“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课堂上,“师生比例悬殊,教师少、学生多,合班上课居多”[3].一般一个教学班有120人左右,这给案例讨论带来很大困难.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对案例的见解,而课下与教师交流学习体会的渠道又十分有限.因此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可能导致有些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面和所掌握的理论深度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一些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不太配合,这极大地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实现了的突破和创新,但是这一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寻找对策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77.

[4]谭培文,邓伯军.走近恩格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纪念恩格斯诞辰19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第3卷第7期